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国防科大校长:“天河一号”已经是万万亿次的计算机了!

(2011-03-14 12:03:47) 下一个




国防科大校长:“天河一号”已经是万万亿次的计算机了!


 中国军网3月6日电 崔岳报道:军队人大代表、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张育林今天做客中国军网、国防部网“两会会客厅”,热情回答了网友提问。 

    中午13时,张育林代表如约来到“两会会客厅”直播间,围绕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自主创新之路、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和战斗力转化等话题,谈了自己 的体会和看法。张育林代表结合科研工作实际,对“十二五”规划中关于科技创新部分作了深入解读和展望,还详细介绍了国防科大“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等重大 研究成果的研制过程及应用前景,并就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等网友关心的问题做了解答。

    [张育林代表视频访谈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军网、中国国防部网站的新闻会客室。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全国人大代表、国防科技大学的校长张育林代表。张校长,请与我们各位网友打声招呼!

    张育林:大家好!

    主持人:张校长,我们集中讨论关于科技的一个话题。昨天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温总理讲到“十二五”规划,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点 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重大集成创新能力,加强前沿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我们了解到,作为长期从事军事科研工作的人大代表,您能不 能就这个问题谈一下您的感受?

    张育林:昨天听了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我受到很大的鼓舞,有很多地方很受感动。比如说,温总理在回顾“十一五”建设成就的时候,其中谈到“十 一五”期间,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领域,有重大突破,也讲了国防科技的成就。政府工作报告里面谈到加快转变方式,特别讲到推动新兴战略 产业发展,这些方面都是要靠立足于科技创新,来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实现这样的创新,当然要在国家和政府层面上加大科技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的工作。刚 才你所谈到的科技创新的计划和安排,在政府报告里面也有相当的篇幅。包括要推动基础创新、提高创新能力。

    国防科技是科技领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国防科技在科技领域中尖端前沿的方面。所以政府工作报告对国防科技领域里面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国 防科技的自主创新与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有共同的地方,因为都是科学技术。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需要加强知识创新,讲原 始创新,要靠基础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创新来实现原始创新。当然,发展科技也好,发展国防技术也好,目的不是单纯发展科学。发展的目的还是要把知识创新成果 发展变成技术创新成果,把技术创造的成果作为经济社会来讲要转化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促进生产发展方式转变上要发挥作用。对于国防科技来讲,要把基础创新 的成果用到武器装备的创新上面,使得装备现代化建设有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一次参加人大的四次会议,将来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我们来讲也是有很重 要的责任,那就是推动科技创新。

    主持人:您刚才讲到,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前沿科技实现了重大突破。讲的这三项重大工程,您的工作经历占了几项呢?

    张育林:我感到很受鼓舞,也很激动。这三项里面,去年“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速度4750万亿次,持续运动速度2566万亿次,实现了世 界超级计算机500强的排名第一。这是中国在高技术领域里面取得世界瞩目而又为数不多的成就之一。在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超级计算机把它作为尖端的领 域实现突破的一个例子。这是我们国防科大作出的贡献,当然是很令人激动的。

    载人航天我也很有幸,我本身就在航天领域里面做研究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在做相关的技术研究。 在“神州六号”、“神州七号”载人航天发射的准备阶段,我亲自参与了发射场的系统工作,这也是让人感到很自豪的;国防科大在“探月工程”关键领域、基础研 究和许多关键技术领域里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国防科大我们都亲身参与,对于所作出的贡献感到非常的激动。我们进一步瞄准世界的科技高峰,在世界尖端前 沿里面加强攻关,使得中国人在世界科技高峰上攀登的更高、走的更远,这样为国家的强盛,为国防的建设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主持人:“天河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您能不能谈一下在研制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我们是如何选择这样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

