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一辈子的朋友。这位老朋友总会给自己不同的启发和安慰,教会人思考,牵引人行路。
读小学时,因为家里一书架的外国名著,所以囫囵吞枣地看了很多翻译书籍。印象深的几本书即便现在人在天涯却也依旧背负在行囊中。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夏洛蒂的《简·爱》、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劝导》、狄更斯的《孤星血泪》、《双城记》。心烦的时候随手翻上几页,浮躁的心会随着字里行间里静静流淌的温和而慢慢沉静下来。
进了中学之后,因缘际会,自己转而接触了大量的中国古典名著。我念的中学在教学上蛮有特色。以语文课为例,除了完成大纲上要求的进度之外,每个年级还有另外的教学要求:用古典名著来上语文课。因为有了这样的安排,从初一开始,另一扇大门在我面前打开。
初一:《西游记》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谁不知道啊。老师把影印好的《西游记》发给我们时,可让那时的小孩儿们兴奋坏了。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用半文半白的语言来为每一章每一回写概括。不知不觉地通读了吴承恩的这部奇妙的著作之后,我们这些孩子用五言或是七言来写大意却已不成问题。之后,央视的《西游记》开始热播,看的时候备感亲切。而那些自己曾经绞尽脑汁写下的段落大意至今还保存在上海的百宝箱里。
初二:《儒林外史》、《水浒》
读《儒林外史》时,因为自己有一套会校会评本,从此领教了读评点书的妙处。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在那些书评家的画龙点睛下,读来让人忍俊不禁。领略这种寥寥数言剖析大义的精妙,在以后读金圣叹评的《西厢》时,更是体会深切。初二时,我能将《水浒》的一百零八将倒背如流,随便报上个诨名来,我都能说出谁谁谁,不过,现在却是忘了个七七八八。然而,却从那时起,正史野史开始进入眼帘。
初三:《红楼梦》 高一:《三国演义》
正式读《红楼梦》之前,一直因为越剧的关系(我对越剧天生过敏,一听就觉得天要转阴),对《红楼梦》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以为它只是一部简单的爱情苦情戏。然而既然将石头记当书来念,越是看的多便越喜欢。连读诗的时候都专门拿着一部选注在旁边伴着。如同读三国一样,写评论,背名句,乐此不疲。葬花词、隆中对,风花雪月和倥偬戎马在记忆里交错,一路走入高中时光。
高二:《孟子》 高三《史记》
读《孟子》以及《史记》对自己的古文学习真的很有帮助。可是,古文终究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在那个年龄段读这两本书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我来说,这两本书在思维上带来的某些东西却沉淀了下来,一直到现在。前者让我学会去看,去衡量治国者,而后者让我知道以史为鉴,眼光更远更通达。
传道授业中,高中的语文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与细微之处,他将他的人生感念不但在课堂上讲述给大家,还额外推荐我们看不少其他的著作。钱钟书的《围城》、巴尔扎克的《搅水女人》和屠格涅夫的《罗亭》等等。当自己从当时的市少儿图书馆里挖出人民出版社旧版的《围城》时,那时的钱钟书还不太为人所知。
学会看书,学会品书,学会读书,很大的一个学问。自己写下这篇文字,一来想谢谢来自各方面在读书上予以我的提携,二来也是对自己的中学时光的一种念想,想渐渐老去的师长,想散在四海的同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