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雨轩

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新雨初来。
正文

经济的眼重看历史(三十一):对于岳飞的反思(中)

(2008-08-06 21:57:51) 下一个


谁是谁非任评说

我们认为岳飞的冤屈,在于他不可能造反,但是要我们证明他就是不会造反,本身也没有证据,所以这样的问题是处于莫须有的状态,而莫须有三个字,按照当时的字面意思,是可能有的意思,但是有了岳飞特殊的事件,莫须有这三个字,涵义就变成了根本没有了。如果按照当今的无罪推定,岳飞肯定是冤案,但是如果要进行有罪推定的话,岳飞的案件就不那么冤枉了。

首先是岳飞是否有可能造反,支持岳飞的人都说岳飞如果要造反,以他控制中国70%的军力,推翻一个皇帝是举手之劳。但是说这样的话的人对于历史的经济背景就太不了解了,岳飞可以管辖国内70%的军队,但是到要造反,到要背负着株连九族的责任,能够跟随的肯定不是全部的军队,如果以核心的岳家军来说,那么就只有30%多的军队了。

再者更主要的是岳飞不具备起兵的条件,因为岳飞一直在前线与金军对垒,自己没有物资的供应基地,这样的处境是与番王造反大大的不同的,番王可以兵力不多,但是有地方经济支持,可以招兵,也可以长期战争,而岳飞这样的前敌军队要造反,后方断绝经济支持,几天的粮食都很困难,根本无法打仗,这就是我以前的文章说的吴三桂是无法拥兵自立的。

岳飞12道金牌才回来,实际上是已经违抗了朝廷的命令11次,岳飞的被迫撤军也是由于粮食的供应问题,后方友军撤离且粮食不到位,所以这一点来说岳飞不是听话的将军,同时岳家军是一支由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军队,带有非常强烈的私人军队的色彩,我们仅仅听说书的大家就可以知道,岳家军是一支儿子、女婿和把兄弟分别当主要将领的军队,这样的军队的存在在封建王朝本身就是非常招忌讳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看岳飞还干了什么?岳飞干了中国自古以来统兵将领最忌讳的事情,仅仅就这件事情,在中国古代的标准,杀头就不为过,而且这样的事情岳飞还干了两次。这事就是岳飞两次上书请立太子!

为了立太子,文臣尚且自身难保,对于武将就更严厉了,历来是可以作为想要谋反的证据,即使不是请立太子,就是与太子有交往,都可以作为结党营私的重大问题危及太子自身的安全,更甭说臣子了。而岳飞请立的这个太子还有更上皇帝难于接受的地方,因为这个太子是养子,是番王!而当时的赵构只有30多岁!

在这里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现在你是30出头的年轻的公司的董事长,你最重要的销售总监跟你说要你找一个你的养子立为你的财产继承人,你一定会认为他非常的居心叵测,而在古代为了皇权动辄是大规模屠杀的年代,想着熊掌之难熟的典故,这样的事情就更加的非同一般了。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赵构的皇权还没有稳固,这样的情况下立一个藩王为太子,是很容易被他人利用的,在此背景下提出立太子的问题,实在是让人联想太多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