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分红的得与失
一份香港“财爷”的预算案,尤如一出娱乐戏。这是香港社会的特征。政治、经济、社会议题全部“娱乐化”,不过,“娱乐化”之余仍可见政府官员的谨慎与雄心。
香港的媒体这样称财政司长曾俊华的首份财政预算报告:“处男演出,初次登场表现平淡而拘谨”。此话有理,因为梁锦松曾以歌声伴着预算报告打动市民,而唐英年就以笑容来赢得“唐唐派糖”这个特定的词汇。而头发有些发白的曾俊华却无歌无笑地开始了他的首场演出。但从次日各大媒体的报道来看,香港社会对曾的“作业”还是比较满意。
从总体来看,在通货膨胀的年头,再加美国的次按危机,许多香港人对前景并不乐观。因此,曾俊华的口号“勇于面对、敢于希望”非常打动人心。按香港媒体的说法,这是套用美国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奥巴马(BarackObama)的竞选口号“改变”和“希望”。
而从分解的内容来看,第一,笔者认为政府对“夹心”阶层的关怀最值得关注。实际上,“夹心”阶层的定义很难下,但是许多人观察自己的收入和处境大体可以推断出什么是“夹心”。在香港,有部分人士可以领取“综缓”。这事实上是低收入阶层。有“综缓”可以说是处处免费或接近免费,比如住房、医疗、就学和出行等等。甚至在流感季节时,政府还会给这些人士免费打流感疫苗。可以说,对低收入阶层,政府已经有一套完善的措施给他们提供生活保障。但是,有些人的收入却是“不上不下”。他们无法领取综缓,也没有纳税(香港个人所得税缴费的起点高),也没有相应的自有物业。因此,政府如果仅仅是退税,这部分人是无法受惠的。而政府如果仅仅是豁免一些与物业有关的税收,也无法让这部分人受惠。这也是以往香港政府多年分红中无法照顾到的群体,因此,每次的“派糖”总会引来一些争议。而本次的“派糖”则要求向月入1万元或以下人士的公积金帐户中打入6000元资金,而且向全港每个住宅用戶提供1800元电费补贴。从政府的解释来看,在2007年财政预算公布后到现在,有公积金的帐户的个人有一个月收入等于或低于1万元,都可以享受这个“派糖”。这里仅举一例就可说明。一个在读大学生在外兼职,月入3000元左右。但是她已设立公积金帐户,这一次也意外获得6000元资金,因此她表示即使这钱不能变现,至少她最近去买衣服可以大胆一些。此外,根据香港政府的测算,今年补贴电费事实上可以支付15%住户的全年电费开支,其中有不少就是“三无人士”家庭。此外,许多不是香港永久居民,暂时来港学习工作人士也属“夹心”阶层,本次也会享受香港本次分红的好处,这一点与新加坡的分红有重要的不同。
第二,对商界有重点扶持也值得关注。香港行政会议成员、财政研究专家张炳良教授认为,政府不忘与民共享增长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但同时这份财政预算案还关注香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这事实上说的是,政府分红、减税带来的长远影响。也举一例来说明。在本次预算案中,葡萄酒税(俗称红酒税)被全面取消。去年的财政预算案中已把红酒税由原来的80%减到40%,现在则减至零。两年时间,税收从80%调整到零,这种决策是否会产生好的结果?香港酒类行业协会发言人认为,过去大部分全球最高级的红酒贸易,都是在伦敦和纽约等地进行。而事实上当中交易额的四成是来自大中华区的客户。因此,当前的减税可以吸引这些客户到香港交易,这将使香港晋身成为区域内的葡萄酒交易中心。每年香港将因此增加50 亿港元的营业交易额。不仅百姓直接受惠,而且也会扩大劳动就业率。
第三是政府不开空头支票,以免给下任留下重任并损害政府公信力。生果金是预算案公布前争议最多的一个话题。65岁的香港可申请这个老人津贴,只要每年离港不超过240天,每月可领700至800元津贴。但是,香港的一些人士认为,事实上当前应该将生果金增至每月1000元,也就是平均每天30多元,让老人维持一日三餐、间或看看医生,这并不算过分。但曾俊华认为,到了2033年,香港65岁或以上老人人数将由现在87万增至217万人,也就是由现在每8人有1个人老人,变成每4人中有1个老人。随着人口老化,生果金开支会大幅度提高,由现在39亿元增加至2033年的97亿。如果生果金调整到每月1,000元,至2033年的开支会达到140亿。因此,他最终的提议是向每个领取生果金的老人发一笔3000元的额外补贴。就这个事情来说,他承受的压力非常大,有人批评他视老人为社会“包袱”。但是,从政策的制定过程来看,笔者还是赞同政府政策时要考虑政府自已的能力。既然无法预测今后两三十年港府的收入情况,开一次饭票比长期的支票可能更为合理。
但是,香港政府分红也有一些隐忧。新加坡早前的分红已经被一些媒体认为是选前发“贿票”,让民众在分红之中能够增加执政党再次上台的机会。而香港 今年也是立法会选举年,因此,许多政党在预算案公布前后都忙得。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提议如果得到政府的采纳,百姓就有可能记得他们的“功劳”。而他们在预算案公布后,也不遗余力地批评,原因也在于可以让一部分没有受益人投票给他们。因此,政府的议程还是受到选情的影响。
此外,香港城市大学经济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钜威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认为,“今年通胀必定超出政府预测,加上此次的「派糖」措施,可能进一步刺激通胀再上扬0.5%至1%”。这也是隐忧之一。不过,有个数据也提供了有可能是相反的解释。根据摩根斯坦利公布的经济报告,内地过关的食品通胀是香港本地通胀最大动力,房屋为本地通胀的贡献仅占0.3%,电力占0.1%。这个报告言外之意就是,只要内地的CPI进一步上涨,香港的通货膨胀是免不了。而政府从自己口袋里掏出去年的收入,而不是加印钞票,事实上有可能帮助民众缓解通账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