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谷先生

学者,诗人,书画家,一级美术师。职业认证网球教练。现任“北美中红书院”主席,”中华文化交流大使“等职。号白水道人,老泉,画泉(多用于画款),西邑翁...
个人资料
尹思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敦煌王羲之帖高清临本

(2019-01-15 13:52:43) 下一个

 

 赵大谿 敦堂文化   

P.4642临王羲之法帖,©法国国家图书馆

 

今体”书法的演变,从张芝到钟繇到王羲之,逐渐趋于成熟。他们的风格,也进而被后世奉为正统。尤其是王羲之在唐太宗的加持之下,光环愈显。钟王传统在当时得到进一步凝练。

 

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书画爱好者能够很方便地得到多数古人穷其一生都未必能看到的书画碑帖。比如王羲之书法的唐摹本,宋拓本,是今天很多书法爱好者临摹的首选。而这个路子其实一千多年来都没怎么变过。敦煌藏经洞数以万计的抄本中,绝大多数是与佛教相关的写经,写经之外,光是《兰亭序》临写的残片,就至少有15片,千字文这种写字功课,同样大量存于其间——这些法帖今天我们也在写。由此可见当时唐太宗推广王氏书风之成功,一千年来历久弥坚。

 

唐人临《宣示表》,法国国家图书馆藏,编号p.2555

 

当然这些临摹本中,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得其神韵的本子极其稀少。由于王羲之书法真迹早已不传,唐人临摹本几乎可以视作真迹对待,而传世的唐摹少之又少,所以敦煌这座宝库中的相关内容的本子理所当然地会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比如,其中的有三件唐人临王羲之《十七帖》残本,虽然只有寥寥几行,但早已是鼎鼎大名。大英图书馆藏的《瞻近》(S.3753)、《龙保》(S.3753)二帖,是斯坦因带走的敦煌文献。

 

唐人临《瞻近》《龙保》二帖,大英图书馆藏

 

《瞻近》《龙保》二帖是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第三、四两帖,原迹久佚,可见於宋拓馆本《十七帖》等刻帖中。

 

经对比,敦煌藏经洞这张写在灰红色纸张上的草书墨迹内容确定为是唐人临写的王羲之《瞻近》《龙保》二帖。此临本笔法锋芒毕现,行笔自如流畅,行款、结字与宋拓刻本稍有不同。可惜已残损,但仍保留了原作的风神。 

 

法国人伯希和在他之后,还弄走一件《旃罽胡桃》帖。今天我们要看的正是伯希和那件,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此处强调一点,查询资料时候,很多简介将此本列为大英图书馆藏,不知滥觞何处,但帖页右上方有明显的伯希和标记,是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特此说明)

唐人临《旃罽胡桃》帖,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当然这个帖子的电子资料引用源一般来自前几年推出的敦煌国际项目,细节部分看不太清楚,常见的版本是这样的。

 

 

而今天我们要看的细节是这样的。

 

甚至连纸张的横纹都一清二楚!

 

《旃罽胡桃》帖同样收入王羲之《十七帖》,不过《淳化阁帖》、《二王帖》、《鼎帖》、《澄清堂帖》也有收刻。全文见于《右军书记》:“得足下旃罽、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知足下谓须服食,方回近之,未许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

 

此处有必要大致讲一下《十七帖》,它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可以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而敦煌中出现的这几个临本也正说明此帖在唐代时候的流行程度。

 

《旃罽胡桃》帖敦煌临本帖文已残,仅存“回近之”以下二十一字。与前面的《瞻近》《龙保》二帖临本一样,此帖行款、结字与宋拓刻本也有一些细微差别。我将其中的单字截取出来与传世宋拓本单字做对比,相信看得会更加直观。

 

 

 

 

 

 

 

 

 

 

 

 

 

 

  

对比看下来,发现除了在用笔的连接映带和字形构造的体势等方面有些差异,其它方面都非常接近,感觉是对着原本所临。沈乐平先生在《敦煌写本概说》一文中,讲到此帖时写到:检其笔法特征,确能契合唐摹本的王羲之《远宦》《游目》诸帖,说明书者对“王字”的理解是相当到位的。敦煌这一批“王字”临本,书者皆精于草法,书写速度较快,故笔势畅达、爽利果敢,与“王字”风韵精神极为合契。用笔方面,起承转合、来龙去脉交代得非常清晰,挥运间使转自如、锋芒毕现,状态放松,故行气畅达。但其格式和结字与宋刻有所不同,自由挥洒的味道更浓——而这比刻意模仿或许更能反映出主体的技法水准和取舍观念。

 

与传世唐人摹本不一样,这件墨迹是当时敦煌郡的普通人临本,似乎更能反映当时的日常状态。同样是《十七帖》,一千年前唐人通过临写它来学习书法,一千年后的今天也是临写它来学习,但写出来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这里面除了工具等因素外,最重要的一点正如沈乐平先生所说的对“王字”的理解。而这件敦煌墨迹,正是一个活标本,这也是其珍贵之处。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