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搞“关系”真的有关系啊,洋妞在中国搞“关系”乐此不疲 我认识一位老美,他的女儿于前几年去中国北京教英语,自那以后,他成了一名中国的友好人士,也是一为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在他面前,我不能说中国的不好,否则,会被他开导一顿。在北京奥运会前夕,他去北京呆了2个星期,亲身体会了一下中国,回来后还兴奋不已,并有意去北京工作。最近,他正在考虑带自己的小女儿再次去中国旅游。 有一天,这位同事兴冲冲地跑到我的办公室问我:“我女儿来信让我问你,中国的‘guan1 xi1’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听他说了好几遍美语“guan1 xi1”,开始以为他说的中国的“广西”省,我一解释,他告诉我不对。我又试了试“官衔”、“惯性”、“关心”,也都一一被他否决。后来他提醒我说:“我女儿最近在中国认识了很多朋友。”听到此,我忽然恍然大悟:“哦,关系。关系网,social networking,network of relationship。”他终于同意我的定义。 我紧接着又向他掰忽了一通这个“关系”的其它涵义。后来他就和我分享了他女儿这几年在中国生活和学习的心得体会,让我大开眼界,也茅塞顿开。下面是他的谈话总结。 我女儿在中国呆了4-5年,越来越喜欢了。刚到中国那会儿,不会说中文,觉得生活中缺少很多乐趣。虽然作为美国人,有不少让人骄傲的地方,但总觉得有些孤独。后来学会了不少中国话,可当地人还是把她当外国人看,去商店买东西要比当地的中国人付更高的价钱,让她觉得不爽。 我女儿身材高大却是个素食者,刚去中国时,在餐馆吃饭,人们总以为她像别的外国人一样会吃很多肉。很多时候,明明她点的是素菜,回头送上来的却是带肉的大盘,弄得她好不为难。当她去问餐馆服务员时,服务员会跟她说:“我们以为您弄错了,不好意思跟您说。您怎么可能光吃素菜呢?”后来她去一家餐馆次数多了,人们也就知道了。中国人在这方面和美国人不同,她时常能感觉到中国人善解人意的一面。她没想到的事,中国朋友经常帮她想到。 在中国呆了一年以后,我女儿的学生越来越多,朋友也就越来越多。这些学生中,什么背景的人都有,包括各行各业的人。有的是为了当导游,有的是为了出国,有的是为了晋升。这样一来,我女儿在北京的关系网越来越大,做起事情来简直是方便极了。 以前,她自己去租房子会很麻烦,这个证明,那个担保。因为谁都不认识她,怕她住几天跑了,找谁要钱去?中国跟美国不一样,什么都是现金交易,也没有什么信用可查,更不签什么协议,好像一切都凭人们自己的判断。现在不同了,她想租哪间房,只要跟中国朋友说一声,什么手续都免了。中国人的面子真的很管用。 认识的朋友多,其它方面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她想要听音乐会,看芭蕾舞表演,看球赛,不用担心到哪儿去买票、能不能买到票的问题,朋友会想办法帮助解决。家里的电器或其它日用品坏了,也能找到一个信得过的技工来及时帮忙修理,不用担心修不好,更不用担心被胡乱要价。 我女儿的感受是,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系网好像比美国的信用还要可靠。有了这种关系,办事效率高得惊人,是美国任何地方所不能比的。 有次我女儿身上长了一个小包,要看皮肤科。要是在美国,怎么也得提前个把月预约,然后去看病,再做活检,最后手术切除。这样前后加起来没有两、三个月是不可能搞完的,而且会花不少钱。在中国,她一位学生的父亲认识一位医院的护士,这位护士又帮忙找到另外一家医院的皮肤病专家,三天就把所有的事情解决了,只要了500块人民币,真是不可思议!我在想,如果我女儿那学生的父亲自己是皮肤病专家,会是什么情况? 对于这位同事的感叹,我也有一种感叹。我对他说,这也就是中国的腐败越来越厉害的原因。人们办事都要看人,认不认识人,有没有关系简直有天壤之别。本来互相帮忙是件好事,可走过头了就导致人人拉帮结伙,个个各自为政。有关系的用关系,没关系的找关系,有钱的拿钱买关系,当官的、管事的利用手中的关系,形成一种巨大的社会关系网。而那些不在这个网路里的人,要做一件事可就难上加难了。 但是,这位老美同事不同意我的说教。他坚持,这样的关系只会互利,不会对他人造成任何伤害。他更进一步说,这种人际网络还可以省去人们大量的时间去各自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比如,在美国,有件事和人物不清楚,我们常常费九牛二虎之力上网去查,或在电话簿黄页里找。我女儿说,在中国,她喜欢问邻居、问朋友,一两分钟可以解决在美国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能解决的难题。 他进一步说,这不,我女儿的一位学生托她向我打听在美国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有证书的护士。因为熟悉,我几分钟就能给她讲清楚,换他自己,不知道要费多少周折呢?这难到不是对大家都有好处吗? 我沉默地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