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法国薰衣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赞美的音乐会 - 法国电影《音乐会》(2009)by Kisspest2009

(2010-01-15 03:26:08) 下一个

赞美的音乐会

介绍法国电影《音乐会》并欣赏柴科夫斯基——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2009 年岁末法国电影界的惊喜:电影《音乐会 the Concert /Le Concert 》,拉杜瓦西米赫伊莱亚努 (Radu Mihaileanu) 导演, 于 11 月 4 日公映,至 12 月中旬就吸引了超过 150 万以上的观众。 舆论界称此战绩 归功于观众朋友之间有口皆碑的推荐和赞美 ...

这部影片的成功似乎来得就是这么如此简单 :由一名面带微笑和性格开放且拥有发音绕口的名字的导演,拉杜瓦西米赫伊莱亚努 (Radu Mihaileanu) ,加上一个无巨星参与且预算仅 1300 万欧元的低成本影片。一个有点近乎疯狂的故事:影片叙述一位遭受被打压的交响乐团的指挥,如何重振旗鼓,杀回莫斯科大剧院,并在法国巴黎著名的沙特莱剧院举行演奏会的精彩和奇遇的故事。放映后随即刮起了强大的拉杜瓦西米赫伊莱亚努神圣大亨之旋风:人们奔走相告,互传看后的喜悦的感受。一时间,近 75,000 套柴可夫斯基的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影片主题)的 CD 似洪流滚滚般畅销!

《音乐会》写了一个传奇的故事,一个充满对音乐的激情和爱的奇迹。拍摄电影的过程本身也是充满丛峦叠嶂的雾霭。拨开云雾见太阳的惊喜是如何及何时爆发的?有无征兆可言?第一个迹象出现在摄制小组在介绍影片及筹款和票房预测的讨论会后。人们站立鼓掌,摄制组成功得到贷款。以后便是场场爆满和令人惊奇的票房价值。《音乐会》成了近期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 。在这场传奇故事的后面,还有谁会摘取这胜利之果实?当然是巴黎夏特莱大剧院! 影片 最后一刻钟左右那场荡气回肠激情四射的音乐演绎(柴可夫斯基的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就在辉煌和高雅的夏特莱大剧院拍摄的。由于《音乐会》带来的昂奋刺激,夏特莱大剧院已经毫不费力地把目光瞄准超高的固定票房,这个意想不到的巨型广告带来的宣传效应史无前例。多少俄罗斯人蜂拥而至,剧院天天都像在过节。 100 多场俄罗斯芭蕾舞剧已将今年上演计划书填满。这就更使得巴黎这座文化荟萃之城的俄罗斯风情以更加妖娆的姿态全方位闪亮登场。

柴科夫斯基,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 1878 年。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的 D 大调、门德尔松的 e 小调、勃拉姆斯的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乐曲的特色不但充分发挥了主奏小提琴绚烂的近代演奏技巧,展开了色彩丰富的管弦乐,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新鲜的韵味,而且用他含有俄国民谣的地方色彩,独特的充满哀愁的优美旋律,作成了格调新颖、独特的作品。

由于这首乐曲是柴科夫斯基受到了拉罗作曲的《西班牙交响曲》的激发而作的,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两者之间有着共通的构想。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它歌唱青春,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首乐曲当初相当不受世人欢迎,然而历史最终证明这是一首绝无仅有的音乐杰作,在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许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 D 大调, 4/4 拍子,奏鸣曲形式。规模宏大的第一乐章表现了生活的乐趣。具有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宽广气息和明朗悠扬的诗意。其主部主题具有动人的歌唱性,体现了俄罗斯歌曲宽广动人的气息,仿佛在歌唱青春、生命和大自然 。

第二乐章,短歌,行板, g 小调, 3/4 拍,三段体。其沉思般的抒情,被称为 “ 小抒情曲 ” 。主要旋律真挚动人,略带伤感。仿佛从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使人嗅到了大自然清新的气息。

第三乐章,终曲,活泼的快板, D 大调, 2/4 拍子,回旋奏鸣曲形式。主题令人有俄国风激烈地敲击之感,是属于俄国民俗舞曲特雷巴克的一种。以很强的节奏,快活地进行,宛如一幅人民欢庆节日的图画。

Tchaikovsky,1840-1893


辉煌高雅的夏特莱大剧院(巴黎)

法国影片《音乐会》片花选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