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看到这位仁兄的宏论。希望能更多地看到这样的文章。你的文章让我忍不住要点评两句。
首先,作者满怀一腔热血,写下了长文,很显然是经过了深思和整理的。看到了很多深层的问题,更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思路和办法。因为本人算是同行吧,所以很愿意跟作者进一步讨论一些具体的问题。
1. 关于机械还原论与盲人摸象。
完全同意你说的。现在的很多生物学家们,针对一个单独的基因,一头扎下去。我看到很多时候,搞基础医学研究的人,有时候为了出文章而出文章。早已经忽略了这个基因的医学临床意义。二是盲目的在分子水平上深入的钻下去。到最后可能毫无意义,从而忽略了整体性。这一点,可以说是越摸越全非了。但是,我并不认为,因为一头扎的盲目了,过深了,就不需要还原了。
能否这么说,也许这时候,需要一个介乎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之间的学科?或者说,需要一些站在更高一层的宏观战略家?在基础医学浩瀚的,杂乱的,无头绪,甚至毫无意义的,过于具体的研究的基础上,站在这些基础铺垫之上,结合病理学的基础理论,专门提供方向性,指导性的宏观战略。我想,NIH更因该选择这样的人给与鼓励。各大学的分子生物学教授们争相比拚谁能到达在某个焦点上(一个DNA链,或者什么更细结构上)的分子水平,同类文章,在同类杂志中,就有搜集到成百上千,还谁也不服谁,互相证明或否定。根本忽略最开始时候的本来的目的。但是科学家嘛,受鼓励的,受尊敬,受崇拜的,往往是新发明,新发现,而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的融合百家所长的人,或者起名叫嫁接工程师?:)这个观念是否应该调整改变? 而不是完全的否定还原理论,或者说,否定“机械还原”但是,基础病理还原还是要继续的?
2. 关于畸形研究队伍问题。
首先更正一下, FASEB的翻译,不该加上医学。Federation of American Societies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 这个的缩写,应该不含有医学吧?应该是美国试验生物学会。但是,我同意你的理论,经济收益是造成了这种分割的重要原因。分子生物学教授的收入跟医生无法相比。造成了这个分割。医生们忙于挣钱,忽略或者根本没有心思从事基础医学的研究的确是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这一点上说,缩小医生与基础医学研究人员经济上的差异可能是必要的。
另外如果这位仁兄更希望基础医学多结合实际一点,不妨参加一些临床医学的学会,听听看看。比如ASCO之类的。
3. 关于单一有效成分和复合成分的问题。
这中间有个关键的区别,我猜你更想说的是单一有效成分的问题。而不是复合药物治疗,即所谓的Cocktail Therapy。鸡尾酒疗法,目前在癌症和艾滋病的治疗方面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了。
关于复合成份药物的问题。据我所知,FDA已经认可了,允许复合成份在作用机理,有效成分不明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临床试验,和申报处方药。但是,必须要有稳定的药代药动力学的观察指标(PK/PD measurement)即使measure的这个成份不是有效成份也是允许的。基于这个出发点,本人曾经帮助国内的著名中成药厂申报过临床试验,并且拿到了批准。但是,最后国内的中成药厂还是没有进一步进行下去。主要原因不是不相信自己的药是否有效。而是因为中药的作用和进展是个缓慢的过程,无法立刻显现硬性指标。但是如果选择一个缓慢的,非急症类的疾病。那么就要承担长期的临床试验,这样庞大的开支,对国内现有的企业来说,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
顺便说一下,你关于Cox II的说法不准确。Merck的Vioxx被停止销售了。Pfizer的Celebrex等,只是被权威的医学杂志报道,有类似情况,但是FDA并没有要求Pfizer停止销售,只是说,他们在密切关注,并在今年二月要开会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如果你的长文考虑要发表,还要做到尽量准确。
4. 关于中国医药业的发展问题
这一点,我感觉你的理论比较一厢情愿了。我相对要悲观多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论述,就是到底医药新药的开发该由国家控制呢?还是让药厂去发展。这个争论,已经存在多年了。两方面都有理由,弊端也都可以随手举一大堆了。比如,支持应该由药厂领导的理论,可以用事实证明,美国这些年来的新药的诞生数量,证明药品价格的敞开,直接刺激了新药的研制,美国每年新药的诞生就是这要超过了原本强大,但是因为价格管制而逐步落后的欧洲。的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些年来的新药,基本诞生在美国和药品可以卖出天价的日本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另外一面,药厂的研究跟商业利润紧密挂钩。药厂为了block buster药物,放弃疑难病症的研究,盲目追逐所谓life style drug如伟哥,或者什么治疗尿急等药物。因为这种药市场庞大。但是,并不是救命药。在众多的疑难病症都没救的今天,是否该花大价钱去研究生活品质药,的确有待商榷。
中国现在要做的是基础问题。我个人认为谈发展还为时过早。中国一下子想从公费医疗变成所谓的医保制度。由于基础教育水平和目前盲目的利润追求的时尚,让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穷人没钱治病,富人为所欲为的现象。我个人认为中国目前要做的还是要让普通百姓,有钱没钱都能看病。基础健康得到保证。至少医院医生应该可以做到,先救人,再说费用。很多地方连这一点都肯做,谈什么医药发展?所以我更建议先确立道德规范。
至于医药发展,更多的恐怕应该采取国家与企业联合的手段。但是目前国有企业水平还停留在急功近利的阶段,研发远不如抄袭来得快的阶段。这样一个基础,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几代人铺垫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