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

从笑看红尘到笑破红尘
正文

微信的爱与恨

(2014-10-23 16:24:10) 下一个


    曾几何时,微信以其不一样的理由,不一样的姿态渗入了我们很多人的生活中;微信更是以其特有的魅力丰富了很多人的生活。我们这群生活在好山好水好无聊的美国的海外游子们,更是对微信特别情有独钟。

   曾几何时,我们很多人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寻找我们需要的各种信息;那五花八门的订阅号,刊登着一篇篇慷慨激昂的短文,配着优美的插画,让人倍感文学氛围。一段时间下来,很多朋友惊异地发现自己都能出口成章,而且吐出来的经典俨然使自己成了大文豪或者大哲学家。

    曾几何时,我们不需要再买电话卡来打国际长途电话了,你一言我一语的语音留言,省下了多少电话费呀。微信以其最精简节约的方式,一下子缩短了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距离。

    曾几何时,我们也不再需要电邮了,照片文件信息的互递通过微信是那么方便快捷,大家很容易可以看到想要看到的照片,拿到急需要的文件,得到最快的信息。

    有的朋友热衷于在微信圈晒自己的美人照片。那些经过各种“魔幻相机”后的头像真是美轮美奂,很有欣赏价值。我个人认为这是无可厚非的,我也这么尝试过,每个人都有展现自己最美的瞬间的欲望和权力,为什么不可以一起为之喝彩呢?把那些羡慕嫉妒恨权当作赞美吧。

    更有的吃货朋友们热衷于晒吃的,早中晚餐都可以拿出来晒的,实在不够丰富时,还可以去因特网下载图片呀!真真假假,引得被晒的朋友们流一地的口水啊!

    可是渐渐地,渐渐地,很多人发现微信原来并不是最初的那么可爱了 。

    当有一天你突然被某人屏蔽了其好友圈时,那种很受伤简直和失恋差不多。当你洋洋洒洒地写了一段问候的话满怀真诚地送给朋友,却跳出一行无情地字“对不起,你还不是对方好友,请发送好友请求”时,那种屈辱难以形容啊,于是你会毫不留情地也马上把对方删了,心里还恨恨地想,不就是断交吗?我还不爱理你呢!

    在微信给自己选昵称,更是一门学问,从而知道原来这昵称也是可以用来大作文章的。我的一个北美的朋友,有一天在微信上收到一个远在中国的闺蜜的留言,要求帮忙买一堆美国名牌产品。可怜我的这个朋友也是刚刚来到美国,没有驾照没有车,而且也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垫出去买那一堆名牌。于是,她只好委婉地拒绝了对方的代购要求,没有想到就此得罪了太平洋那一头的闺蜜,虽然一再解释,闺蜜还是不能理解,她固执地以为大农村美国也是像上海那样,到处有发达的公交路线。第二天,我的这个朋友伤心地发现那个国内闺蜜的微信昵称变成了“求人不如求己”,于是我的朋友也愤愤地把昵称改为“知己者为友”!

    再来说说微信圈内,朋友们常常衔接的文章吧。几乎所有的人会认为每个衔接赤裸裸地展露了抛出人当时的心情,境遇或想法。如果你不想一眼被人看太穿,最好不要随随便便分享一些过于敏感的衔接文章,例如《女人一生要有老公,情人和蓝颜》此类的 ,不管你是出于何种理由来分享,他人都会很自然地认为这是你在借别人的笔说出自己的心声。于是各种各样谜一样的眼神围攻过来,把你看得忐忑不安,你也许都不会知道是你衔接在微信上的文章出了错。

 

    自从微信诞生后的一段日子下来,它终于还是露出了那狰狞的一面。微信不仅成就了无数的感情出轨,而且真正成了很多家庭破裂的导火线,就像一片神秘的沼泽地不时地冒着诱人的不安份的气泡。虽然至今还没有人具体统计过,到底有多少人在微信圈的朋友网里网到了昔日的恋人?网到了曾经的暧昧同窗?网到了当年懵懂爱情里的有始无终的恋人?更是没有具体的数字证明,有多少人发现了家庭审美疲劳后的新鲜人?但是我们还是毫无所错地看到,一批批没有经得住诱惑的微信朋友们,就这样牺牲在感情的困扰里,倒在了那一片罪恶的沼泽地里。那不都是微信惹的祸吗!当一个个家庭不得不分肢解体时,多少当事人的内心怒吼着,痛恨那研发出微信的奇才,一定将成为千古罪人,被送上道德伦理的法庭当众批判!

 

    虽然是是非非又爱又恨,但是一切毫不影响微信一如既往地昂首阔步地,跨进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里,亦然成了更多朋友戒不掉的“瘾”。

 

    今天和微信失之交臂的朋友们,是不是幸运的呢?如果是一种幸运,那么到底是他们幸运地错过了微信?还是微信幸运地错过了他们?也许只有真实的生活可以告诉我们最客观正确的答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