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之喜欢京剧 2003-06-03

(2005-03-23 06:26:51) 下一个
开始是喜欢程派超过梅派的,后来就觉得还是梅更有韵味了。打个比方,程派的味道是很好的,象味精,吃起来很提味儿。但是梅派的味道是盐,任何演员在梅派的基础上都可以再发挥-----最好的例子是李维康,而且百吃不厌。 程派内部的门派之争简直是个超级大八卦,而程砚秋其人又脾气特大,黑白分明。象新艳秋这样本身昆旦就不被程视为可造之才,还胆敢长期的无所不用的偷师,包括买通程的琴师和二牌老生什么的,在程门嫡传弟子里根本就是没人理的。我九几年的时候听过新艳秋的一出,还有一张特模糊的照片,是卸装以后在人民剧院后门照的。老太太大概少说80了,嗓音身段都不过是个意思,但是行腔到关键处那一两个转折真是动人心魄。 李世济虽然是程砚秋的干女儿,而且嫁了程晚年的最后一个琴师,但是程门弟子一直不容她。她当年入门,程本来是不要的,因为原则是不收女徒。但是后来周总理说话,程不能不买面子。这个干女儿又确实是自己喜欢的,收就收了。但是程死后不知道为了什么,李从来不被师门承认。直到后来文革后是程的夫人去世还是什么时候,葬礼完后,程的儿子在酒席发言,说李世济出了很多力,以后就前嫌尽释。 李世济早年大概80年代有一版锁麟囊,里面的演她儿子的就是真的她儿子。那版还有李和王蔷华赵荣琛王吟秋新艳秋一起的录音版,当年大概熟到每个镜头动作或者唱腔都背下来。这个儿子前一两年S了,好象是车祸。S了以后我看李就总觉得老得很快。 程派三代弟子拜在李世济门下的最早可能是那个什么什么玲,嫁给唱老生的孙岳的那个。最早唱的是陈三两爬堂。这个戏好象是李世济大幅度改编或者干脆自己从地方戏改过来的,里面有大段痛斥变成贪官的弟弟的唱段。这种痛快淋漓的唱法,程砚秋晚年是很少用的。 李世济后来成为程派最早被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的一个,偶私下以为主要有几个原因:1,程嫡传的那些男旦在新时代已经成了太古老的事物,2,她嗓音好,有亮音,3,她得天独厚的有最好的程派琴师每天在一起,可以创新腔,学老腔,4,他们夫妻很前卫的自觉的追求着小资们对京剧的理解。我记得有一次一个星期看了两场整戏,锁麟囊和梅妃。锁麟囊不用说了是大家都熟悉的。梅妃当年是程排出来跟梅兰芳的贵妃较劲的,歌舞并重唱做具美,还有若干真的古诗词填进去唱。但是可惜的是结构没有锁麟囊那么完整成熟,而且实在李世济的身段是有缺陷的,唱这个戏有点吃亏。我就记得她老人家不停的在台上整理她的水袖,急得偶差不多跳上去把她袖子扯下来。后来结束以后,观众里好多上后台去跟他们夫妇聊天的。我们当时上大学,正符合他们希望的那种有点文化的观众,唐在忻就很慈祥的问偶们几个,不是不象考察鉴赏力的,问觉得两个戏哪个好。我们也只能顺着他说梅妃好。 第三代弟子里张火丁当然是好的。第一次她的专场是在人民剧院--------那时候大概老吉祥刚拆,长安大戏院还没开门,所有戏都在人民。门口等退票的那些老票友们都戏称她张灯儿。她拜在赵荣琛门下大概是90年代初的事儿。我记得刚拜师的时候就唱过一场,大概是荒山泪里的一折。这个戏当年程唱的时候还很现代的叫过“祈祷和平”还是什么,是讲苛政猛于虎的。那一折肯定是当时张刚学的第一出,后来我至少四五次看见她唱。再后来剧目慢慢多起来。张最大的有点是身段好。当时大概只有二十几岁,那种程派特有的老辣的步法还有点生硬,但是已经很有点味道。还有某些很幅度很大的身段,是程派特有的,一般青衣不用,她做起来很美观。赵荣琛和王吟秋我记得是当年其中之一是住在程砚秋家的,另一个是长期书信往来,都是程的得意门生。但是在我看来赵可比王唱得好多了。前面说的锁麟囊里赵唱的是大水前后散板为主的几段,都说散板最难唱,他唱的那个味道,简直是......张灯儿的唱也不差,但是作为下一代程派掌门也就是不过不失。早年她唱偶总觉得有关牧村的感觉,后来唱锁麟囊,自然女中音的效果少了点,但是她宗的是程派老腔,跟后来李世济改版后的比,表现力就差了。话说回来,除了春秋亭那一段-------那种小姑娘气的唱法李世济太有先天优势了,后面的改动是不那么容易看出唱的功力了,音乐本身都好听得不得了。 先说这么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