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讨论苦受的因,诸如“颠倒迷惑”、“贪嗔痴”、“垢染”此类的词语经常被随意的替用。但是苦受根子上的因乃是“无明”(痴)。追根究底存在着根本上的迷惑。或用佛教的术语说,根本上的“无明”。众生不仅迷惑于事物如何的运作,而且对“因”和“果”如何相互关联迷惑不解。在佛教中,我们谈到两种无明:无明于因果法,尤其是业力;和无明于事物在胜义谛中本质。
第二个无明,无明于事物在胜义谛中本质,指的是我们缺乏理解空性。空性是一个很深广的话题。我暂时先只讲第一种无明,无明于因果法,我们将审视什么是无明于因果法?我们是如何对因果法迷惑不解的?通常说来,这种无明可以再细分为两类:所知无明、俱生无明。
正如其名,所知无明并非我们生来俱有的,而是来自于后天的信仰和受文化环境的影响。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它们有时非常有影响力,尽管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它的影响已悄然作用于我们。有些宗教信仰是正统可靠的。但也有不少通灵巫术、荒谬绝伦的信仰。我们尤其不习惯于质疑已接纳的信仰、和我们加入的文化和群体。举个例子,好运和偶发事件是我们社会中通行的观念,它与“任一事物的发生皆有其因”的提法相违背。但我们不加质疑的接受了偶发事件这一观念。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盲目的接受因果法,仅因为我们刚刚相信了佛教。我们需要审慎的探究事物,把我们自己的修证经验和内心体悟当作调查材料。当我们面对信仰问题,这种能评估证据和理性思考的心识是我们最难能可贵的财富。若我们放弃思考、轻易盲从,我们探究事物的过程将会枯燥乏味。
另一简单的例子来表明我们是如何轻易的接受信条,是现代人极度信任科学的态度。现代科学理论是如此流行,我们通常很愿意相信它们,而不管我们是否真的弄得明白。当前的科学观点认为我们心识中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别无其它,不过是大脑和身体中化学物质反应的结果而已。根据这一信条,当这些化学反应终止的时候,生命也即消停了。一切心识的活动完全依赖于生物器官并不是当前唯一提倡的观点,但这一观点似乎处于主导,让许多人毫不怀疑的接受。我想说,这一类无明,无明于因果法是缘于人们受到后天的信仰或文化影响,并非出于俱生无明。
古老的宗教信仰同样会造就这类所知无明。许多人相信我们是被上帝创造的。我无意在此发起宗教辩论。但在佛教的因果观看来,上帝造人并非是真实无缪的。千百年来,众多教徒出于对上帝的爱,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来利益无数的人群。尽管如此,上帝造物主的这一信条与佛法中“任一事物的发生皆有其因”的观念相违背,信奉造物主的人对“事物是如何生成的问题”迷惑不明,这同样是一种所知无明。
与此相反,俱生无明不是缘于我们的后天环境,而是一切的众生本来俱有的。即便没有文化造成我们的迷惑,作为俱生无明的果,众生仍然会处于无明之中。俱生无明的产生无需经过推理思考,当我们在感知万事万物的当下,甚至包括我们在感知自身的存在时,俱生无明自然而然,即时生起,而无需外因。
碍于俱生无明,我们天然存在着某种错缪地感知事物的倾向。我出生于佛教的家庭中,后来在寺院的学校里学习。我相信自己有前生前世,是完全出于理智而非迷信。在我的前世之中,过去的“因”和“业果”积累不失,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的人生经历和其他人略有不同的原因。若是理智的想,我会承认所有这些佛法的教义。但是碍于俱生无明,我心底里本能的去看待事物是如何发生的,却并不总是能与佛法之教义完全契合。
举个例子,当我面对人生的障难,我自然而然的怪罪他人,那个对我设置障难的“他”理应问责。这种怪罪他人的倾向出于我们的天性,无需后天刻意培养。这就是无明于因果,也是俱生无明中的一种。
痛苦情绪
由于我们根本上的无明,一种焦虑痛苦,无论它是多么的细微,潜入我们的内心。缘于我们无法如实的感知事物,这种焦虑痛苦转成贪和嗔。
贪和嗔的生起缘于我们的心识或亲近或排斥于周围事物。这两种对立的情绪-贪和嗔由此而来。我们要知道在佛法中,贪和嗔比我们通常给予的字面涵义来得广泛。当我们平常说到“贪”这个字,我们一般指对人和事粗大的贪取。这里所用“贪”字含有更加深细的意义。我们的心识错误的缘取了事物存在的方式,看待它们都是个体自主的存在着。因而我们本能的感到趋近或者疏远周围事物,取决于周围事物是否拥护或者妨碍到“我”,一个心识自己感觉到的、固有的、一体的“我”。我们会对妨碍到“我执”的事物发出嗔心,反之,对强化“我执”的事物发出贪心。这种贪嗔情绪可以极为微细。下一次,当你走进一间人群济济的屋子,观察你是如何本能的对某些人心怀亲近,对另一些人则感到疏远,即使这是在眨眼的一瞬,你不经意的感到的。
根本与支分的痛苦情绪
贪和嗔可以是根本的痛苦情绪,或者表现为支分形式的痛苦情绪。所谓“支分”是由于它们仅仅在特定的情况下产生。“根本的痛苦情绪”,正如其名,是所有支分的情绪产生的根本的“因”。支分的痛苦情绪包括憍慢心,疑心,和多种误见。
我们都有情绪,但是有的情绪并非是痛苦的,那么何时情绪会转化成为痛苦情绪呢?从佛法的角度来看,由于无明而生起的那些情绪,在它们生起的一刻,当下即搅乱心识。因为存在不同程度上微细的无明,这些从无明中生出的痛苦情绪从粗大到微细程度不等。从微细的无明中产生微细的痛苦情绪,粗大的无明中产生粗大的痛苦情绪。这些微细的情绪是非常难于分辨为痛苦情绪,因而也更难去对治消除。但是,从真实的悲悯和慈爱中产生的情绪并没有被无明垢染,悲悯和慈爱同样是情绪,但却不是痛苦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怀有悲悯和慈爱。尽管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的情绪被迷惑无明的心识所垢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