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太空争霸 看中美日大国如何较量!
卢琛: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经预言,谁控制了宇宙,谁就控制了地球,谁控制了空间,谁就控制了战争的主动权。作为航天大国,美国深知谁能够夺取制天权,谁就能赢得制信息权,制海权和制空权,从而赢得当今的战争。就在10天前的10月1号,中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如今正在预定的轨道顺利运行,中国的这一航天事业里程碑式的事件,立刻在全球引起热议。
法国的通讯社说,中国下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就是成为第二个将人送上月球的国家,美国的《时代》周刊称,在美国和其他国家都面临预算紧张的情况下,中国的太空计划却在不断出现着“里程碑”式的事件,而英国的BBC指出,这一成功是中国航天技术和经济实力的又一佐证,但也有助于提高军事威慑力。
嫦娥二号升空 西方炒作“中国太空威胁”
解说:10月1号18点59分57秒,“嫦娥二号”正式点火,“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嫦娥二号”飞行17小时后,进行第一次轨道修正。10 月6号,卫星开始第一次近月制动,并在三次制动后,将轨道变为100公里的环月轨道。10月29号,卫星正式进入月球红湾工作区,预计1个月左右,“嫦娥二号”获得月表高精度图象,再回到原先轨道,至此它就圆满完成所有任务。
随着嫦娥一号、二号的相继发射,外国媒体也无法避免地开始热议中国的“太空雄心”。BBC的报道称中国可能在10年后,实现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而“嫦娥二号”顺利升空是向这个目标又迈进了一步。这不但体现了中国的科研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也有助于提高军事威慑力。
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军事潜能,已经越来越多的依靠太空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能力,不管是空军的各种飞机,海军的各种战舰,还是地面的坦克部队等,卫星的侦察和定位导航作用已经无比重要。
朱克奇(特约时事评论员):应该说,中国目前的太空政策,并不是十分的清晰。至少在外界看来,不是非常的清晰,但是有一个基调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和平利用太空,不过应该强调的就是任何太空技术它都具有现实的,或者潜在的巨大的军事意义,这一点我想也无需讳言。
解说:其实这已经不是西方媒体,首次拿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制造“中国太空威胁”的舆论,去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空军和平与发展国际论坛”,中国空军司令员许其亮,就近期美国炒作所谓“中国反卫星激光武器已部署到西北内陆”的报道,作出了回应并予以驳斥。这只是美国军方的一种解读,实际上中国在这些问题上,是一种和平的利用。
“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是美国炒作“中国太空威胁”的一次小高潮。2008年9月,“神舟七号”顺利升空,中国实现太空行走,但不少媒体的关注热点,却在那颗伴飞小卫星上。对于放飞小卫星,欧洲军事宇航界人士则无不担忧地说,这一技术意味着中国飞船将具有“太空猎星”的能力。
因为既然中国宇航员有能力释放卫星,当然同样有能力“掳走”他国的卫星。此外,“神舟七号”具有的太空变轨能力,对突破敌方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极其担忧其军事用途,从而增加中国在台湾问题上,面对外来干涉势力的威慑力。
卢琛:中国的每一步太空动作,都被美国仅仅盯着,然后加以渲染,制造出“中国太空威胁”的假象。其实“太空霸主”美国,才是太空安全的真正威胁。新近曝光的“X—37B”无人驾驶航天飞机就是有力的佐证。它能非常轻易地捕获或摧毁其他国家的卫星,因此诸如俄罗斯、中国、印度等都非常担忧。
同时尽管现今各国监视美国太空能力是有限的,任何一颗被摧毁的美国卫星,华盛顿政府都安排了相应的替代品,并且能迅速地把它送入轨道。目前,美国国防部已经研究了从太空当中发射无核导弹的技术,只是从来没有正式承认在研发这种空间轨道武器。
中国研究“反卫星武器”的言论甚嚣尘上
解说:2007年1月11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一枚固体燃料火箭发射升空。在距离地面500英里的高空,火箭所携带拦截器击毁了一颗报废了的中国气象卫星,并留下了太空垃圾。对于中国此次反卫星试验,世界各国反应迅速且激烈。
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英国和美国纷纷表示谴责,这次试验还引起了美国政府对一旦双方发生冲突,中国也可以打击美军卫星的担忧,中国研究“反卫星武器”的言论,甚嚣尘上。
朱克奇:中国打掉自己的或者说击毁自己报废的气象卫星,被西方一些国家认为是中国具有了实战化的反卫星能力的一个标志。那么中美两国呢,其实美国具有更先进的反卫星能力,但是中美两国对于卫星的依赖程度不一样,你有我有大家有,那么对美国是比较有利的,如果大家都没有,对美国就非常不利了,所以美国的紧张也是可以理解的。
美国发射X-37B无人航天飞机 可捕获卫星
解说:一年之后,这次发射又对美国总统大选产生重要影响。当时为总统候选人的奥巴马把反对反卫星武器作为其施政纲领的一部分,在竞选期间,奥巴马表示反对在太空部署武器,反对发展反卫星武器,他认为美国必须扮演领导者的角色,与其他国家共同探讨预防太空成为新战场的问题。
