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要谈虎色变---三聚氰胺

(2008-10-10 04:58:08) 下一个
最近又爆出有关三聚氰胺多则消息,使人们感觉出现暴风雨天气一般沮丧。我希望媒体首先要冷静,科学地对待事件的发生,引导舆论走向公正。首先要明确两点:1.人为地添加人体不需要的物质,是缺德行为,必须批判并制止。2.食品中残留人体不需要的物质(非故意而为),科学地制定标准,加以限制。有关资料显示,三聚氰胺有两个特点,一是自身无毒,二是能造成结石。出事之前,生产企业和质检部门对其轻视,主要源于第一特点。出事之后,人们才认清第二特点。既然对人体有危害,原则上在食品中就不应存在,但在现实中很难做到。比如,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多用于塑料和肥料生产,也可以用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加工企业,大量使用塑料设备和包装,难免食品不被污染。即便食品被污染,也要看它的程度。因为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例如:味精,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内争论了许多年,仍然不能对其下达禁止令。原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自身无毒。但使用不当(如200度以上高温),才会转化为有毒物质(焦谷氨酸钠)。考虑到洋人的烤制食品(180度),煮制食品(100度),多不会造成危害。倒是华人烹饪法(煎炒炸)有可能超过200度,使得谷氨酸钠一部分转化。但由于其量极微,远远没有达到致病量。再比如青菜,割下几天后,内在的亚硝酸盐(致癌物质)含量会增加几百倍,要不要吃?。上面两例说明:虽然有毒害物质存在,但人体不一定生病,关键在于“摄入量”的把握。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上周五发布的标准则表示,三聚氰胺含量2.5ppm以下(即2.5毫克/公斤)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危险。据了解,我国国家标准委也正针对三聚氰胺组织有关专家修订乳品相关标准。所以,不要对三聚氰胺谈虎色变。否则你将没有工业化食品可吃。因为,今天塑料与食品已密不可分。或许有一天,我国的工业标准中加入一条规定:禁止在食品加工机械、设备、容器、包装、运输中使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塑料。那时,我们才能与三聚氰胺说再见。我们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