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谷先生

学者,诗人,书画家,一级美术师。职业认证网球教练。现任“北美中红书院”主席,”中华文化交流大使“等职。号白水道人,老泉,画泉(多用于画款),西邑翁...
个人资料
尹思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金石不朽 |汉隶集赏

(2022-12-25 12:02:22) 下一个

 

 

Image
 
群臣上寿刻石
尺寸:137×31 cm
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
此碑书体为篆书,共十五字。结体已由长变方,是由秦篆向汉隶衍变过渡的中间状态,书风古劲凝炼。
 
Image
 
 五凤二年刻石
尺寸:71×36cm
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
此石书法古拙奇瑰,气势开张,丰筋力满,趣味横生,熔篆籀之意写隶,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以篆为隶,结构简劲,意味古雅。”
 
Image
 
Image
 
 
 莱子侯刻石
全称《莱子侯封田刻石》
尺寸:99×69cm
新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
此石书法古拙奇瑰,气势开张,丰筋力满,趣味横生,熔篆籀之意写隶。
 
Image
 
 
 何君阁道碑
尺寸:78×85cm
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即公元57年)
此石书法结体宽博、横平竖直,波磔不显,古朴率直,中锋用笔,以篆作隶,变圆为方,削繁就 简。其章法错落参差,洒脱大度。宋代洪适《隶释》:『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字法方劲,古意有 余,如瞻冠章,甫而衣缝掖者,使人起敬不暇。虽败笔成冢,未易窥其藩篱也。』
 
Image
 
 
 开通褒斜道摩崖
全称《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尺寸:267×132cm
汉永平六年(公元63年)
此摩崖隶书字体,有篆势,浑朴苍劲不可及。刘熙载《艺概》云:“《开通褒斜道刻石》,隶之古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隶中之篆也”,杨守敬谓《平碑记》云:“其字体长短广狭,参差不齐,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摩拟,此之谓神品。”
 
Image
 
Image
 
 
大吉山买地券
尺寸:177×145cm
东汉建初元年(公元76年)
此刻石书体为隶书。笔划丰腴,气势恢宏。极受金石、书法界重视,为“浙中最古之石”。
 
Image
 
 
 朱拓袁安碑
全称《汉司徒袁安碑》尺寸:70×139cm
东汉永元四年(公元92年)
此碑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用篆书写就的汉代墓碑。字体结构宽博流畅,笔画较瘦。碑中间有穿,是汉代篆书的典型代表。此碑书法笔画瘦劲,纤而能厚,结体宽博,运笔圆匀,碑字清晰,可供学篆取法善本。
 
Image
 
Image
朱拓袁安碑(局部)
 
 
 王稚子阙
尺寸:90×41cm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
此碑书体为隶书。 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法度劲古,过于锺梁。”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若东汉分书,莫古于《王稚子阙》矣。”
 
Image
 
 
 马姜墓志
全称《贾武仲妻马姜墓记》尺寸:60×55 cm
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06年)
此碑书法高古,结体变化多端。章法层次错落有致,富有艺术美感。
 
Image
 
Image
 
 
 阳三老残石
全称《阳三老石堂画像石题记》尺寸:75×37cm
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06年)
此画像石题字,画像已全蚀,仅余左边隶书题字三行,为现存汉碑中字最小者,犹具西汉遗风,流播于民间的刻石少清规戒律制约,感觉上比一般刻石要洒脱、豪放。此刻石的结字大小、长短、广狭自在活跃,天趣盎然,线条则奇崛而含风骨。
 
Image
 
Image
 
 
 张禹碑
全称《汉故安乡侯张公碑》尺寸:137×67cm
东汉永初七年(公元113年)
此碑文字精简,书风古朴典雅,标示着古隶向汉隶过渡完成的同时,也开启了“八分隶书”和“庙堂书法”的先河。
 
Image
 
 
 祀雨铭摩崖
全称《汉张汜请雨摩崖》尺寸:63×71cm
东汉永初七年(公元113年)
此碑书法处于东汉隶书早、中期过渡状态,用笔挺健,笔致遒劲而凝重,具波磔而不张扬,字形修峻,寓圆于方,饱满淳朗。
 