然而奥巴马执政两年来的事实说明,美国言行不一。今年4月22日,美国空军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航天飞机“X—37B”发射升空,该评核旨在应对中国的反卫星能力,此举进一步加快了太空武器化的步伐。
朱克奇:“X—37B”,它从本质上讲是一架无人驾驶的小型航空飞机,还不能说它是空天飞机,但是呢?“X—37B”,它是无人驾驶的,这就意味着它的技术更加简单,因为它不必考虑非常复杂的生命保障系统。
同时呢,它的成本也更低,发射准备时间更短,发射的速率可以更快,在战时“X—37B”可以用来保护或者快速补充己方的在轨卫星,同时攻击或者俘获对方的在轨卫星,从而实现独霸太空的目的。
解说:就在“X—37B”升空的十天前,由美国发起召开的全球首届核峰会刚刚在华盛顿闭幕。峰会让人们看到了,建立“无核世界”的一丝亮光。奥巴马也因其“无核世界”理念受到世人称赞。但核恐怖的阴影刚刚淡了一点,空天飞机的升空,又让人感到“非核威胁”时代的到来。
朱克奇:时至今日,美国军方人士也承认,美国最昂贵的军事资产是部署在太空,而且离开了来自太空的情报和通讯支持的话,美国几乎是没有办法进行战争的。从人类战争史的发展来看,从战术的角度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去争夺制高点,从地面上的山峰到天空的制空权,再到制太空权。这个逻辑也非常简单,谁能够站得更高,谁就可以看得更远,谁就可以打得更快,打得更准,打得更狠。
卢琛:从披露的消息来看,美国太空反制战略的发展,早已经酝酿了几十年,即便中国不进行有限的太空实验,美国的卫星攻击防御计划,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一些太空军事专家认为,美国所谓的防御性武器系统,实际上都具备进攻能力,正是美国这种强大的太空进攻力量和咄咄逼人的太空战略,才令各航天大国深感不安,也引发了连锁反应,令太空军事化进程积重难返。
而美国的太空能力一直都超出人们的想像范围,早在上世纪的60年代,美国的卫星已经能够精确地拍出克里姆林宫的照片,甚至莫斯科大街上奔跑的汽车是什么品牌,也能够分辨清楚,冷战时期的美苏太空争霸已是经典。
冷战时期美苏太空竞赛推动太空技术发展
卢琛:回顾冷战时期的太空竞赛,我们不能不承认太空竞赛的确成为了太空发展的助推器。美国和前苏联都相信,谁有能力先将卫星和人类送入太空,谁就是超级大国。而加加林的太空之旅,确实让美国人震惊不已。当时从床上被叫醒的肯尼迪得知消息之后说,“这是苏联人继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美利坚的又一次奇耻大辱”。
在三个星期之后,美国发射了“水星号”飞船,但是这一艘载人飞船,并没有能够进入轨道,仅仅是做了一次亚轨道飞行,之后又过了十个月,美国才终于把自己的航天员送入太空,面对招招领先的苏联人,美国人痛定思痛,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重振雄风。
解说:1957年10月4日,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让人类正式的进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层空间的新时代。在这个时候,美国方面也在积极准备发射人造卫星,但两次的发射都以失败告终。1961年4月12日,苏联又成功的发射了载有首位航天员加加林的载人飞船“东方一号”。
加加林:太空人呼叫地球,我的状况良好,准备前往。
解说:当时加加林遨游太空108分钟之后,安全的返回了地面,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遨游太空。
朱克奇:冷战时期的美苏太空竞赛,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较量,也具有意识形态的意义。那么无论是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还是加加林率先遨游太空,这个一个是表明苏联前苏联在太空领域技术领先。另外一个,也被宣传是或者说被认为是社会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作为自由世界的带头大哥的美国,对于这两者都是无法忍受的。
解说:美国当然不甘心就此落后,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了在10年之内把美国人送上月球的“阿波罗计划”。
肯尼迪(美国总统):我们选择在十年内登陆月球,却不做其他的事情,不是因为它轻而易举,而是因为它困难重重。
解说:要实现这个伟大的计划,需要实现三项关键技术,太空交会对接,出舱活动也就是太空行走和长达2周的载人轨道飞行,为此美国又推出了另一项计划,用于研究和掌握这些技术,为“阿波罗计划”奠定基础,它就是“双子星计划”。
1965年的3月23日,“双子星一号”发射成功,并没有能在美国以外的地方激起太大的反响。因为就在它发射的五天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已经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他的壮举轰动了全世界,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无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朱克奇:美国非常迷信自己的战略轰炸能力,而且是觉得它远离欧洲大陆,战火不会烧到自己的国土上,除非苏联也具有大规模的与它相称的战略轰炸能力。但实际上火箭,洲际导弹的出现,在一夜之间就改变了这样的态势,所以呢,当这样的态势被改变了之后,美国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失策,全力、举国之力,投入到太空竞赛当中。
