正文

最近看的两部电影《电影往事》和《Once》

(2008-12-18 10:48:15) 下一个

(一)

两部都是一个朋友最近推荐的。

她先推荐《Once》,说“鉴于你也是歌手 --- 你应该会喜欢这电影”。说我歌手,是取笑。我只是喜欢唱歌,而且是曾经喜欢。

过了几天聊天,她说起《电影往事》,来来回回颇聊了一些关于里面的老电影,和里面的一些插曲。最后她的结论是:It\'s not worth watching but you must see it.

后来就看了这两部片子。先看的是《电影往事》。

(二)

《电影往事》剧情介绍(转自http://ent.sina.com.cn/m/2005-05-10/1415719573.html。)

“影片讲述了中国七八十年代西北小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对露天电影的深切热爱,以及这个家庭与电影紧紧纠葛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毛大兵和江玲玲是在看露天电影中渡过的童年。在那个年代,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对电 露天电影为老百姓,特别是大兵和玲玲带来无数的梦想和快乐。

弟弟四岁时,玲玲带他去看电影发生意外,弟弟不幸夭折。 悲痛使妈妈与后父对玲玲产生了误会与恨。

玲玲离家出走,妈妈从此与玲玲失去联系。

成年后的大兵依旧酷爱电影。 一日,大兵与玲玲在城市中偶遇,两人都唤醒了关于过去的美好回忆。

大兵打开玲玲封闭已久的心灵,帮玲玲找回亲人。”

《Once》剧情介绍(英文版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Once_(film)。下面一段转子朋友的叙述。)

“都柏林街头一个卖唱歌手,一天晚上收摊前碰到一个女孩子。她听完歌非常欣赏地夸完他后给他一个最小的钢蹦儿。他表示不满不解, 她诚恳地说,难道你在这里唱歌是为了钱?你一句我一句,原来她也是有过良好音乐教育的。她带他去一个卖钢琴的琴房,她在钢琴上弹他的歌。---这是电影开头的5—10分钟。

他白天在父亲的吸尘器修理小店工作,她是捷克来赚钱的女佣(看了很久了,不知准确否);他有过一个他深爱的离他而去伦敦闯荡的女友;她有一个还在捷克的正冷战的丈夫…

他们一起聊音乐,创作音乐;他们一起走街头看日出(有吗?);她给他灵感,动力,勇气;他们建立起一种友情之上爱情之外的东西…

电影好象不到一个半小时,很多非常动听的歌,简单完整的一个故事。

简单地说不出什么东西来确--正如夏天姑娘们穿的最简单的太阳裙,只有美好二字。”

(三)

《电影往事》的情节设计我认为非常失败,关键的一点在于太戏剧化,落入了“无巧不成书”的俗套。这样的情节设计显示出编剧缺少这样的能力,即对生活细微观察并从中提取普通然而感人成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戏剧化的情节严重影响了观众对于老电影以及老电影插曲所带来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和享受。

很简单,如果抽去这些老电影镜头,这部片子是一个很俗套的故事,没有太多吸引人的地方。但是,这部片子情节如何本来就不应该太重要,只要不太突兀,不喧宾夺主,让那些老电影和插曲去直接打动人就可以了。

我的评论可能有些偏见。因为我几天前刚看过《小花》,一两年前看过《铁道游击队》,看这部电影之前和朋友聊了不少《小街》,所以老电影和插曲的冲击对于我来说已经大大减弱了。但是中国电影里缺少平淡而动人的片子,大概是事实。

如果你很久没有看过这些老片子,那么去看看这部片子吧。当那些熟悉的镜头在眼前闪烁,那些熟悉的旋律和歌词在耳边响起,你的鼻子或许会被又酸又涩地堵塞,眼泪会痛快地盈满你红红的眼睛。

也或许你只是微笑。

(四)

《Once》的情节设计很合理,基本上是一些普通的生活。但是歌词,旋律,和平淡的情节交织得相当好,能够深深打动人。所谓平淡中见真情。

男主人公的情感深陷于对前女友的思念中,做了很多歌曲来发泄。这让我想起十年前的自己,所以我看着他,觉得很理解。 但是更让我感到共鸣的是女主人公。

她从捷克来,在都柏林卖花,带着一个女儿和母亲,住在一个小小的寓所。(和男主人公谈起来,说刚找到一个给一家打扫卫生的工作。这大概就是我朋友女佣一说的由来。)她的音乐才情,从我这个外行人看来,也不输于男主人公。她有梦想,但是她的责任心不允许她和男主人公一般去自由追求她的梦想,即使她的生活并不如意,比如,她和她的丈夫显然无法在深层交流:她尽心写的吐露心扉的歌,她丈夫不喜欢。

最后几个镜头,犹如画龙点睛一般,是这样展开的:男主人公去伦敦之前,送给她一架钢琴,就放在窗子边上。她的丈夫刚从捷克过来,在家里抱着女儿站在钢琴边上。还有几个到她家看电视的邻居,屋里热气洋洋,很温馨的样子。她弹着钢琴,眼睛望了一下窗外。曲子结束,她放下双手,眼睛长时间望着窗外。然后镜头慢慢移开,然后是电影结束。

我不是很清楚“曾经”题目的由来,大概就是彼此相逢,一起制作唱片的这一段经历。对于女主人公,我们不知道她是不是会把她没有完成的歌曲完成,但是可以设想的是她的生活:身体在房间里,手在琴键上,眼睛望着窗外。这窗外,不仅仅代表了男主人公的身体所在,更是他所代表的那种生活所在。

电影里有两个小小的插曲。一个是男主人公偷着他父亲的摩托车出来,带女主人公一起出去,在一个山间(或者公园)。当女主人公想试开一下摩托车,男主人公坚决拒绝,任她怎么请求。另一个是当男主人公要她和他一起去伦敦,带上她女儿时,她问他,是不是可以带上她妈妈。他不接口。可见虽然他的心是浪漫的,他的生活是很实在的不疯狂的。而她虽然生活很实在,心里却是很疯狂的,一如她离开丈夫,只身带孩子和母亲来到都柏林。

(五)

一个影片以外的话题。

从一般中国人看来,无论如何这个女主人公是混得不怎么样的。但是她在影片里的形象是如此的乐观和平静,甚至是高贵。而很多中国人在国外其实混得很不错,比如从钱的角度来说,但是心里无时不充满焦虑和不满。这个女主人公在男主人公送她钢琴之前,家里没有钢琴,她就去钢琴铺里弹。音乐对于她来说是一种需要。而中国人家里很多都有钢琴,也让孩子们练,但多多少少是一种概念驱使的结果,比如,总要练钢琴的,或者,至少给孩子一个机会。中国小孩子弹琴技巧好的很多,但是音乐的体现是个通病。其实,哪怕最简单的琴谱,甚至是简单的练习曲,有时候弹出来也会有很多情绪,只要心足够丰富。

权作自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ILoveHere 回复 悄悄话 读完介绍,我也想把《Once》找来看看。只是不知道,看完之后能不能写出这么从容的评述。
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