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欧文。斯通写的"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的时候,是十七岁。
那时候正在努力学习画画,去考艺术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
不知道自己在这个领域有没有未来。也不是艺术世家。学校里也鲜有其他学生考艺术专业。
前几天忽然有人讨论梵高。我并且对其中某个观点很不同意。
于是回去翻我那时记的读书笔记。(我高中时候写了不少东西)非常惊异地发现,那本书对我的影响之深。
"梵高传"算是少年时代对我影响最深的书之一了。今天看来,尤其如此。
非常高兴我是很忠于自己的人。
当一个人回头看过去的时候,仍然能够为十七岁时抄写的句子而感动,那是一种颇为奇妙的感觉。我毕竟没有背离自己曾经的热爱,是不自觉地沿着自己的内心走过来的。如果今后不放弃,就是最终失败了,也是对得起自己的。
把这些句子放在我的博客里,算留个纪念。
因为这个传记是根据梵高和弟弟提奥的书信写成的,其中大量引用他的书信的原文,因此对读者来说,几乎就是在读梵高本人。
今天读来,我觉得他的很多话,就象是光一样照亮了一个寻求艺术的少女的心, 还有很多和我一样奔波在考艺术院校的路上的年轻孩子们的心。
以下是我当时抄录的书中句子和对话--
--"他(伦勃朗)是在贫困和耻辱中死去了的。"
"但他死去时并没有感到不幸。"
"是的。他已充分表达了他内心的一切,他知道自己所做所为的价值。在他的时代,他是唯一做到这一点的人。"
"那末,了解到这个事实就使他完全满足了吗?假如他一向所做的都错了呢?假如社会对他所持的冷落态度是对的呢?"
"至于社会如何对待他,那是无所谓的。伦勃朗不得不画,他画的好坏与否是无关紧要的。有了绘画他才成其为一个人。艺术的主要价值,在于艺术家把自己的内心表达得怎样。伦勃朗实现了他所认定的生活目的,而这就使他感到欣慰。即使他的作品毫无价值,他作为画家所取得的成就也远比他放弃自己的愿望去做阿姆斯特丹最富有的商人要高出千百倍。"
"。。。他的一生堪称是完满成功的一生,尽管他是惨遭迫害离开人世的。。。然而这却是制作完美的一部书。重要的是他忠实于自己的理想,并且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的品质,而不是他作品的优LUE。"
"但是,一个年轻人怎能知道自己的抉择是否正确呢,比如他认为应当用自己的一生,去从事某项特别值得做的工作,而后却发现自己根本就不适于这种工作,那怎么办呢?"
"你永远不可能总是对任何事都做到确有把握。你所能做到的就是用你的勇气和力量去做你认为是正确的事。结果也许会证明你的所做所为是错误的,然而至少你是去做了,这才是重要的。我们应该按照理智的最佳指令行事。"
--大自然总是先跟艺术家做对,若我确实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就绝不让自己因受到那种抗拒而放弃目标。相反,这讲更加激励他去争取成功。
--尽管他画得不好,但他生活得很快乐,那又怎样呢。
--大自然和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一致的。虽然,你得奋斗上许多年才能使之就范,变得驯服,但,拙LUE的作品终究会变成好作品,从而证明多年的奋斗是有意义的。
--"如果到头来仍那末遭呢。。。他画得仍不象样。。。几年也画不好。。。那怎么办呢?"
"艺术家就得冒这个风险。"
--如不知人体内的骨骼,肌肉和肌腱,我就画不出人体。如果不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和灵魂是怎样的,也就无法画好那个人的头。为了描绘生活,就不仅应懂得解剖学,且必须了解人们对他们所生活的那个世界的感觉和看法。
--痛苦之中产生了--美。
--以前她不过是个无忧无虑的女孩子。而现在她成了一个深受痛苦折磨的妇人,具备了感情上的哀痛所赋予她的一切魅力。
--如果言之无物(空泛的描绘,浅薄的情趣),倒不如索性不说。
--学会受了痛苦而不抱怨,这是唯一实际的事情。是一门大学问,是需要学到手的一门课程。是解决生活中一切问题的办法。
--我有一双绘画的手。我是不能不画的。自我开始绘画以来,我何曾有过犹豫,彷徨和动摇呢?我在奋力前进,在奋斗中我已逐渐变得坚强起来了。
--空着肚子比脑满肠肥要强。。。一颗破碎的心所感受到的不幸,比美满的幸福对你更有好处。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就没有东西可画。幸福麻痹人的器官,它只对牲畜和买卖人有益。艺术家靠痛苦滋养。挨饿,沮丧,不幸摧毁的是那些弱者,而不是那些强者。如果贫困能把你摧毁,那末你就是意志薄弱的无能之辈。
如果饥饿和痛苦能把一个人扼杀,则此人是不值一救的。世上最好的艺术家是无论上帝还是魔鬼都不能摧毁的,除非他们已经创作出他们想要的一切作品。
--世上只有痛苦才是无穷无尽的。
--我认为艺术家指的是一种始终在寻求,但未必一定有收获的人。我认为它的涵义与"我知道它,我已经得到了它"正相反。我说我是艺术家,我的意思是"我在寻求,我在奋斗,我全心全意地投身于艺术中。"
--。。。它们是那么难以表现,同时又是那么优美,为表现出蕴涵于它们之中的诗意而献出自己的生命的确是值得的。
--人的行为,非常象画画。整个透视关系随着眼睛位置变化而变化,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被描绘的对象,而是正在看它的人。
--表现严肃的哀伤。。。他的体会是深刻的,感觉是敏锐的。
--"你怎能有把握把你选中的风景准确无误地画在画布上呢?"