以“阿波罗计划”为标志 美国赢得了太空竞赛的优势和主动权
解说:两个半月以后,怀特完成了美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次太空行走,在这场太空行走的国际竞争中,苏联领先美国,赢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而为了挽回败局,美国则在抓紧实施“阿波罗计划”,此时“双子星计划”已经为美国航天员们的登月计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经过大约100小时的飞行之后,登月舱在月球的近海着陆,7月21日,格林威治时间3时51分,指令长阿姆斯特朗首先走出了舱门,然后走下扶梯,4时零分,他的左脚,小心翼翼地触及了月球的表面,这是人类留在月球表面上的第一个脚印。
阿姆斯特朗: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朱克奇: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它不仅仅是一个登月计划,它的实质是一个太空竞赛计划,那么美国这一个计划的目标,也不仅仅是登月,而是要以这个计划来整合和引导美国的科技潜力和工业实力,全部投入到太空竞赛当中来,是一种美国的举国体制,所以也是以“阿波罗计划”美国人登月为标志,美国赢得了太空竞赛的优势和主动权。
解说:阿波罗登月的成功,让苏联政府彻底失去对登月的兴趣,当苏联方面发现在登月计划上失败已成定局的时候,立刻就把目标转向了发展空间站,1971年4月19日,苏联用“质子号”火箭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载人太空飞船。1972年1月尼克松总统正式宣布,实施航天飞机计划,在近10年的努力中,航空工作者们一步步的接近着自己的目标。
1978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驾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飞向了太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航天飞机上进行的太空行走。
卢琛:1984年1月,美国时任总统里根正式批准“自由号”空间站计划,而苏联也在两年之后发射了第3代“和平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创造了一系列的世界之最,它是20世纪质量最大、寿命最长、载人最多、技术最为先进载人航天器。在15年的运行过程当中,宇航员通过一次一次的太空行走,不断的组装和维修,使它的寿命长到了15年之久。
美国依靠卫星为战争指路 实现精确打击
卢琛: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太空竞赛也随之宣告结束,冷战时期的太空竞赛表面上看是一种国家荣誉的游戏,美国和苏联都想通过太空科技的优势来告诉对手和自己阵营里的伙伴,只有自己的社会制度才是最完美的。时到今日,太空竞赛的优胜者远不只是面子,因为航天科技的发展,不只可以带来更精密的地面监测,和经精确的导弹导航技术,还能够协调地上的任何军事部署。
王湘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呢还是在冷战之后,还是在极力地要发展自己的太空能力,他们判断就是美国作为一个大国,报保证自己的安全,没有这种太空能力是绝对不行的。
解说:美国目前主要使用的是第六代照相侦察卫星,可以对目标进行时时监控,除了先进的监控设备外,美国还有一套完整的监控体系,美国国家侦查局是一个为整个美国情报界安排卫星侦察计划的部门,它拥有着最先进间谍卫星,以及高科技产品。这些卫星全天后监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卫星动态。
王湘穗:太空技术对于美国的军事行动有重要的影响,像几次实际战争中间,都可以体现出来,他们用这种技术主要是解决军事通讯的问题,再一个比较大的,就是全球定位。因为战争也叫做精确打击战争,需要精确化的武器,那么使用精确化的武器,你没有全球定位是不行的。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感知,就是打了以后对你的目标究竟打得情况怎么样,要看。
解说: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发射了大量的“飞毛腿”导弹,然而大多被美国的“爱国者”防空导弹拦截,这场导弹战已经初具太空攻防的质。海湾战争以后几年导弹防御问题愈演愈烈,不仅美国自身日益重视导弹攻防与卫星安全,其他一些国家也开始意识到当前信息化战争中,导弹是致命威胁,卫星是致命弱点。一个国家要想赢得战场主动,既需要具有防御对方导弹的能力,又需要干扰乃至摧毁对方“太空之眼”的能力。
卢琛:无论是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还阿富汗战争,美国的太空预警、监视卫星以及定位导航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但面对美国的太空战略,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法律约束文件,连或过仅仅在1967年,通过《外空条约》当中明文禁止在外太空不知核武器,并是没有限制常规武器,有明显的不足。
2002年开始,尽管美国反对,中国、俄罗斯向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呼吁制定新国际条约。目前世界各国也都加入到呼吁的对位当。当今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利用外太空,如何应对太空威胁,上世纪的美苏太空争霸!是否目前战场已转移到亚欧?
