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慢慢放下电话,女儿的话仍在耳边。“爸爸,我一天也忍受不下去了!让我先回美国吧,好吗?”她竟然还是用英文说的。告诉她用中文,她仍……
珊珊17岁,来美国已十年,再过一年就上大学。暑假里让她回国看看,这亭亭玉立的少女第一句话就是“No!”她的英文说得又快又响,“我什么时候说要回大陆看看?让我回去呆一个月?不干!”“不是说好的吗?怎么现在又不干了?你有十年没回家看看了!姥姥想你。她年记大了,要见上你一面。你小的时候都是她带你……”“我改主意了。暑假里我有好多事要干。回中国呆一个月?太没劲了!”珊珊有英语打断爸爸的话。“请你用中文好吗?飞机票都订好了。”启东提高了嗓门。“你是中国人,该回家看看。越来越不像话!”“你听得懂英文。”珊珊还用英文。“可你是中国人!”启东终于发火了。“我说不惯!”珊珊进了自己的房间,狠狠地摔门。
启东快步来到门口,恨恨地盯着门上贴的英文纸条,“请勿打扰”。妻子在一边叹口气,“你这是适得其反。”“那你说该怎么办?孩子都让你给惯坏了!”妻子不说话,站起来走进卧室。起居室里剩下启东一人对着打开的电视发呆。
女儿最终同意随妈妈回去看看,可到南京才住了一个星期就打来了电话。“怎么住不惯?你在南京一直呆到7岁!”启东很不以为然。“这是你的国家。哎,你能不能用中文和爸爸说话?”“这里很没意思!我谁也不认识,妈妈带我上哪都是吃饭……”“你是不是觉得中国象个贫民窟,到处一片贫穷?可你要记住这是你的故乡,你有责任改变她。你要永远记住你是中国人。你……”“我并不认为中国有那么糟,比我想象的好得多!”珊珊打断爸爸的话。“可我在这觉得没意思。干有意思的事并不在乎日子有多苦。这里很热,吃住不方便,可要是我愿意来这,我不会看重这些的。是你们让我来的!”“……你还是先别这么急着回来。再过一段时间,你会改主意的。”
……
启东呆呆地盯着冰箱门上妻子和女儿的回国时间表。6月3日至7月6日,才6月份珊珊就受不了了?她还故意说什么有意思没意思的!哼!启东到美国都12年了。读博士,当博士后,申请拨款搞科研,最终进了一所大学当了教授,很少的中国人像他这样一帆风顺。他从不得意忘形,座右铭就是“工作再工作”。要想在美国站稳脚跟,不拼行吗?永远记住你是个外国人,而且还是个美国人向来看不起的中国人!今年他45岁,头发都花白了。启东向所有的人宣称,他不打算回国,至少现在不。美国是个富国,有的是钱搞科研。只要你肯拼命,你就在实验室里连轴转去好了。可相对贫穷的中国不成,至少现在不行。他从来都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自豪。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如此地忍辱负重,拼命苦干!而且真正的中国人是永远不忘本的!任何时候心中都有着祖国!可女儿却……
十年前,珊珊刚下飞机,看到启东开的大破车,立刻大叫,“爸爸,你真有钱,有这么大的汽车。”启东不由地大笑,这是他400美元买的。那时他一个穷学生,靠奖学金吃饭,哪来的钱?“有钱好,还是不好?”爸爸问。“不好!”珊珊天真地回答。“财迷才有钱呢,姥姥没钱,可她是好人!”“你说爸爸有钱,那我就不好,是吧?”“不是,爸爸是好人。”“哈哈哈,人好坏和钱没太大关系。不过爸爸现在是穷光蛋,没钱!可爸爸有脑子,有钱买不来的脑子。一个中国人的脑子。”“我也有一个中国人的脑子,我也有一个中国人的脑子!”珊珊大叫着扑到爸爸怀里。平日想女儿想得睡不着觉的妻子,在一旁一个劲儿的擦眼泪。本来启东坚持不让孩子来。因为妻子和他都在读书,老人们又不肯来,哪有时间照顾孩子?在者,女儿也该在国内上几年小学。学中文、数学,小学这段时间最重要!你看看美国的小学能学什么?成天玩儿!可他顶不住妻子每夜的枕旁风,想一想,自己也该尽家长的责任。妹妹时常在来信中提到,珊珊在姥姥家倍受溺爱,怕是要被宠坏!这不?他托人把刚上了一年小学的珊珊带来。