    张育林:“天河一号”自主创新上也是军民融合很好的发展实例。超级计算机在国防领域、国防科技发展中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国防科大从计算机基础一 诞生50年代开始就根据国家,特别是国防科技军备建设发展的需要,有一支团队一直持续继续着计算机技术建设的需要。直到现在发展到超级计算以千万亿次为标 准。千万亿次计算机从前年开始,世界实现了超级计算机。我们把目标定义在世界超级计算机最高水平上去攻关。我们有国防科技大学很好的基础。如何去做千万亿 次计算机,当时是根据国家的信息系统建设的需要,中国信息网络的超级计算能力的支撑,从这个角度和国家的需求建立超级计算鉴定中心。这是科技部的高技术发 展计划,同时得到天津市,特别是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支持进行发展。把国防科技、国家基础需要,国防科技技术储备和国家超级计算能力建设需要结合在一起。而且 把国防科技领域的技术人才优势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终要靠研究经费来支撑,地方要与科研经费结合到一起。

    应该说,我们走到这一步有非常多的困难。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到了超级计算机这个阶段。国防科技大学在超级计算机发展历史上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就是在西方国家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的条件下,我们始终瞄准时代前沿,使我们国家在世界领域里面始终保持同步。既然是封锁的,要去实现这样一个突破就会有很 多困难。我们敢于超越,敢于瞄准世界前沿,敢于在人家封锁你的情况下去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

    主持人:国防科技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种精神上的优势?

    张育林:是的。我们国防科技大学的国防人员,去参加一个很普通的技术交流会议,他都不会让我们去。首先,在超级计算机器发展历史上,由中国人提出的 新型的我们叫做异构的超级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把CPU做数据处理的中央处理器和GPU中央处理器结合起来,来做超级计算机器,这个结构是由国防科大科研人 员在世界上首次提出来,这个结果提出来以后也是国防科大首先实现,结果就是“天河一号”。要做到“天河一号”这样的水平、速度是很困难的,是很不容易的, 比如现在有上万的CPU、GPU的组成的。如果没有这样的体系结构,可能要上十万个CPU,它的规模、能耗、汽机要比现在大三倍还多。正是由于我们有这个 体系的结构。大家知道“天河一号”只花了接近六个亿的钱。法国人花几十亿的钱,我们花极少的钱,可以写到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就是因为这个新兴的体系结构。 这个领域从技术上还能突破许多技术上的难点。“天河一号”克服困难比较集中的两方面:

    一,西方新兴技术领域里面占据压倒优势,在尖端技术领域里面还对我们国家进行封锁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有雄心壮志,要克服这些困难;

    二、确确实实还要实现创新,理论上就要有创新。

    主持人:具您所知,西方媒体是如何评价的“天河一号”?

    张育林:前年“天河一号”在峰值速度1600多万亿次的时候开始进入世界排名第五名,国际上有很多评论。去年到了排名世界第一的时候,在国际上有了 一定的影响,反响很大。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多个场合讲到中国的创新能力、中国的发展的时候,经常举两个例子,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中国的超级计算机。

    主持人:另一个例子是什么?

    张育林:另一个例子是中国建设高铁。而且在国际咨文报告里作为创新能力来讲,并且讲到超级计算机的时候说,过去超级计算及一直都是美国的,现在中国 人有了,现在看来中国人是在为他们未来在投资。美国的科技部长他讲到科技创新的时候也讲到“天河一号”。包括前联合国秘书长到中国人访问也讲到“天河一 号”。包括各大媒体,网络主流媒体对“天河一号”的评论非常广泛。

    总体来讲,我看到对“天河一号”的报道很正面。第一个方面,不论是政要、主流媒体都表示了中国科技创新的能力;第二个方面,异构体系结构的超级计算 机,由中国人提出来,现在已经实现了,从“天河一号”之后,基本按照这个体系发展;第三个方面,普遍认为“天河一号”里面有很多发展趋势,很多节点符合在 一起。比如通信交互的能力,“天河一号”是自主的技术。当然,我们看到进步的时候,还需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

    西方讲到这些成就的时候,一方面,看到中国在科技创新的能力,同时它也有自己的用意。我看到西方国家的政要,包括专家讲到“天河一号”的时候说到: 把中国“天河一号”的产生同当时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相提并论,甚至有人还发明了一个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cputnik”,我们现在是 “com puter ”(计算机)和“cputnik”(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的人造卫星的名字)前面的字头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词语Com putenik。

    主持人:您认为这是没有可比性的?

