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换一双眼睛看自己——老外侃中国
(2009-06-16 20:26:53)
下一个
读到这一篇摘编很有感触,连同一些评论贴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换一双眼睛看自己——老外侃中国
作者: 郭莹
郭莹,英籍华人,国际问题评论员。作为专栏作家,为新加坡、欧洲及中国内地、港台数十家媒体报道西方世界。此次郭莹转换角度与场景,以西方视角观照东方,专程赴欧洲、北美、澳洲、港台及中国内地,采访了数十位在大中华地区生活过的西方人,完成了《换一双眼睛看自己——老外侃中国》(作家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实录。此实录中,老外畅谈他们在中国生活学习、工作、婚恋及与中国人交往的经历经验。该书可称是国内外首部西方人集体谈中国实录。 下文即摘自该书。埃瑞克【挪威】口述,郭莹撰稿。
西方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无高低贵贱之分,强调的是干事业的兴趣和自在愉快。而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其成功与否,并不是靠与别人比较来证实,更不需要通过其他人的肯定来获得满足和回报。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守住一份简朴不愿显山露水,越来越被西方人认为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在中国留学的外国人,几乎都与中国大学生结为一帮一的互助组,你教我汉语一小时,我帮你纠正英语一小时。在中国留学的老外圈子里的“官方语言”,是一套自己独特的洋汉语。比如,老外汉语里把互相学习的伙伴称其为我的“互相”。留学生间的对话常常是中英合璧,比如“How's it going?”“Oh,its just‘taimafan!’”(“你今天怎样?我今天太麻烦了。”)留学生与中国“互相”物物交换的同时,西方人也抱怨与“互相”大学生聊天没劲。比如我每次与我的“互相”互相完后,都会跑出校外与我的那帮布衣哥们、姐们扎堆解解闷,与陋巷里的摊贩、个体画家、餐厅服务员、出租车司机什么的侃大山,那才叫过瘾。这些普通草民都是实实在在地生活着。你有机会与他们掏心窝里的话,与他们唠家常,倾诉过日子的甜酸苦辣,一起笑、一起骂、一起哭,有滋有味。而中国的大学生们常常太一本正经,个个都踌躇满志,期盼成为干番大事的成功者,都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对于我们西方青年来说,如今对这种人生观早已失去了兴趣,我们更在意“平凡着、生活着”。在中国大学生眼中我是典型的胸无大志者,不想挣大钱、不想出巨著、不想干什么大事业,甚至也不想读高学位。我最在意每天是否过得快活有趣,没想过设计自己的“锦绣前程”。因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的差异,使我们留学生往往没情绪与中国大学生聊那些如何功成名就的人生话题,对我们来说特Boring(枯燥)。对比之下,西方青年更热衷去亚洲、非洲、南美等不发达的地区当一名志愿工作者,比如义务医生、教师。有机会帮助所需要的人,这种人生特别带劲和有意义,这才体现自己的价值,充满成就感。
一次有位中国朋友考我。他问:“长江里有几条船?”我茫然起来。朋友笑起来说:“只有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中国人对会见权贵能抛头露脸荣耀感的重视,留给我颇深的印象。在电视上看到采访一位华人女士,她说老爸见到克林顿夫妇邀请女儿到白宫参加国庆午宴的请柬时,激动得老泪纵横。当然去白宫作客的确是难得的机会,不过与“人民公仆”同进一次午餐,怎至于激动得落泪,西方人多会以平常心对待。
安贫乐道是否意味着失败
读过中国杂志上一则故事,介绍旅美音乐家谭盾,初赴美时曾为生计所迫在纽约的一间银行门外拉琴卖艺,与他作伴的还有一位黑人乐手。十年后的一天,谭盾路过那间银行时瞧见昔日同伴仍在老地方卖艺。黑人问谭盾如今在哪里卖艺,谭盾说在卡内基(纽约著名音乐厅)拉呢。那黑人便打趣道:“在那能挣着钱吗?”谭盾