“我上飞机时,姥姥又哭了。我走前一个礼拜,她就经常哭。”珊珊说。“你哭了吗?”启东问。“你在姥姥身边长到7岁,最后两年都是她带你。”“没有,不过我想哭来着,我会想姥姥的。”珊珊想了想又说:“其实我悄悄地哭了,我怕姥姥难过,所以没让她看见。”
启东一听就是瞎编的。珊珊“没心没肺”,跟什么人都能过,能自己找乐,这像他;有悟性,好耍小聪明,喜欢热闹,象妻子。女儿五岁前都在身边。俗话说,“三岁看大”。他知道珊珊的个性。可“七岁看老”呢?过一段时间就会知道的。
珊珊一来,启东俩口子忙了不少。衣食住行费不了什么劲。上下学有校车,回到家找个中国学生家里的老人看一看,可孩子的教育成了问题。启东对珊珊身上的娇骄二气持强烈的批判态度!女儿刚来的那几个月,他的方针是“矫枉必须过正”!动辄训斥,甚至还打了几次!妻子虽觉得过份,尚能和启东结成“统一战线”,毕竟是为孩子好。珊珊很快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哭闹没用,虽心里不服,至少表面上改了不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姐脾气。可做中文、数学让启东俩口子大伤脑筋。女儿的对策是,“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就是在那儿磨洋工!你说她不做,她在桌子上一趴就是一个晚上。你说她做,可效率几乎等于零!她一会儿要喝水、吃东西,一会儿又要上厕所。过后又是吃喝、上厕所!到了某个动画片的时间,还要看半小时电视。“懒驴上磨屎尿多”不是?最终以启东的暴跳如雷、大声吼叫结束。看着那歪七扭八、大大小小、错别字满篇的汉字,看着错误百出的算术,启东的脑子里只有“黔驴技穷”四个字。女儿的组词造句有这么一句,“爸爸一让我做家庭作业,我就上厕所避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启东鼓励着自己,振振有辞。“我可不能让珊珊成了香蕉--黄皮、白心(意思是中国人的模样,西方人的价值观)!锲而不舍,咱们‘软硬兼施’,一定要尽到我们中国家长的责任。”
启东和妻子还得读书忙功课、写论文,没多少时间督促珊珊学习。看来“强攻”不是办法,应该为“侧面迂回”。于是“你不做完功课就不带你游泳”,或“今天你作业做得好,我就带你钓鱼”,要不然就“今天算术做得快,就奖励两毛钱”,然而效果甚微。
应该攻心!“最好的父母是子女的好朋友。我们谈谈好吗?”你猜珊珊怎么说?“我不要谈我就是不要谈,我要有人跟我玩儿。你们一天到晚就是让我做功课,我整天看不见你们,真没意思。”
那就加强民族意识教育!“你要永远记住你是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在美国社会,传统地被人看不起的中国人,但美国人承认实力。你比他们强得多,他们才能尊重你!所以你必须努力学习!”珊珊的回答是,“可在学校里,同学们对我都很好。我不懂英文他们都帮助我。”
珊珊上学半年后,学校开家长会。珊珊的班主任、一位白人中年妇女找到启东。“Susan(珊珊的英文名字)的英语进步不大!我揣测她在家中没多少时间看电视,你们之间也不说英文。听我说,你们还是要鼓励女儿学英文,不然她很难和同学们交朋友,学习上也很困难。”启东听得面红耳赤。好了,启东还得帮女儿补英文。每个星期学校有15个单词默写。他开始帮珊珊默写时真费劲!小姑娘对英文的拼写规律没一点儿概念,无论如何也默不下来。启东是急不得,恼不得!私下里,他和妻子开始讨论女儿是否有点傻?他精确地计算了妻子受孕的时间和他们俩口子的生理曲线。当时国内有种理论:男女三条生理曲线--智力、情绪、体力,都在最高潮时受孕得到的孩子最聪明。很不幸!当时妻子三条生理曲线都在低潮,他的两条在低潮。也就是说珊珊可能智力偏低。“这不准,我早产半个月!所以生理曲线的计算上有偏差。”启东心里真窝囊。不久也就释然,“咳!只要珊珊日后能自食其力,品德好,记住自己是个中国人就行了。”