Image
 
Image
 
 
 祀三公山碑
全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
尺寸:70×148 cm
东汉元初四年(公元117年)
此碑篆隶之间,笔画由秦篆的圆转变为汉隶之方折,书风古劲而茂密。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云:“碑凡十行,每行字数参差不齐,字势长短不一,错落古劲,是兼篆之古隶也。”方朔《枕经堂金石跋》云:“结构有圆亦有方,有长行下垂,亦有斜直横拂。细阅之下,隶也,非篆也;亦非徒隶也,乃由篆而趋于隶之渐也。仅能作隶者,不能为此书也;仅能作篆也,亦不能为此书也;必两体兼通,乃能一家独擅。”
 
Image
 
 
 袁敞碑
全称《汉司空袁敞碑》尺寸:86×78 cm
东汉元初四年(公元117年)
此碑出土时因已断缺,初不知碑主是谁,立于何年。经马衡先生考证,始定为袁安之子袁敞的墓碑。与《袁安碑》字体如出一手。此碑以方折之笔作篆法,转折处圆润流畅,成为此碑长处。是小篆书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Image
 
 
 延光残碑
全称《都官是吾碑》尺寸:136×61 cm
东汉延光四年(公元125年)
此碑书体篆隶结合,风格茂密朴厚。清方朔评其书:“其字或长或短,填其格无余地。与同时元氏出土之《三公山碑》字势相似,乃篆初变隶,亦由篆趋隶之渐,所谓隶古是也。”
 
Image
 
 
 阳嘉残碑
全称《少壮州郡等字残碑》尺寸:136×65 cm
东汉阳嘉二年(公元133年)
此碑碑阳漫漶其半,碑阴字字清晰。此碑书法方整秀劲,波挑夸张,飘逸多姿,允称汉隶中之佼佼者。现代书家费声骞评《阳嘉残碑》:“碑字波画的燕尾部分特别夸张,但整个字形重心不失,具飞扬飘逸之趣。”
 
Image
 
Image
 
 
 裴岑记功碑
全称《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   尺寸:48.5×110 cm
东汉永和二年(公元137年)
此碑书体为古隶,系古隶之体,雄健生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古茂雄深,得秦相笔意。”
 
Image
 
 
 景君碑 
全称《汉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
尺寸: 75.5×200cm(碑阳) 75.5×150cm(碑阴)
东汉汉安二年(公元143年)
此碑笔画平直、方整、劲挺,用笔方圆兼备,结体篆隶相参,方中见长,碑阴字较碑阳略小,是方峻劲拔一类汉隶的典型代表,对研究篆隶蜕变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Image
碑阳
 
Image
碑阴
 
 
 石门颂
全称《汉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
尺寸:188×208 cm
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
此石书体为隶书。此石多用圆笔,逆锋起笔回锋收笔,线条沉着劲道,结字舒展放纵,体势瘦劲,飘逸自然,素有隶书中的草书之称,是汉隶中的精品佳作。《石门颂》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与略阳的《郙阁颂》、甘肃成县的《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
 
Image
 
 
 乙瑛碑
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百石卒史碑》   尺寸:89×192 cm
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
此碑书体方整,结构严谨,笔势刚健,书法雄劲。字取横势,粗细相间,起笔藏锋,收笔回锋,长笔画呈弯弧,波尾大挑,折角圆和,波势蕴柔,中敛旁肆,潇洒飞逸,气韵盎然,被近人推为东汉绮丽书派的代表,是汉隶成熟的标志碑之一。明末清初收藏家孙承泽云:“孔庙《卒史碑》,文既尔雅简质,书复高古超逸,汉石中之最不易得者。”
 
Image
 
 
 李孟初碑
全称《汉宛令益州刺史李孟初神祠碑》   尺寸:80×110 cm
汉桓帝二年(公元154年)
此碑书体为隶书。其书法浑朴圆劲,气宇轩昂,字形有长有扁,仪态自如,堪称汉隶中上品。清代杨守敬评碑以浑古胜,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云:“详其笔势,盖以当穿未得放笔,故于穿下不嫌过垂以伸其气,此不独可悟书法,亦文章蓄泻之理耳。”
 
Image
 
 
 永寿题名
全称《汉右扶风丞李禹表刻石摩崖》
尺寸:59×43 cm
东汉永寿元年(公元155年)
此石书体为隶书,为石门十三品之一。书法雄浑恣肆,古拙自然。
 
Image
 
 
 《礼器碑》
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尺寸:200×177 cm
东汉永寿二年(公元156年)
此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此碑书法中正典雅,法度森严,飘逸而不失沉着,规整而不失畅快。明郭宗昌《金石史》说:“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清王澍《虚舟题跋》评价说:“瘦劲如铁,一字一奇,不可端倪,自有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
 