也幽默地回应:“还行。”这本来是个很有趣的段子,可惜段子随后的说教才煞风景呢,板着面孔告诫读者,谭盾靠自我奋斗在洋人的地界上功成名就,而那黑人因庸庸碌碌十年落得终日在街头卖艺。这种评论令我觉得好笑,且过于“中国特色”。在西方,街头艺术是当地的一道亮丽风景,街头艺术家同样是艺术家,不论你在街头表演还是在音乐厅表演,无贵贱之分,都是受人尊敬的职业艺术家。有些街头乐队水准相当不错并演出了名气,每天他们到固定的广场上班演奏时,会有乐迷拥在周围,并风风光光地出售自己乐队的CD。一些成功的街头乐手、画家的收入,与一介办公室职员的薪水相若,其中有些街头艺术家就靠着在街头、集市上为行人提供娱乐置了房产。我有位朋友原在大乐团拉小提琴,可他嫌不自由,便放弃了整天着礼服在音乐厅表演的职位,宁愿下到酒吧及街头狂欢节表演。
为白领、洋楼放弃天伦之乐是残酷的人生
来中国前,我原以为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那里劳动人民的地位至高无上。中国也有一句古语“360行,行行出状元”。可是亲临中国后我很意外和震惊,中国人对普通工人、农民、服务员、清洁工等,十分不尊重甚至鄙视这些“底层”劳动阶级。中国人以职业、职位、收入、官阶等,来品评一个人的高低贵贱比西方社会过分多了。
一位走街串巷去酒吧、幼儿园、小学校讲故事的说书人,一次晚餐时与一位熟识的中国女士聊天。中国女士好心地替他出谋划策说:“反正你在这里也没正经工作,那不如去中国教英语。还能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和一份稳定的收入。”那说书人很惊讶地认真纠正该女士:“太太,我是自由职业者。我的专业就是走街串巷为老百姓说书。您怎么能说这不是一项正经职业呢?我不去中国,我不愿背井离乡。”那位中国女士餐后言之凿凿地发感慨:“看他一个穷说书的,吃了上顿不知下顿在哪,朝不保夕。帮他找条出路还不领情。看来我们中国人是好样的,我们来到你们西方,赤手空拳地打拼出自己的一份白领体面职业、中产阶级薪水和小洋楼……”周围西方人个个睁大眼瞪着她瞧稀奇。本来西方朋友还挺可怜这位女士的。该女士的丈夫和10岁的女儿都留在中国,她独自漂泊异乡打拼,已四年没见过女儿了。西方人特不能想象夫妻长久分居,家庭不能团聚对他们来说是人生极大的痛苦,因此西方丈夫出差时常会携太太同行。丧失天伦之乐的痛苦,是洋楼、白领、高薪等所不能弥补的人生缺憾。在西方人眼中为出人头地付出如此代价,是否太残酷。人生难道就只有这种浅薄的成功标准吗?
难道不愿背井离乡就。。。。。。。?
奥地利维也纳有间中餐馆老板,托在匈牙利的华人朋友帮忙物色几位匈国侍者,东欧的薪水标准比维也纳低,这样可节省些成本,老板也允诺他付的工资肯定比匈牙利高出许多。华人朋友爽快地表示,西欧的工资比东欧高,匈国人也挺拮据的,这事容易办妥。没料到他问了一些匈国人后都竟然不为所动。这位华人纳闷地对匈
国朋友解释:“你平常在维也纳上班,周末就回来匈牙利,个把小时的车程又没多远,而工资可是比在本国高出一、二倍。这么好的机会干吗不干呀?”匈国人答:“我每天下班后都和家人一起吃顿团圆晚餐,我不想走。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香港一间机构打算请一位英国大学者来港工作,该学究目前隐居法国乡间当农夫种葡萄卖。港方开出高薪聘他出山,遭其婉拒后,港方随即将薪水提高一个档次,又再次被回绝。此公每拒绝一次后,港方就将俸禄再升一个高度,经两个回合的拉据,最后蹿升到200万港币的年薪。但那位英国学者就是舍不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田园生活。他经营葡萄园虽只能过极简朴的生活,若想上馆子、买衣服都得周密筹划,不能随便乱花一个铜板。这情景使港人转不过弯来,既然此兄生活上如此捉襟见肘,那为何面对百万合同,居然不受诱惑仍蛰居农舍。英国隐士的回答是:“我不感兴趣挣大钱。”对此,华人朋友怔住后替其惋惜:“哪怕去挣一年的钱也就成百万富翁了。”此公对中国人动辄以金钱为诱饵的态度甚反感。一位香港武侠畅销书作家寄来张空白支票与他,望这位汉学大师将自己的著作译成英文,允诺空白支票就是请大师随意开天价。英国学者当即恼怒地将支票撕烂,斥责这是对其学术的侮辱及对其人格的贬低。