日本充当探月“急先锋”瞄准月球丰富资源
卢琛:虽然美国和欧洲的太空科学家竞相发展越来越具有野心的任务。太空业内的正式确认为争夺太空霸权的战争在其他的地方打响。日本已经发明了月球探测器,韩国有类似的计划,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成功。印度宣称在2016年把宇航员送上太空,越南已经成立了航空航天专家咨询机构,但这场战斗的主角依然是中国、印度和日本三大国。它们拥有出色的技术能力,并且强烈希望在国家舞台上战时自己的实力。
这三个国家都在各自的太空计划上头了大量的资金,并且正向火星和月球这样重要的目的地发射无人探测器。近日日本的宇航研究开发署,下述的咨询机构,月球探测想谈会儿提交了一份报告,提议日本应当争取在2015年在月球表面实现探测器软着陆。力争在2020年派遣机器人,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探测。美国总统奥巴马放弃前任布什所指定的重返月球计划之后,日本醉与充当探月急先锋的角色,已经跃跃欲试了。
解说:日本的探月和登月计划最早始于 1999年,当时受到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启发,还有宇宙发发展的需要,日本宇宙研究开发署利用当时最新的研发技术,开始了研制新型月球探测器的尝试。这也就是后来的“月亮女神”探月计划。几经波折之后,日本的月亮女神绕月探测器卫星终于在2007年9月14日搭乘H2A火箭发射升空,日本也在当年11月公布了用“月亮女神”获得数据制成的月球动画。
朱克奇(特约时事评论员):日本这个民族啊,在所有尖端科技领域都是不甘居于人后的,另外一方面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它有种很强烈冲动,是从太空当中获得资源,也有专家指出,日本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月球上建立永久的基地,开发和利用月球的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然后为进一步地载人探测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来奠定一个基础。当然日本现在离这样的目标还非常遥远,而且也面临着复杂的法律问题。
解说:发射“月亮女神”也是日本进行真正意上的月球探测的开端,按照日本宇宙研究开发署的计划,“月亮女神2号”将在2012年发射,而“月亮女神X号”也将于2017年发射,这些探月计划包括月球车、月球望远镜的研制,以及在月球表面建立科学设备网络等内容。
朱克奇:日本这个国家呢,它这个科技水平大家都知道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一些领域比如说微电子领域啊材料工程啊,还有工程工艺方面,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但是呢日本的航天科技及其相关的工业基础有一块短版,就是经验不足,这种经验不足呢,直接导致日本的航太技术的可靠性相对而言比较差。
解说:据日本航天专家估算,如果要在2020年实现机器人探月,则需要几耗资约2000亿日元。受资金不足的影响,制成日本航天业的人才也逐年减少,1995年日本航天机械产业的从业人数约有1万人。近年来则突破了6000人。尽管遭遇了重重困难,日本仍然执着地进行探月行动。
此外,日本谋求发展太空军力建立自己的卫星间谍网的愿望产生已久。早在1984年防卫厅就积极着手策划秘密选派和训练军事卫星图象飞行员。2003年是日本建立太空卫星间谍网的希望之年,但最终损失惨重。指导2006年9月和2007年2月日本分别发射新造的侦察卫星,“光学二号”和“雷达二号”才实现了8年来的夙愿。
朱克奇:日本它发展自己的间谍卫星肯定从重点上来讲是针对中国、俄、朝鲜,但是实际上它也有全球监控的能力,在全球热点一旦有事的时候它的卫星也会紧盯,这是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日本的这个防卫战略是有重点的,它重点上的一些调整,它现在是越来越从本土防卫像海外干预有一种转变,所以呢,它要发展自己的卫星,然后去盯紧世界上的其他的一些地方,为它的这种海外干预做一些铺垫。
