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小绅士本杰明

(2008-08-15 01:02:08) 下一个
  “我是本杰明!”他郑重其事地和我握手,很是绅士派头。在我面前的是个美国五年级的白人男孩,是我们美国朋友的教友,今天特地随大人登门拜访。他比实际年龄显得矮小,且瘦弱,已经十二岁了,看起来不到十岁。这是他最懊恼的事,竟比自己小一岁半的妹妹矮半头!本杰明说到这儿颇痛心疾首。我小的时候也有相同的经历,我们立刻聊得火热。我不断地安慰他:总会后来居上的,大可不必为人人称他妹妹为姐姐过虑。本杰明则一个劲地抱怨这天大的不公平。

  本杰明一身小小的、合体的西服,系着领带,小皮鞋锃亮,带有雀斑的脸蛋上架着眼镜,小分头梳得任何小飞虫落上去都得摔大仰巴脚。他在美国孩子中少有的文质彬彬,说起话来条理分明,十足的小大人。本杰明当然是“重文轻理”,可他越是不喜欢数学,数学课老师扬女士(Ms.Young)就越找他的麻烦,说他上课不听讲,随便说话,不尊重老师。他从扬女士那儿得到的成绩常常是D(A最高,依次是B、C、D和E)。“Ms.Young!哼!其实是个老太太,一点儿也不年轻(young在英语中有“年轻”的意思)!她老想在学生面前摆架子,没人喜欢她!”他见我直乐,这才不好意思起来。

  他的语文最棒,是全学校的尖子,可不喜欢语法,说这门课太枯燥。美国人认为凭兴趣学习是理所当然的。他爱看书,然而拿起圣经朗朗上口仍让我不可思议。原来他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他父母每天都领着他和妹妹学习圣经。不但学,还要讨论!象本杰明这样的家庭在美国不少见。有的父母甚至不让子女上学校,说学校里对他们的孩子影响不好,就在家里给孩子授课,到时候参加学校的考试,获得学业证明。

  长大想干什么?本杰明没认真想过。现在嘛,他喜欢看书、写作文,还喜欢古典音乐,对大多数美国儿童喜欢的极吵闹的滚石乐无动于衷,更不会有崇拜的歌星。另外他讨厌体育。带本杰明来的美国朋友有个结实顽皮的男孩,是个典型的美国儿童,根本坐不住,本杰明不喜欢的他都热衷。这个淘气鬼来过我家两次,每次都说:“这是最后一次!”大人聊天他就无聊地做鬼脸,在屋子里东摸西摸,转来转去,根本无视他父亲不断的低声的警告。本杰明不一样,他能和我们认真讨论一切问题,见解一大堆,非常投入,插不上嘴也神情专注地听。那天临行,他很兴奋,说愿意再到我家作客。

  在邀请美国朋友上门吃饭时,我自然不会忘了本杰明。妻子和我让他们来包饺子,认真体会一次典型的中国饭。

  周末的下午,我们的美国朋友带着本杰明准时到来。我们已经和好面,调好馅儿等着他们。本杰明马上对饺子的制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还没请他上阵,他已跃跃欲试。他最着迷的是擀饺子皮。一个个小面团按扁后,在我手下用擀面杖转着擀几下就成了一张张的皮。我让他来试,他立刻兴致勃勃地动手。打击太大了!擀面杖掉到地上好几次,面粉粘一身,面团粘在案板上。我鼓励他,“用不着窘!一开始谁都是一团糟!”可他勉强擀了几个奇形怪状的皮后宣布以后再学。我想他不是烦了,是知道他一擀饺子皮,大家都只能看着他。因为我们就一个擀面杖。

  本杰明认为,要是他包饺子,一定会擀一大张皮,然后用杯子把皮一个个扣出来。他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都不用这个“聪明”的办法。对不会包饺子的人来说,大概都会想到此法。记得在国内时,一些南方人包饺子常这么干,那是出于无耐。我解释说,我们需要的饺子皮中间要厚点,边上要薄点。包饺子时,边上不会太厚,馅也不易把皮涨破。用擀面杖擀皮就会起到这样的效果。另外用杯子扣皮也太慢。本杰明想一想还是觉得应该有更妙的方法做饺子皮。

  他加入了包饺子的行列。我们的美国朋友包的饺子“惨不忍睹”。本杰明包的象一条条死鱼,不是馅多就是馅少,一个个赖巴巴地躺着。他还包得很快!一点儿也不为包得很不像样而手下留情。这个“劣等品”的生产者!我心中不免暗暗叫苦。不过他也善于改进技术,在观察我妻子包饺子后,他知道包的时候要在边上捏出褶子来。这回他包的饺子都是“S”状,更象鱼!他急得不行,又在我妻子边上仔仔细细看,终于发现该如何捏饺子的褶子。他包的饺子总算有了点模样。饺子下锅时,他紧盯着是否有他包的饺子下锅。但我说,他和另一位“劣等品”制做者包的饺子要用别的方法做成锅贴(主要是他们包的饺子很多都是破的,不能下锅煮),他有点失望。

  大家坐在一起大吃饺子使我们的聚会进入高潮。每个人都吃了又吃。这回本杰明开始细细地打听饺子馅儿的调制,并希望得到一个配方。这下我被难住。美国人特别讲究按配方做食品。比如做个蛋糕,用多少面,加多少水、糖、鸡蛋、油等,都有严格的量的概念;烤多长时间,多高温度,用什么器皿都是规定好的;当然,家常便饭除外。我们中国人也会有很多菜谱,不过这饺子是很普通的中国饭呀!想吃咸点儿就多放点盐,不想吃肉就多放点儿菜,那还不是随心所欲的事?然而对美国人来说,他们怎么会有包饺子的概念呢?我只好老实地告诉本杰明,我学包饺子从没人给我写过配方。本杰明可真有些失望。不过他把中国醋在什么地方卖记了下来。他可真爱吃中国醋。我说他是个“醋罐子”,我和妻子笑得前仰后合,给本杰明解释了半天,他还是一点儿不懂。“我怎么吃多了醋,就会嫉妒别人?”

  忽然,他发出了一句遗憾,“早知道今晚有这么好吃的饺子,我中午就该少吃点儿!”

  “没关系!我会给你们每人一盒饺子带回去!其中包括你们自己包的!”我早料到本杰明会怎么想。

  “真的!”本杰明狂喜,眼镜差点儿掉地。他得意地宣称要让爸爸、妈妈知道他做中国饭的手段--那些煎得焦黄的“死鱼”。

  晚饭结束后,美国朋友和本杰明一人拿着一盒锅贴饺子和我们道别。

  “非常感谢你们的盛情款待。我将永远记住这美味儿的饺子和你们的友谊。”本杰明下面的话说得比我们的美国朋友还客套,又逗得大家一阵大笑。

  下一个星期,我去参观教堂的时候,仍是衣冠楚楚的本杰明老远就和我们打招呼。他先谢了那一盒饺子,说他的父母对那奇妙的中国食品赞叹不已,可惜他不能掌握包饺子的配方。他把我领到父母和比他高的妹妹面前骄傲地介绍,“这是王先生!我的中国朋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