一位在纽约华尔街附近一间餐馆打工的中国MBA留学生,一晚对着餐馆大厨再次老生常谈地发誓说:“看着吧,总有一朝我会打入华尔街去。”大厨侧过脸来好奇地询问他:“你毕业后有什么设想?”中国MBA利落地应声道:“当然最好是马上进跨国大公司,前途和钱途就都有保障了。”大厨又说:“我没问你的前途和钱途,我问的是你将来的工作志趣和人生志趣。”MBA一时语塞起来。大厨叹口气嘟囔道:“要是经济继续低迷餐馆歇业,我就只好去当银行家了。”中国MBA差点惊了个跟头,他觉得不是大厨精神失常,就是自己的耳朵幻听,眼前这位自己一向视为低一头的大老粗,跟银行家岂能扯得上。大厨盯着惊呆了的MBA解释说:“我以前就在华尔街的银行里上班,日出而做,日落却无法息,每天都午夜后才回家门,我终于厌烦了这种劳苦生涯。我年青的时候就喜爱烹饪,看着亲友们津津有味地赞叹我的厨艺,我便乐得心花怒放。一次午夜二点多钟,我结束了一天的例行公务后,在办公室里嚼着令人厌恶的汉堡包时,我开始下决心辞职去当一名专业美食家,这样不仅可以满足自己挑剔的肠胃还有机会为众人献艺。”这样的事例可能出乎中国人的意料之外,因为中国人对成功、失败、快乐、悲哀有比较概念化的一统模式。说得言重一些,就是活着挣口气,是为了一种体面和在别人面前可以显耀的面子。
对西方人来说,则更看中体现个人特性和自我价值的平和人生。我有位女友干了两年律师后突然决定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重新回学校去学习瑞典按摩术,日后更成为一名职业按摩女郎。在西方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无高低贵贱之分,强调的是干事业的兴趣和自在愉快。而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其成功与否,并不是靠与别人比较来证实,更不需要通过其他人的肯定来获得满足和回报。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守住一份简朴不愿显山露水,越来越被西方人认为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
全文: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37360.html
********************************
评论:
评论人:x1
关键是因为老外做什么都能养活自己,他们有良好的福利
在中国,在上海,我们拿着第3世界的工资,却不得不做第1世界的消费。
看房价,看车价,看医疗费,看教育费
如果我们随自己兴趣,只能看着自己没地方住,有病不敢看,孩子没书读
是的,其实一个人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和他们从小生长的环境有关系的。对于父母的期望,生活圈的压力,慢慢的,人们就会把别人的期望变成自己的目标,要成为让别人都抬头看的人。
前几个月BBC曾经有一个报道说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有半数以上希望毕业后进入投资银行,而欧美学生希望进入投行的不到2成。中国学生对金融的兴趣和认识不见得比欧美学生多多少,中国学生的就业方向就是这样子被金钱掌控着。
不过人各有志,向钱看也无可厚非,只要做自己觉得快乐的事情就好了。
评论人:x2
想想,自己不是知道低孰了多少,每天为了几个rmb加班,远离父母,快过年了,今年一定要回家,咱妈等着呢!
评论人:cozmic 发表时间: Wed Dec 28 13:19:00 CST 2005
唉, 经济发展的痛楚 物质时代的代价
三十岁前拼命挣钱, 三十岁后拼命花钱保命
生存的成本越来越高了
评论人:yanchunan 发表时间: Wed Dec 28 16:33:11 CST 2005
没什么意思
在中国,人需要靠地位,金钱来获得生存资本。为了兴趣而工作,生活对我们来说还只是个梦。当你自由到没钱看病,衣不遮体。是否还想自由呢?中国可没发达国家那么有保障,也没有那么有秩序。上位者永远在剥削下位的
评论人:mgh2008 发表时间: Wed Dec 28 20:53:45 CST 2005
实话!
