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762)
2009 (1498)
2010 (796)
2011 (759)
2012 (633)
2013 (449)
2014 (575)
2015 (323)
2016 (276)
2017 (470)
2018 (127)
2023 (1)
曾于2005年获得伊丽莎白小提琴国际大赛一等奖的Sergey Khachatryan, 来自亚美尼亚,1985年出生于Yerevan
因为4月份有一场他演奏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会, 想带孩子去听听,因为她们自从看了法国电影《concerto》后,特别喜欢这首协奏曲, 一定要让她们现场听一次, 没想到一听Sergey Khachatryan的琴声,马上喜欢上, 他的琴声细腻色彩,充满emotion, 很fresh, 亚美尼亚是一个盛产音乐家的摇篮,为什么同样是灾难深重的民族,有的就这么出音乐家呢? 如果当载歌载舞是一种大众习惯, 就像吃油条包子那么随性,音乐自然就根植在他们的骨子里了,这样的比喻不是很妥当,如果在中国以前的皇帝别搞那么多八股文,而是鼓励臣民们都像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那样,一没事田头篝火唱唱歌跳跳舞, 中国的音乐家可能满街都是了, 边远山区就是有大城市没有的那份自在,
当然到达这样级别的音乐家,是需要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打造,师傅徒弟都很重要, 只是田头站站跳跳只是音乐普及,很遗憾现在劳动人民的娱乐几乎都被媒体电视包了,没完没了的电视剧和真人秀轰炸, 口味越来越重越来越杂, 或许这就是21世纪吧,而我常常《复辟》到18,19世纪听听清淡的音乐,还经常灌水梦想多拉人共同复辟古典, 不是我不爱看电视剧,曾经也喜欢看,还熬夜看,现在避免看,因为一看电视剧就熬夜恨不得一下把剧情全搞定, 或者干脆google知道结尾,就是受不了编剧导演故意让什么特务坏人暗藏埋伏那么久, 劳动人民被忽悠得神经紧张,不好,又跑题了,好在不是高考。
总体觉得来自前苏联阵营的音乐家演奏时很具歌唱性, 现在古典音乐世界舞台上 , 主力大多来自东欧的, 从歌剧演员,演奏家,到指挥, 我相信民族有文字遗传也有音乐遗传, 这场音乐会一定要去,太喜欢他的小提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