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的博客

今生 我甘心 做一只寂寞的春蚕 在金色的茧里 期待着一份来世的 许诺 by: 席慕蓉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的母亲

(2009-11-02 08:13:56) 下一个

从我记事时起,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日夜操劳的妈妈和我。除了大哥赶上了上大学,其余的哥哥姐姐们都下放去了农村。那时,家里生活虽不富裕,但不至于缺吃少穿。我们四口人全靠爸爸每月寄回家 的微薄的工资 维持生活,这在邻里间已是相当不错的稳定生活了。爷爷依然掌管着家,他总是先将每月供应的粮油买齐,这样一家人就不会饿肚子。

妈妈那时早已没有工作,她在城外种了一片菜地,家里蔬菜不用买。哥哥姐姐们不在,我从六岁时就帮妈妈抬水浇菜,扁担一头搭在我小小的肩膀上,全部的重量其实都压在妈妈怀里。妈妈除了种菜,还开了很多荒地种上了芝麻,豌豆,麦子等,她从早忙到晚,我放学后也要去帮她。我那时候烦透了妈妈种那么多地,跟着她忙的日子没有尽头。我特羡慕我的邻居的孩子们,他们的妈妈什么都不做,他们也什么都不用做,哪怕他们家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们是城镇居民,粮食有供应。妈妈其实种点菜就很好了。她开荒种地的目的,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勤劳,多年后我才明白,她是为了逃避在家面对爷爷奶奶的日子。因为她不能在爷爷奶奶的眼皮底下“游手好闲”,她得找事做。很多年后,当妈妈的菜地被盖上了房子,她特别的失落,爷爷也特别的担心今后没有钱买菜吃。只有我心里如释重负。除了种地,妈妈还上山打柴,保证全家一年有柴烧。那时附近的山林还没有分到个人,基本没人管,妈妈带着我几乎跑遍了方圆十几里的大小山头。直到后来家家烧上了煤球,妈妈才不用打柴。

妈妈不仅能吃苦耐劳,他的针线活也是远近有名 。她秀的花被左邻右舍拿去当样本,她做的鞋人见人夸。我和哥哥姐姐都是穿着她做的鞋长大。妈妈心灵手巧,做什么都是做的最好。她做的麻糖,她淹的咸菜,她做的小吃都是那么的正宗可口,经常被邻里们请去传师授艺。

我童年的记忆总是可以定格在一盏昏黄的电灯下,我在做作业,妈妈在灯下缝衣做鞋。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作业中有一个“新”字不会写,很着急。妈妈自己不认识几个字,帮不了我。她想起家里厨房里墙壁上糊了一片报纸,其中有《新华日报》。于是她点着煤油灯, 拉着我的手,在墙上寻找那个“新”字。那盏灯后来一直亮在我的心里,照亮我人生的路。我上高中的时候,学习相当紧张,每天晚上都要复习到凌晨 2-3 点。妈妈一直默默的陪伴在左右,做着她的针线活。为了让我多睡一会儿,她总是在我起床之前,做好一个饼,让我在上学的路上边走边吃。

妈妈真正的当家做主是爷爷,奶奶去世以后。那时我已大学毕业。奶奶比爷爷晚走 8 年,她去世之前曾卧床一年多,大小便失禁。是妈妈给她换洗,喂她吃喝, 直到她离去。

当我的哥哥娶了嫂子,“千年媳妇熬成婆”的母亲,将嫂子们奉为上宾。大嫂来自上海,在我们县中学当老师。在妈妈种菜的年月,妈妈让我每天上学时带去大哥大嫂家一天的蔬菜,菜都是洗好摘干净的,而且,大嫂家的菜永远是菜芯,家里留下的是菜叶。大嫂和妈妈的关系亲如家人,几十年从来没有过不愉快。妈妈帮大哥大嫂带大两个孩子,当二哥出国,二嫂怀孕时,妈妈又千里迢迢赶到南京。二嫂当时身体不好,怀孕三个月就需要住院保胎。那时二嫂的住处离南京市医院有一小时车程,还要倒车。大字不识几个的妈妈,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每天做着好吃的, 往返于医院和住地之间,整整四个月。直到小侄儿提前出生。我二嫂特别感动,她的母亲去世早,她后来一直将我母亲当成她的亲妈。妈妈和她一起在南京住了一年多,她将工资全部交给母亲,一切由她打理。二嫂也出国后,妈妈将小孙子带回老家养到三岁。

当我的小侄儿也出国找他的父母去了,我又生孩子了,妈妈又接着帮我带我的女儿。跟随我在北京挤着那小小的筒子楼。后来我也出国了,妈妈来美国看望我们,就再也没有回去。她又在美国为我们忙着,快乐着。。她那爽朗的笑声经常在电话里从我家传到哥哥姐姐家,从美国传到中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