Image
礼器碑 碑阳
 
Image
礼器碑 碑阴
 
Image
礼器碑 碑侧
 
 
 孟孝琚碑
全称《汉严道君曾孙孟广宗残碑》
尺寸:87×140cm
汉桓帝二年(公元154年)
此碑书法苍劲有力,文辞典雅,浑朴古茂。是云南第一个发现的汉碑,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境内。
 
Image
 
 
 郑固碑
全称《汉故郎中郑固碑》尺寸:77×160 cm
东汉延熹元年(公元158年)
此碑书体为隶书。此碑书风古健雅洁,宋时欧阳修《集古录》即已目为“零落之余”,下部之字多漫漶不可读。其书法结体方整,骨肉亭匀,波磔分明,法度谨严。清万经评其“笔法坚劲”,翁方纲谓其“密理与纵横兼之,此古隶第一”。杨守敬云:“此碑古健雅洁,在汉隶亦称佳作,尤少积气,《礼器》之亚也。”
 
Image
 
 
 封龙山颂
全称《元氏封龙山之颂》   尺寸:93×166 cm
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
此碑气魄雄伟,书法方正古健,点划之中有篆籀之意,粗犷俊朗,有独特的阳刚之美。清方朔《枕经金石跋》称其“字体方正古健,有孔庙之《乙瑛碑》气魄,文尤雅饬,确是东京人手笔。”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谓其“雄伟劲健,《鲁峻碑》尚不及也。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
 
Image
 
 
 孔宙碑
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
尺寸:192×104cm
东汉桓帝延熹七年(公元164年)
此碑文字结体绵密而宽博,左右布势,横划甚长,如不经意而出,其书法给人以宏博宽大、风度翩翩之感。清康有为认为此碑以风神逸宕胜,用笔旁出透迤,极其势而去,如不欲还。
 
Image
 
 
 衡方碑
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
碑额尺寸:106×160cm    碑文尺寸:108×191cm
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
此碑额阳刻“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十字,雄浑方正;碑文用笔肥厚古拙,结体宽绰舒朗,行格之间字字茂密而不留空隙。杨守敬也说它“古健丰腴,北齐人书多从此出,当不在《华山碑》之下。”
 
Image
碑额
 
Image
碑阳
 
Image
碑阴
 
 史晨碑
全称后碑《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
尺寸:165×79cm
东汉建宁二年(公元169年)
此碑与《礼器碑》《乙瑛碑》皆立于孔庙,并称为“庙堂三巨制”。书体为隶书。其书法含蓄蕴藉,健劲遒逸,结构左顾右盼,上下启承,疏密匀称,提按得法,风韵自然跌宕,飞彩凝晖,法意俱全。
 
Image
前碑
 
Image
后碑
 
 
 肥致碑
全称《河南梁东安乐肥君致碑》
尺寸:70×137 cm
东汉建宁二年(公元169年)
此碑书法质朴平和,从容稳健,兼之出土较晚年近,字口锋芒如新发于硎,其笔致宛然,书写意趣格外突出,全无雕琢修饰痕迹。
 
 
Image
 
 
 杨叔恭残碑 
全称《汉沇州刺史杨叔恭残碑》
尺寸:70×137 cm
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
此碑书体为隶书。书法雅丽秀劲,结字工整,体势开张,书风古雅秀润。清方朔《枕经堂金石跋》云:“书法古雅秀挺,有合《韩勑》《史晨》二家意思。”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杨叔恭》《郑固》端整古秀,其碑侧纵肆,姿意尤远,皆顽伯所自出也。”
 
Image
杨叔恭残碑 碑侧
 
Image
杨叔恭残碑 碑阳
 
Image
杨叔恭残碑 碑阴
 
 
 西狭颂
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
尺寸:160×110cm 160×210 cm  
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
此石结字高古,庄严雄伟,用笔朴厚,方圆兼备,笔力遒劲。康有为《广艺舟双辑》赞其“疏宕”;杨守敬《评碑记》誉其“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梁启超《碑帖跋》颂其:“雄迈而静穆,汉隶正则也”。
 
Image
 
Image
 
 
孔彪碑
全称《汉故博陵太守孔彪碑》尺寸:86×186 cm
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
此碑书体为隶书。书风瘦劲淳雅,娟秀可爱,字形较扁,左右分张,波磔明显,法度严谨,在汉隶中堪称上乘。杨守敬《平碑记》云:“碑字甚小,亦剥落最甚,然笔画精劲,结构谨严,当为颜鲁公所祖。”
 
