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兰细语

世事沧桑,深山幽静。细语人生,聊发自叹。惊鸿留痕,同享诸君。
个人资料
正文

小子闲扯老子(1)——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2008-07-13 06:16:15) 下一个

一本《老子》让天下读书人有说不完的话题。一是他用字太简略;二是他那跳跃类比、天马行空般的形象思维,并要从其中得出抽象思维的结论。这样的思维在西方是比较罕见的,吃惯了萝卜的味道,再换白菜,更是觉得新鲜。翻开许多英文的“古典”从书,你均能发现《老子》的身影。

 

由于《老子》本身的特点,人们对它的解释就有很大的自由空间。这样的解释仅能是根据现存的文字,各取所需罢了。至于老子本人所欲表达的真实想法反倒是无关紧要了。

 

第四十七章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老子典型的思维是逆众人所常见的思维方式而动,也许是他故意反之而动而已;也许是他真正悟出“道”之“理”原本如此。“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可以说的,但不是常人所见得“道” 。也许就是我们上面所表达的意思。所以他说:不出屋,甚至不看窗外一眼就可得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人们通常认为人见多识广,但老子认为相反。这应反映了某种真实。有人会爭辩说:“你不到美国的某一家小吃店吃过,你会知道他的食品的味道如何吗?”老子的意思不是在这个档次上讲的。

 

有人去英国游学多年,他是否就真正理解了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的精髓?很多的时候,这样答案都是否定的。像早年的辜××,留英后的结果就是用拙劣、可笑的思维为现代文明所不赞同的某些行为作辩护。当然,今天为他辩护的人仍然有。他仅是个代表人物罢了。这可谓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在家从未出过门的人,有足够的书籍可读,他甚至对英国的哲学精髓理解的相当透彻。这大概可作“不出户,知天下”的意思。

 

有人有可能立即反对,说老子的本意不是靠读书来了解天下,是靠苦思冥想来了解道。老子的大脑中的想法早已化为尘土,我说的只能是对他某些话的理解。角度不同,解释不同。他在此点仅关心行的远近和有知之间的关系,而不在意用什么方式得到知识。

 

这几句话不可理解成“凡是离开更远的人,一定都是知识很少”一类的“全称陈述” 。若那样思维,整个《老子》都该扔进纸篓。

 

西方人的一个译本是这样的:“Without going outside his door, one understands(all that takes place) under the sky; without looking out from his window, one sees the Tao of Heaven. The farther that one goes out (from himself), the less he knows.” 很明显,译者这里把”远离“翻译成”远离(自己),大概是接受了异己的意思,他理解老子这里是强调由己而知天下。所以他在下面的注解中说:“Lao tze would seem to teach that man is a microcosm,”并说:“Short as the chapter is, it is somewhat mystical.”我们的理解与此不同,这可能是文化产生的心理差异而导致的。

 

今天遍布全球的光缆加上电脑和显示屏就会给人们送来智慧吗?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对许多人是这样。

 

康德一生只在他家乡50英里的范围内活动,但很少能有人否定他是伟大的哲学家。这可作老子的“是以圣人不行而知”的另一注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