放暑假更麻烦!美国的暑假有三个多月,孩子可怎么办?成天呆在家里太寂寞,而且那也是违法的。美国法律规定,孩子13周岁以下都得有成人监护,不能单独呆在家里。如果送到别人家看着,就得花钱,中午吃饭也是问题呀?启东看见附近有个幼儿园,好像很便宜,就带着珊珊去打听。一进门人家就问,“是住院的,还是不住院的?”怎么回事呀?启东糊涂了好一阵才弄明白,这儿是看护呆傻儿童的地方!那就花钱送到别人家看着去吧。启东找了一户家里有老人的中国人,有四、五户中国学生把孩子送到那儿,收费也相对便宜。但珊珊去了两天便再也不肯去。“我听不懂他们讲的英文!他们都是中国孩子,可一句中国话不说!他们也不和我玩儿。”
只好犯法!“不去就一个人呆在家里!不许接电话,不许出去!叫外人知道了,爸爸、妈妈就去蹲监狱。中午饭放在冰箱里,到时候自己放到微波炉里热一下。不能光看电视,爸爸、妈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做。”启东无可奈何。他知道珊珊肯定是没完没了地看电视,可又有别的什么办法吗?
没想到一个暑假下来,珊珊的英文大大地长进!尤其是听力。再一个学期下来,她已经可以给她同班的美国女伴们打电话。当着父母的面,她故意要聊个没完,满嘴都是美国青少年的俚语。看着父母过来过去、困惑地盯着,她就更得意!启东听不太懂她们在聊什么,心里有些不安。珊珊的中文和数学没什么进步!而且她对被强迫着学习越来越反感。“霸权主义”,民族主义教育,物质利诱,讲道理、循循善诱都无效。珊珊整个一个“刀枪不入”。
珊珊开始变化得不愿意和父母一块儿买菜。理由是爸爸、妈妈总去令人讨厌的中国食品店买东西,那里的味道太恶心!还有那个市中心的“农贸市场”,肮脏、混乱!可父母最爱在星期六去“赶集”。那天市场里都是赶来买农产品的农场主,乌烟瘴气的乱成一团。
“这到底是为什么嘛?”启东真有点儿恼火。“好像你在国内没逛过农贸市场似的!我很难理解你为什么有这种古怪的念头,怎么变的嗲兮兮的?”一说不要紧,珊珊从此再也不去“农贸市场”。她变得事事和爸爸、妈妈唱反调。
再过两年,她连父母的中国朋友也爱答不理。人家来串门,她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肯见人,搞得启东很尴尬。事后你要是跟她说以后要懂礼貌,珊珊就搭拉个眼皮满脸厌烦,也不吭声。刚来可不是这样,那时珊珊最盼家里来中国客人。她跑进跑出,笑个不停,真招人喜欢。
她性格变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怎么可能呢?她有话,“我觉得没意思!”启东觉得那潜台词就是,“我不想做中国人。”什么有意思?她有意思的事多了!听极吵人的流行音乐,你要是抗议,她就戴个耳机。学校里的各种体育比赛,她象所有的女伴一样,大喊大叫,疯得不行;她还是学校足球队的呢!女伴们的生日聚会,和各种名目的聚会她也常参加;人家邀请了,能不去吗?再者就是看电视。凭心而论,她在学校中不能算个疯丫头,可她是中国人呀!或许她潜意识里已不这么认为。因为她感兴趣的,父母不以为然;父母津津乐道的,她如同嚼蜡。
“别的同学的家长总陪孩子上学校看体育比赛,参加各项活动,你们在哪儿?”“人家的爸爸、妈妈总和子女玩儿,到外边旅游,你们在哪儿?”“同学们的父母常相互来往,可你们谁也不认识!”听到珊珊这些抱怨,启东俩口子只能默然。作为中国人,能轻易打入美国人的社会圈子吗?