    张育林:不是可比的问题。我们看到西方政要、专家对我们取得这样的成就,他还是有很强烈的警惕性,证明挑战了他们的科技实力,挑战了他们的创新能 力。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到,实际上无论是尖端技术也好,包括超级计算机技术也好,西方国家在这个领域里面仍然有绝对的优势,我们还需要不懈地努力,我们不 能说像他们所说的那样现在就是一个“Com putenik”时刻,“挑战”他们的地位。我们做这个东西完全是为了自己技术的进步,我们仍然与世界信息技术有比较大的差距,还需要继续努力。

    另外一方面,反映了“天河一号”计算里面用的CPU,仍然用的是西方国家(英特)的CPU。不是一个完全自主的技术。实际上就像建造房子一样,里面 的砖不是自己做的。我们应该看到,在信息基础的关键技术,特别像高端CPU关键技术里面,我们自主可控,自主技术仍然要需要发展。很高兴的是,“天河一 号”完全自主的CPU用了一千多个。自主CPU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核心器件、高端芯片和技术软件,这是科技部所组织的国家十六大科技专项里面的 任务。我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通过十六大科技专项的研究,我想在不长时间里,信息技术、核心技术领域里面都能够实现自主化、国产化。不仅能够建造计算 机,不仅能够发展先进信息系统,而且信息系统还可以用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能够完全建造自己可控的、更安全的信息系统。

    主持人:昨天您步入和走出人民大会堂的时候有没有地方、港澳、海外记者采访您呢?

    张育林:记者很多,咱们代表团人也很多,地方的记者也有采访的。

    主持人:认识您的多吗?

    张育林:应该认识我的不多。

    主持人:国防科大的计算机领域始终处于前沿的地位,而且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说明它的背后一定有比较稳定的人才队伍。

    张育林:实际上,计算机的产生是在50年代就已经开始。早期从改革开放之初,国防科技领域用的主要计算机系统都是国防科大研制的。改革开放以后,中 低端民用方面计算机系统可以从国外引进,已经开放了。前面我所说的,所谓前沿尖端的,超级计算机领域,我们一直处于国防科大没有做出来之前,比如一亿次我 们没有做出来之前,西方国家对我们是禁用的,我们做出来他就又开放了,我们数亿次做出来,他们又开放了。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步,更多是因为我们是攀登 世界高峰有勇气的一支队伍。这支队伍素质上很过硬,技术上也很过硬,始终处在世界前沿。另外,长期在国防科技领域里面解决武器装备建设关键问题,所以我们 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有很好的积累,有大量的成果可以用到信息创新上。

    作为综合性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在世界大计算机学院里面不是最大的学院。但是作出的成就,在工程研究领域方面是大学里面无与伦比的。这样的学院在计算 机领域理论、网络、软件、硬件,信息、安全、通讯,方方面面是综合性比较配套的学科资源。人才方面,不光是做计算机还有做计算机科学,网络研究,网络操作 系统,信息安全,还有做各式各样的科学工程所需要的。作为学校有配套的综合性体系。要什么人才要什么技术支撑都会有,我想只有国际科大才拥有这样综合的资 质。

    主持人:国家发改委报告里面讲到,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写到要组织实施宽带中国,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直线飞机,这些创新发展工程,想问它点到的工程,国防科大现在再做哪些项目?