卢琛:如今日本政府参照美国即将建立国家安全会议,防卫省也建立了情报本部,强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军事情报的收集,发射间谍卫星也适应了新的日美军事同盟合作,改变过去完全依赖美国的状况,想改善日美军事同盟当中美强日弱的不对称状态。但是有专家提醒日加快旨在情报搜集的太空军事,很可能让日本卷入美国推动的太空军事化危险当中。
印度野心勃勃加速登月计划 部署太空间谍网
而中国在太空技术方面的进步西方也总是拿它和印度做以比较,比如说《华尔街日报》的文章称,中国誓言在2025年之前完成登月,印度就表示2020年之前要完成,中印之间的太空角逐犹如是冷战时期美苏太空之争的21世纪亚洲版。
解说:中国的太空计划在新德里尤其反响强烈,印度正加速推进登月计划,中国2003年首次把人送上太空,印度要到2015年才可能实现该目标,但据非官方进度表,中国登月时间将仅比印度早一年。但印度已经于2008年10月将首个月球探测器“月球飞船一号”送入轨道,印度宇航局还计划2020年把人送上月球,接着是探测火星,临近的小行星和太阳。甚至比中国还雄心勃勃。
朱克奇:其实中印我个人认为不存在太空竞赛,起码在中方这个方面来讲,没有和印度进行太空竞赛的意图,那么印度呢,或多或少有一种竞赛的意愿,它可能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获得对于太空技术研发的一些投资。另外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技术来重申或者进行一种自我肯定,一种大国的自我肯定。
解说:长期以来,印军一直希望拥有自己的专用间谍卫星,有舆论认为,印度加紧部署第一个太空间谍卫星网与美国鼓吹“中国太空威胁论”不无关系。印军认为一旦第一个太空间谍网构筑成功,将击打提高印军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太空监视能力,包括全天24小时监视边境兵力部署,监视中巴导弹的活动情况。
朱克奇:印度的前陆军参谋长已经表示过就是卫星科技的发展,已经使得印度能够越过实际控制线来观察到中国军队的一举一动,包括军队的调动。不过,太空当中密布谍眼,这也是大势所趋,所谓你有我有大家有,没有什么了不起。真正到了战时考验的是防卫星能力和反卫星能力。
解说:印度已认识“制太空权”对于军事行动的重要性,积极筹划成立空天司令部,构筑三位一体的空中情报侦查网。印度媒体还报道说印度太空间谍网还可以对整个印度洋地区的军事活动进行监视,就连美军航母战斗群以及核潜艇活动也在内。
朱克奇:任何一个国家发展这种航太科技都不是说仅仅针对一两个国家,它可能会有针对自己主要的战略对手,那么印度把中国和巴基斯坦视为自己的主要战略对手,那么发展航太科技包括间谍卫星自己对于中国和巴基斯坦会盯得紧一点。但是你说印度对于美国在印度洋的舰队活动会完全放心吗?会没有监控吗?不会的。
卢琛:西方评论认为人类登月升空探测,表面上看起来的和平使用太空行为,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军用。资源调查卫星、侧地卫星和各种通讯卫星将来也有可能被转移成为军用的设备。人类登月之后的第一步,建立的可能不再是和平基地,而是军事基地,这将是一个大杀风景又严重威胁人类的画面。一旦有了太空战争,太空会布满垃圾,民用太空会越来越危险,而走出外太空就非常困难。
当今世界,空间科技已经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保卫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工具。1957年苏联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卫星送上太空,从那个时候开始空间技术从无到有,飞速发展,日益渗透于经济、社会生活,和国家安全各个领域。因此,在人和机器都能够进入到外层空间的今天,各国军事专家和高级将领们把地球轨道视作为现代战争的必争之地,也就毫不奇怪了。
----------------------------------------
转贴,仅供参考,不负责核实其内容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