评论人:billyao 发表时间: Wed Dec 28 22:30:10 CST 2005
人生也就十几个春秋,想追求名利的人太多,懂享受生活的人太少,我的人生信仰,四个字,及时行乐,过去的不愉快统统忘掉,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评论人:chrdi_xjj 发表时间: Wed Dec 28 23:23:08 CST 2005
在物质和精神的两方面,中国人还远远没有物质的满足感,离精神的享受还差远了……
在经济高速发展、物欲无限膀胀、社会风气浮躁的今天,很少有人能够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评论人:Stjavamilk 发表时间: Thu Dec 29 00:40:30 CST 2005
我矛盾啊,无所适从啊!
评论人:zhyiwww 发表时间: Thu Dec 29 09:13:56 CST 2005
应该是这样的道理.
我也想享受生活,可是我的口袋里仅有一点钱………………
评论人:hampster 发表时间: Thu Dec 29 10:51:17 CST 2005
中国人太多了……
评论人:zhangv 发表时间: Thu Dec 29 14:40:50 CST 2005
没办法呀
没达到发达国家呗
也许我们的孙子可以达到这个状态.
评论人:jacky_huang_1999 发表时间: Thu Dec 29 23:23:52 CST 2005
这不是国家发达不发达的问题,是个人的心态的问题,你是为了别人活着还是为了自己着,我是这样理解的.看了对我的启发很大,谢谢.
评论人:littleredboy 发表时间: Thu Feb 09 09:43:26 CST 2006
再看一遍,还是觉得说到心坎里去了,我从不鄙视那些所谓的没地位的人,我走在路上就是一个民工
评论人:looya 发表时间: Wed Jan 02 17:44:21 CST 2008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很好的社会保障,只能靠个人拼命的挣钱了。
xxq2001 回答: 顶! 谢谢指点迷津, 看来洋人的话还真不能都相信:) 由 ㄅㄎㄑ 于 2009-06-17 10:18:20
看看中国人的古话吧:
《方山子传》
译 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韁绳,
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
来源: 无墨 于 09-06-16 23:47:47
这作者真能忽悠!呵呵!简单说几句吧
第一个叫埃瑞克的挪威人,我扫下来,感觉是个在学校里混日子的学生,或者是学校里的义工,顺便在语言还没过关的中国留学生面前展示一下优越感与——然后就跑到校外跟“陋巷里的摊贩、个体画家、餐厅服务员、出租车司机什么的侃大山,那才叫过瘾。这些普通草民都是实实在在地生活着。你有机会与他们掏心窝里的话,”请注意这家伙的用词,他叫这些“与他们唠家常,倾诉过日子的甜酸苦辣,一起笑、一起骂、一起哭,有滋有味”是“普通草民”,什么叫草民?草民这个词的对立面是什么?没错,是权贵!就这么一号内心极度自卑又极度虚荣的家伙,就大言不惭对我们中国人的人生观评头论足了,居然还口口声“西方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无高低贵贱之分”,呵呵!
哦,这个挪威人还什么“西方青年更热衷去亚洲、非洲、南美等不发达的地区当一名志愿工作者”,能不能麻烦原作者再跟踪一下,这个满口说大话的家伙现在在哪里?
第二个被采访的是个一位在大乐团拉小提琴的朋友,(注意前面大篇幅的谭盾与黑人街头艺术家的那一段对话是中国杂志上的),放弃了整天着礼服在音乐厅表演的职位,宁愿下到酒吧及街头狂欢节表演,这样的情节我真是很怀疑是不是另有隐情啊,我也知道一位在音乐厅里干活的老外,不过人家离开音乐厅不是因为不自由,而且他想去个更大更有名气的的音乐厅,谁能当代表呢?呵呵!
第三个,是一位走街串巷去酒吧、幼儿园、小学校讲故事的说书人。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国与西方国家养老福利的差比,在中国,职业退休后给退休金,再怎么还有子女可以依靠,西方国家起码加拿大不是,只要注满多少年就可以,大家说,根本就是不同的国情,在一起谈职业具有可比性么?
太晚了,剩下俩就不批了。
总结一下作者采访的这5个人:不是留学生,就是街头艺人,哦,还有一个农夫,建议作者下次再写这样大口气的标题时,做一下最基本的问卷调查,起码我认为,要想说服我这样的人,医生,律师,大学教授,CEO,科学家,等等等等数十个岗位的人是不能缺少的。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