    张育林:国防科大的教训——厚德博学、强军兴国(江主席题词)。胡主席对国防科大也有批示:要求国防科大要坚定攀登世界高峰的勇气,要为建设创新型 国家作出贡献。国防科大不仅要培养科技强军服务也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我们根据军委赋予的历史使命要求,要在国家科技创新方面定位,在国家创新方面一 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国家科技部国家十六项重大专项里面,国防科大承担了大量任务,有些任务是以国防科大主要研究单位来承担。还有信息领域里的核高 基,核高基就是科技部支持的,而且也是国家十六项重大专项重要的基础。现在信息技术以人为主的技术,依赖于的方面还需要得到彻底的改变。还有一些专项主要 是服务国防军队建设的,二类导航、高空面对立观测、核高基、声控探测等等这样的领域承担着大量的任务甚至是这里面的突击力量、骨干力量。

    主持人:“天河一号”的应用情况怎么样,国防科大有没有研制更高性能的计算机?

    张育林:潜艇中心研制的一台业务主机,去年已经安装在位于滨海新区的国家超级技术先进中心,主要是为滨海新区提供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的服务。比如石油探测、汽车、 航空、制药、世界大的银行都在应用超级计算,运用在银行现在的信息化处理,这些领域对计算机应用较多。 包括国外很大的信息研发类的软件公司。经过科技部批准,湖南省已经把他们的研发软件设在长沙,要建立一个湖南省的一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在这之外,在我们国 家航空航天核技术的,在我们国家气象、水文等等其他的国防科技、民用科技领域里面“天河一号”的技术都得到了应用。现在天津的“天河一号”是最快的计算 机。相关的系统领域里有20多台。

    主持人:我们的“天河一号”性能一直在提升?

    张育林:是的,性能当时定了一个策略,国防科大要攀登世界高峰,我理解世界高峰应该是走在前列的。前年的时候,2009年,首先定下的决心是突破千 万亿次技术。当时利用其混合千万亿次结构,首先实现千万亿次,有了这个突破,非常重要。而且,当时也标志着中国人在千万亿次为标志的超级计算机的水平就进 入世界先进水平。进入之后,长沙中心是去年完成,根据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的计划,再进一步建成的这个机器,还需要不断发展。应该说“天河一号”成为世界 500强之一之后,超级计算机在世界上的发展会更激烈。我们从看到的,从新闻上了解到的,对于美国西方国家来说“天河一号”也给他们相当大的刺激,为会加 大科技方面的投入。

    主持人:将来我们要发展万万亿次的计算机吗?

    张育林:如果不是机房的限制、供电的限制等等限制“天河一号”已经是万万亿次的计算机,国防科技达到能够做到千万亿次,因为有长期的可研积累和技术 攻关的技术,超级计算及发展趋势还做了一些新的研究。标准未来五年、十年,这个工作不仅仅是从现在,我们在做“天河一号”的同时,在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基础 研究方面已经做了部署。比如今年,学校自己拿出经费,关键技术攻关已经开始,具体属于万万亿次,到底是多少,还要看有关情况。现在可以预计,大概在最近两 三年时间里万亿,甚至十万亿次。当然作为国防科大应该继续保持发展。

    主持人:这真是一个非常振奋的消息。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普通的官兵非常关心的话题,在国防可研领域取得这么多尖端的成果,如何把科技的尖端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来惠及每一位官兵呢?

    张育林:首先,国防科大的科研工作首先服务于部队的国防建设。我们对学校的基本定位,是要满足国家重大的战略需求。可以毫不不夸张地说,我军一些撒 手锏,每一个装备里边都有国防科大的贡献。这里面包括核心技术,相关技术的支撑,国防科技的贡献。首先,是为我们信息化武器装备,为高技术武器装备服务, 做得非常好。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是从关于国家科技发展,军民如何发展来谈。为部队服务来讲,为军队训练,关键技术、解决难题,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 解决为军队的信息化训练,信息系统化的形成提供了源、人才。有很多惠及广大官兵的方面。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校长接受我们的访谈,祝国防科技大学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张育林:谢谢,也祝中国军网越办越好。

-------------------------------------------------------------
转贴,仅供参考,不负责核实其内容真实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