Image
 
 
 郙阁颂
尺寸:178×130 cm
东汉建宁五年(公元172年)
此石书体为隶书。用笔于圆转中又增方折,结体内敛,章法茂密,俊逸古朴,大气磅礴,在汉碑中属于雄壮、朴茂一类。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朴茂雄浑,得秦相笔意。”
 
Image
 
 
 熹平残碑
尺寸:136×65 cm
东汉灵帝熹平二年(公元173年)
此碑残文中可见“熹平二年十一月卒”,当为墓碑,墓主不详。书法淳实跌宕。碑文左边有清阮元、袁庭翔、翁方纲、孔昭薰等人题记。
 
Image
 
 
 鲁峻碑 
全称《汉司隶校尉忠惠公鲁君碑》
尺寸:102.5×198 cm   102.5×127 cm
东汉灵帝熹平二年(公元173年)
此碑结体豪迈,气宇浑穆,姿貌从容,殊为可贵。杨守敬评其碑:“丰腴雄伟,唐明皇、徐季海亦从此出,而肥浓太 甚,无此气韵矣。”其书法方劲、厚重而丰腴,兼有萧散、古逸之致。其字有大有小,欹正相生,布局活泼可爱。碑阳与碑阴之字非出一手,而碑阴古朴自然,尤多天趣。
 
Image
碑阳
 
Image
碑阴
 
 
 耿勋碑
全称《武都太守耿勋碑》
尺寸:190×170 cm
东汉熹平三年(公元174年)
此碑主要记述当时武都郡守武都耿勋政绩。可惜已大半剥蚀,字迹不清。此碑书法雄浑自然,点画古朴,与《西狭颂》相类,但部分字迹为后人重凿。
 
Image
 
Image
 
Image
 
 
 张山子残碑
全称《张山子熹平三年残碑》尺寸:190×170 cm
东汉熹平三年(公元174年)
此碑隶书已十分成熟,字体整齐典雅,用笔多为方笔,章法规整,是汉碑中的珍品,对于研究鲁南地区隶书的发展演变具有很高的价值。
 
Image
 
 
 熹平石经残石
尺寸:62×70 cm
东汉于熹平四年(公元175年)
此石经是中国最早的官定儒家经典石刻,是用隶书一体写成,字体方平正直、中规中矩,极富盛名。
 
Image
 
Image
 
 
 韩仁铭
全称《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
尺寸:177×97 cm
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
此碑笔法灵活多变,用笔以圆笔为主,圆中见方,方中见圆,巧妙地处理了方圆之间的关系。近代书法艺术家杨守敬评其清俊秀逸,无一笔尘俗气。
 
Image
 
 
 尹宙碑
全称《汉豫州从事尹宙碑》
尺寸:100×200 cm
东汉熹平六年(公元177年)
此碑书体为隶书,体势近似楷书,结体内紧外拓,笔画细瘦圆健。清王澍《虚舟题跋》云:“汉人隶书,每碑各自一格,莫有同者,大约多以古劲方拙为尚,独《尹宙碑》笔法圆健,于楷为近。”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谓:“《尹宙》碑字较诸碑稍大,而冲和有度,正与《孔宙碑》可同玩之。”
 
Image
 
 
 小三公山碑
全称《封龙君灵山君三公之碑》
尺寸:82×135.5cm
东汉光合四年(公元181年)
此碑清道光年间发现,有额,现已毁。此碑书体为隶书,书法庄严肃穆,温敦从容,为河北汉名碑之一。
 
Image
 
 
 赵宽碑
全称《三老赵宽碑》
尺寸:122×61 cm
东汉光和三年(公元180年)
该碑镌刻流畅,字体娟美;碑字较小,书法流美劲健,用笔有方有圆,以圆为主。杨震方《碑帖叙录》评价此碑“碑字端厚雄浑,极似《史晨碑》,为东汉隶书之典型”。别具一格,是汉隶中之佳品。
 
Image
 
 
 张迁碑 
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
尺寸:230×85cm 105×127cm
东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
此碑书法朴厚劲秀,方整多变,碑阴尤为酣畅。明代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评张迁碑:“书法不能工,而典雅饶古意,终非永嘉以后所可及也。”
 
 
Image
碑阳
 
Image
 碑阴
 
 
 曹全碑
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
尺寸:112×82cm 185×85cm
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9年)
此碑书体为隶书。此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其结字匀整,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
 
