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台军事战略演变:从攻势作战到海岛防守 zt
(2008-12-02 08:34:11)
下一个
细数台军事战略演变:从攻势作战到海岛防守
2008年12月01日 09:26 中国网
台湾海峡堪称太平洋上最不“太平”的地方之一。作为中国内战的最后一个战场,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隔海列阵,剑拔弩张,冰冷地对峙着。在此期间,随着两岸实力消长、两岸关系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台湾的军事战略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今年以来,两岸关系回暖,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台湾军事战略也呈现由攻势回归守势的态势。具体而言,台湾的军事战略调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攻势作战”(1949—1969年)
国民党退踞台湾初期,基于当时世界政治格局和台湾特殊地理位置,美台在反苏反共方面达成高度一致。为维护美台共同利益,美国不断给台湾以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甚至派兵协防台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1954年,美台签订《中(即台湾)美协防条约》。1955年,美国国会通过《台湾决议案》,授权美国总统在必要时可动用武力保卫台湾。同年11月,根据《中美协防条约》,美军在台成立“协防司令部”及“军事顾问团”。
美国的支持,坚定了蒋介石 “光复大陆”的梦想。1950年“双十节”上,蒋介石喊出“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口号。1952年10月,国民党第七次代表大会通过“反攻大陆案”。1953年元旦,蒋介石进一步提出“军事第一、反攻第一”的战略思想,“攻势作战”的军事战略基本确立。这一时期,国民党当局基本奉行“依美求存、伺机反攻”的“攻势作战”战略。
但是,美国协防台湾的决心并不坚定。在1958年“八·二三炮战”中,美军军舰关键时刻“临阵脱逃”,再次暴露了美国动辄抛弃弱小盟友的一贯嘴脸,让蒋介石深感依靠美国“光复”无望。外援不济,蒋介石又将侥幸心理寄托在大陆“内乱”上,还为此制定和策划了众多“反攻大陆”的作战计划与军事行动,其中包括多次派遣小股部队和特务骚扰大陆东南沿海。无奈大陆内部虽乱,边防、海防却“密不透风”,蒋介石大大小小的行动与计划均以失败而告终。再加上大陆国力日益强盛,尤其是核弹和氢弹试爆成功,使蒋介石集团“反攻复国”希望越来越渺茫。
“攻守一体”(1969年-1979年)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为适应国际形势变化,谋求长期久存,国民党当局只得调整军事战略,一是战略思想由“以攻为主”转向“以防为主”,二是战略立足点由“依美协防”转向“独立防御”。1973年,蒋经国喊出“独立作战、自力更生、死里求生、坚持到底”,实际上已露依仗天险偏安一隅之意。1975年4月蒋介石病逝,蒋经国上台。1976年3月,蒋经国在“立法院”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防卫第一”的战略目标。
这一时期,国民党当局基本奉行“固守防御、伺机反攻”的“攻防兼备”、“攻守一体”的军事战略。虽仍存“反攻”之念,实则已无“光复”之心。蒋经国开始全力经营台湾,力保最后的堡垒不失。20世纪70年代后期,台军逐步停止了对大陆武装袭扰和飞机侦察活动,同时开始削减攻击力量,加固防御阵地,扩大防御纵深,耗巨资修建佳山基地、志航基地和衡山指挥所等防御设施。大型防御工程建成之日,正是“反攻大陆”梦想寿终正寝之时。
“守势防卫”(1979年-2000年)
1979年1月中美建交,翌年《中美协防条约》废止。与此同时(1979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随着岛内外形势的变化,台湾当局虽口头上仍表示奉行“攻守一体”的军事战略,但实际上已被迫实行“守势防卫”战略。
1988年1月,蒋经国病逝。李登辉上台。1991年,李登辉宣布中止“动员戡乱时期”,表示台湾不再试图以武力收复大陆。1992年2月,台“国防部”公布第一份“国防报告书”,首次提出“空中防卫、海上防卫、陆上防卫”的战略理念,取代了多年来被奉为指导方针的“制空、制海、反登陆”提法。1994年3月,“国防部”公布第二份“国防报告书”,提出台军建军构想已从“攻守一体”改为“守势防卫”。1996年3月“国防部”第三部“国防报告书”将其军事战略明确为“防卫固守,有效吓阻”。