孩子越大越具有独立性。上初中后,她不再向爸爸、妈妈说,“班上的那个淘气包说,‘我爱你’。他还亲了我一下,真讨厌!”你一问就是,“什么事都没有,别问了。”孩子大了,男女之间的事只能越来越多。可珊珊宁肯向女伴说,也不向父母吐露。她很烦父母,参加的各种聚会,总要被早早地接回家。还有,从不让她到要好的女伴家过夜;其实就是拿个睡袋到人家屋子的地板上睡一觉,而来常常是好几个女孩在一块儿。为此,珊珊每每发脾气,不明白在美国人看来极普通的事,父母总觉得非同小可。有时她还有意无意地气大人!你说她为什么连中国字都写不好?她马上用英文回一句,“我是个笨蛋。”你说你作为中国人为什么不刻苦学习?她的回答是,“我没自尊心。”
身教重于言教。应该带珊珊去市中心附近的贫民窟看看。“看见了吗?这些人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技术,现在生活很贫困!”启东开着车,指着街道两边陈旧的破房子说。“什么是受良好的教育?就是拼命学习!”“可我已经是班上最好的学生了!”珊珊眼珠一翻。“你这成绩回到中国就得考零蛋!”“那我就不回去!”“回不回去,不由你说了算!”启东又被气了。
要给她一些反面的例子。启东拿着一份报纸放在珊珊的桌子上,“好好读读!这上面说了一个中国女孩是怎么不听父母的教诲走上邪路的!她加入了流氓团伙,最后被判了刑!后悔什么都晚了!”“真可悲!不过您说她‘后悔什么都晚了’可不对!她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她的新生活!”珊珊很认真地要和爸爸讨论。“我是让你引以为戒!”启东真有点儿不耐烦。“我?我是学校最规矩的学生,模范学生!”珊珊很惊奇。“可你和美国学生来往太多了!”“你是说美国学生都不是好人?”“不是,不是!因为你是个中国人!”“中国人也是人,和美国人一样,都是人!我交往的美国学生都是正派人。”
大发雷霆?别介!有篇报导不是说吗?一个中国男孩,因为总得不到家庭的理解自杀了!这篇文章他可不能让珊珊读!启东感到自己的进退失据。他们夫妻俩相互埋怨,都说对方教育方法失当,于是就吵架!两、三天互相不理。心平气和之后,又坐在一起,为女儿担心。“我们还怎么和‘美国鬼子’争夺下一代?”妻子自嘲道。“是呀!社会的力量比家庭的力量强大得多!何况我们能有多少精力花在孩子身上?你说我们一定要孩子成为中国人是不是太自私了?”启东叹惜。
珊珊上高中那年,启东终于在一所大学争得一教授的位置,带着他自己申请到的科研经费来到温暖如春的加利福尼亚。太不易了。那可是一百多人申请。他在郊区买了房,此区的高中是全美第一流的,中产阶级云集。不是为珊珊上学,他不会买这么贵的房子的。一个学期之后,启东发现有个小伙子常开车送珊珊下学。有时女儿聚会回来晚也是他送。什么人?一个金发碧眼的白人毛头小子。那车很新,显示着他的家境。“他是谁?”启东问。“我的高年级同学。”珊珊答。“你怎么让他送?不是有校车吗?”“他要送,他有车。”“不是爸爸不给你买车,你虽然有驾照,可以开车,可你太年轻,容易出事。”“我没让你买车!坐校车也无所谓。可他要送我。”
启东咬着牙不让自己冲动起来。告诉珊珊什么?他和妈妈接到你从聚会打回的电话,说有人送你回来,就心神不定?看到送你的车停到家门口,你久久地不出来,只想冲出去大喊大叫?嘱咐她交友要慎重,千万别轻信,懂得保护自己?……
电话铃打断了启东的思路,他拿起电话,“Hello!”竟是女儿打过来的。“爸爸!你就同意我先回去吧。我在这儿干什么呀?没事干!”她还是用英文。“我和班上的同学约好干很多事呢。我知道你想让我增加中国人的意识,让我别忘了祖国。我都跟你说了无数遍了,我知道我黄皮肤、黑头发,我从没为我来自中国而自卑。可我觉得你强迫我回国探亲是惩罚我!哎,咱们总谈不拢。我们不是说好要做好朋友的吗……”
我的孩子是在美国生的(ABC),以前也不喜欢学中文,但上了大学后却爱上中文。
我的老二有两个副修,其中一个就是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