Image
碑阳
 
Image
 
Image
 
Image
碑阴 
 
 
 樊敏碑
全称《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
尺寸:245×140cm
东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
此碑刻字体为汉隶八分书,书法精湛,清末康有为赞誉此碑说:“如明月开天,荷花出水”,推崇为“干禄上上品”。杨震方在其《碑帖叙录》中评价此碑:“石质粗而锋芒多杀,无从定其笔法高下,而一种古穆之气终不可磨灭。”
 
Image
 
 
 禳盗刻石
尺寸:56×42cm
山东金乡出土,有残石多块,此其一,专家考证为西汉时所刻,是目前国内现存字数最多的西汉刻石,书法介篆隶之间,古朴典雅。
 
Image
 
 
 行唐界刻石
全称《冀州常山南行唐北界刻石》   
尺寸:177×96cm
此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县界碑,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具有其地理史料价值。其书法高古洒脱。
 
Image
 
 
 武都太守残碑 
全称《华岳庙武都太守残碑》 
尺寸:1104×46cm
此残石从书法的风格看,瘦劲有力,率意自然,应属清劲秀逸一路。
 
Image
 
 
 仙人唐公房碑 
尺寸:1207×150cm
此碑书体为隶书。是一份十分重要的道教历史文献。其书法秀雅方正,绵内藏针。
 
Image
 
Image
 
 
 朝侯小子残碑 
尺寸:1104×46cm
此碑文书体端庄清晰,刊刻精良,书法类《曹全碑》,严谨秀丽,有力而富变化,又存字较多,少有漫泐。秦文锦跋此碑云:『书体在《孔宙》《史晨》之间,逊其浑厚,而劲利过之,亦妙刻也。』此碑用笔以圆笔为主,线条粗细变化不大,似用篆法,结体方中近扁,笔势开张。
 
Image
 
 
 赵国界碑 
全称《赵国易阳南界石刻》 
尺寸:48×38cm
赵国易阳南界摩崖刻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见于邯郸地区武安市活水乡口上村老安庄村东之山阪。此拓隶法古拙,篆意犹存,可窥见篆隶嬗变之端倪。
 
Image
 
 
 河峪颂 
全称《汉河峪摩崖石刻》 
尺寸:118×82cm
此石刻是研究秦汉史、古代交通史以及羌、汉民族关系史的重要资料。此石书法雄古壮美,庄严浑穆,涵纳篆书结体遗意。
 
Image
 
 
 侍廷里买地券 
全称《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 
尺寸:102× 168cm
此碑于1973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此碑是篆书向隶属过渡的代表之作,其笔法随意性很强,古朴厚重,有极高的书法艺术及学术研究价值。
 
Image
 
 
 嵩山三阙铭 
全称《中岳嵩山三阙铭》 
尺寸:272×48cm 80×248cm 193×49cm
嵩山三阙铭是《太室石阙铭》《少室石阙铭》《开母庙石阙铭》三阙铭的合称,位于河南嵩山地区。
杨守敬《平碑记》云:『汉篆之存于今者,多砖瓦之文,碑碣皆零星断石,惟《太室》《少室》《开母》三阙字数稍多,且雄劲古雅。』
 
Image
 
Image
 
Image
 
 
 三老讳字碑 
全称《汉三老讳字忌日碑》 
尺寸:56×102cm
此碑堪称是一方价值连城的汉碑,有极大的历史和文字研究价值,被誉为『浙江第一石”,为西泠印社镇社之宝。此碑字画浑厚遒劲,书法介于篆隶之间,而隶意突出。
 
 
 
 
 孔君碑  
尺寸:48×113.5cm
此碑位于山东孔庙,赵明诚《金石录》已有记载,是孔庙名碑之一。此碑碑文书法苍劲有力,损泐较甚。
 
 
 
 
 鲁相谒孔庙残碑 
尺寸:63×47cm
东汉立,具体时间不详 
此碑书体为隶书,字迹漫漶严重,书法结体丰肥,宽博厚重。
 
 
 
 
 校官碑 
全称《汉溧阳长潘乾校官碑》
尺寸:145×86cm
东汉汉光和四年(公元181年) 
江苏发现的唯一一块汉碑,出土于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畔。碑文为隶书,历代书法家称其“厚重古朴,方正雄厚”。  康有为在所著的《广艺舟双楫》中,以“丰茂”二字概括。
 
 
 
 

来源书法聚焦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知识,尊重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劳成果。我们特此声明:本订阅号所转载的文章均经原作者授权许可,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Scan to Follow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