" 要行动就不能惧怕失败,只要瞧见有一幅空白的画布在痴呆呆地望着我,我就得赶快在上面画点什么。"
"你的确画得很快。"
"我发现只有这样才能挫败那幅瞪着我表示"你什么能耐都没有"的空白画布。"
"这是一种挑战吗?"
"是的。空白的画布象白痴似地瞪着我,然而我知道它害怕热情的画家。因为他敢于去画,他彻底打败了"你不能画"的咒语。在人看来,生活本身有时也是一幅上面什么都没有的,茫然无际,使人沮丧失望的空白画面。但有信心,有魄力的人是不害怕这片空白的。"
--照相机和院士们会制造精确的复制品,画家们则要按照他们自己的性情,透过他们作画时所置身在内的,被太阳照亮的空气去观察一切。
--一切真实的东西,不管其表面看来多么丑,都是美的。。。触目的真实比漂亮的谎言要美。痛苦是有益的,因为在一切人类情感中它是最为深刻的。
--他不满意自己画的东西,只是抱着一线希望,希望他的画到最后能画得好一些。只有在辛勤作画的时候,他才觉得自己是活着的。
如果这些话曾经回答过我内心的一些疑惑的话,我必须承认,它们并没有让我因此而喜欢上梵高的画。中学美术课本里印着他的"向日葵",可我最喜欢的是倪瓒,还有赵孟兆页。
应该是1999年吧,在DC看了梵高展,那是唯一一次集中看他的作品。而且是以时间顺序排练。我第一次如此清楚地看到了他的艺术历程。如果说十七岁我读他的传记,是用我的心去读的,那末那次我去看他的展览,则只带了我的眼睛。
开始,他用粗拙的笔画素描和色彩。他身处印象派大行其道的巴黎,努力模仿他认识的其他画家。即使从他的绘画本身,你都可以感受到他的努力。
从梵高早期的传教士生活来看,你可以知道他是个特严肃认真,甚至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命都不要的人。
可是,他的色彩鲜有他自己的风格。
应该是从去了阿尔之后吧。他慢慢找到了自己。忽然间他的画里有了飞扬的笔触,绚烂的,个人化的色彩。他脱离了模仿别人的轨道,他找到了他自己。
我最喜欢他的这一张画,那蓝色让我走不动路。那之前从来没见过这一张--
对于一个那时正在学习和艺术有关的专业的学生来说,看到一个艺术家找到自己语言的过程,是多么的有启发啊。
他的最后几张画,最为令人震惊。笔触如同火焰燃烧。他忘记了别人眼里的世界。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世界。
我想,这是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最为珍贵的吧。
不是恭维地说,看了你的文字,能够感受到你是一个特别深刻的人!你所思考的,所陈述的都是那么得沉重的主题或话题。以至于让我读后,还要再想、再回味,甚至陷入沉思。
你是不是艺术家我不知道,但你身上确实有一种真正艺术家才有的气质、才华与成熟。
你十七岁就能让梵高的话抓住你。说明你比同龄人至少早成熟了二十年。在认知和悟性上比别人很早进入情况的人,就是天才。天才就是先走一步的人。
在文末你对梵高的评价很清楚了。愿你那句掷地有声般的结论,对我们自己,无论是从事什么事业的人,也都是一个鞭策与指引:他忘记了别人眼里的世界。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世界。
谢谢你!
忠于自己并一直走下去,虽然很难,但在某种意义上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偶尔路过,问候竹七,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