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求知生活

抒写真情实感,回首如烟的青春岁月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读曹庭栋的养生随笔

(2010-02-25 09:52:44) 下一个
昨日,读清代曹庭栋的养生随笔。见有“夜坐”一节,始知静坐尚能助睡眠。他说,日未出而即醒,夜方阑而不寐,老年恒有之。黄昏时如辄就寝,则愈不能寐。必坐有顷,坐时先调息以定气,寒聪掩明,屏除杂想;夜坐如此,即安睡之妙诀。他还说,剪烛夜话,此少壮之常,老年若不敛束,愈谈笑愈不倦,神气浮动,便觉难以收摄。鲍氏《皇极经世》注曰:“人之神昼在心,夜在肾。”盖肾主纳气,谈笑则气不纳,气不纳则神不藏,所以终夜无寐,谈笑亦足致之。他还解释有:按《紫岩隐书》曰:“每夜欲睡时,绕室行千步,始就枕。”其说却与坐相反,盖行则身劳,劳则思息,动极而返于静,亦有其理。此夜坐是以静求静,行千步是以动求静云云。这里我想提醒的是,如果朋友们真要試試,黑灯瞎火地坐在那里,千万不要吓着家里人。

附:静坐养生法

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就主张要摒弃私欲,在静中养生。明朝的王阳明继承、发扬了这一学说,创建了静坐术。文学巨匠郭沫若年轻时疾病缠身,痛苦不堪,后来练习静坐,顽疾消除,一直活到86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静坐时人的耗氧量显著下降,心脏负荷减轻,脑血流量增加,人的身心得到充分休息,大脑功能得到积极调整,从而大大提高了人的身体素质,使人耳聪目明健康起来。静坐养生的具体做法是:
①姿势:头自然正直,忌僵硬,鼻正对肚脐,眼微闭,唇略合,牙不咬,舌舐上腭,宽衣松带,腰背放松,肩肘下沉,但不用力;身宜平直,脊椎要正,背勿靠它物,胸部可略前倾;手心向下,自然地轻放在靠近小腹的大腿根部;两脚平行着地与肩同宽,座位以屈膝九十度为宜。
②呼吸:吸长而缓,呼短而促,行之不经意之间,静坐特别讲究运气,要求自然、不用力、摒杂念、意在丹田。
③时间:清晨和临睡前较好。地点不论,每次静坐30分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