1999年,台湾当局将“防卫固守、有效吓阻”战略调整为“有效吓阻、防卫固守”,其基本立足点是在固守防御战略基础上,发展“吓阻”大陆的军事力量,以达到以战止战、维持分治之目标。它是台湾当局推行“两个中国”分裂路线的需要与体现,同时表明台湾当局已完全放弃两蒋时期长期坚持的“光复大陆”的战略目标。为实施这一战略,台军竭力研制和外购中远程战机、导弹等攻击性武器装备,甚至传出试图重启核武计划的消息。
“决战境外”(2000年-2008年)
当历史跨过20世纪的门槛,随着台湾政局的变化,台湾军事战略也随之发生转变,军事冒险主义开始抬头。
陈水扁上台后,为落实“台独”分裂政策,将台湾的军事战略由“守势防卫”明确调整为“攻势防卫”。2000年6月,他上台不久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决战境外”的军事构想。同年8月,台“国防部”首次提出放弃滩岸对决、以“瘫痪战”代替“消耗战”的构想,强调台军在未来四年要建构瘫痪大陆对台发动战争的能力,也就是说台军要对大陆展开“先制攻击”。2002年7月,台湾新版“国防报告书”,将“拒敌于境外”的攻势作战正式确定为台湾的军事战略,并强调要“预防战争”。2007年7月,时任台“国防部长”李天羽竟然公开要求幕僚“效法”日军当年偷袭珍珠港的“精神”研拟作战计划,使岛内各界一片哗然。
“决战境外”是“有效吓阻,防卫固守”战略的发展与延伸,但在“防御”中加入“进攻”的内容,在“被动防御”中加进“主动出击”的内容,不仅在作战指导上突出了“攻击性”、“主动性”,并且隐含了在军事上对大陆实施“先发制人”、“报复反击”的险恶用心。在“决战境外”战略中,“先制反制”作战(简称“两制”作战)成为“实战威慑”的手段,并被提升至战略层次,突破了传统防御作战范畴,具有更大的挑衅性、冒险性和危害性。这一前所未有的新战略,不仅表明台军抛弃了过去“不主动攻击大陆、不挑起台海冲突”的政策,还表明台湾当局加快了武力对抗统一的步伐和力度。
“海岛守势作战”(2008年-)
2008年3月,台湾实现“二次政党轮替”,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使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重大积极变化。
马英九当局主张建立和平和解的两岸关系,因而摒弃陈水扁时代“军事台独”路线,试图将军事战略由攻势调整为守势,声称未来将走“海岛守势作战”路线,保证“不主动挑衅”、“不率先攻击”、“不发展核武器”及“备战而不求战”,并积极谋求两岸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互信及签署和平协议。
在竞选“总统”期间公布的《马英九、萧万长“国防政策”白皮书》,便将“建构‘固若盘石’的‘国防力量’,以守势战略为指导,建立‘吓不了(战志高昂)’、‘咬不住(封锁不住)’、‘吞不下(占领不了)’、‘打不碎(能持久抗敌)’的整体防卫军力”,作为其“国防目标”。
2008年6月3日,台“国防部长”陈肇敏在“立法院”进行业务报告时表示,“国防部”已制定关于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政策纲领草案并在继续修订之中,未来将分近、中、远程三阶段逐步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近程目标,实现两岸非官方接触,优先解决事务性问题;中程目标,推动官方接触,建立沟通机制,降低敌意,防止误判;远程目标,签订两岸“和平协议”,确保两岸永久和平。
6月下旬展开的“汉光24号”演习,也折射出台军军事战略的变化,即战略上采取守势,不再强调所谓的“先制反制”作战,而是将演练重点放在“台湾本岛防御”之上。
此外,基于军事战略回归守势,台湾当局目前已经决定,不再发展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雄风二E型”巡航导弹;并放弃扩建南沙太平岛军用机场计划。
尽管马英九至今还未推出正式的军事战略方针,但是从他上台以来在军事方面的表态与动作看,台湾军事战略由攻势调整为守势之趋势十分明显。这种战略调整是马英九两岸和解政策的军事体现,无疑有利于化解两岸敌意、增进两岸互信,从而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当然,马英九的军事政策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未来发展仍存在一定变数。(邓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