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野人伦敦专稿
韩仁均先生对韩寒的文学梦想就像一个女人怀春的梦想一样,持续的,不可抑制的,有机会就会想的,并且可以不择手段去实现的。
看完韩寒的诸多被采访视频,感觉韩寒就是一个白痴,这么说韩粉一定很愤慨,其实韩粉们虽都不是白痴,但大都是愚蠢的,容易被欺骗的,缺乏理性思考的,而且不愿承认现实的,荷尔蒙分泌特旺盛的那个群体。记得2010年4月,韩寒曾经在新浪开通微博,当时只发了一个简单的“喂”字转发就达十几万,只有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才会有如此多的群众上骗子当,而且被一骗就是十几年,并且明知受骗但却很HI!
韩寒其实就是文化界的地沟油,只有在中国才会有地沟有,只有在中国骗子才会大行其道!
别对我说,韩寒能写。姚晨,徐静蕾,一个围脖之王,一个曾经的博客领头羊。看看姚晨,老徐都能写,还有谁不能写!
这个由韩寒主演,由韩仁均发起,由韩寒及其团队13年苦心经营导演的一出中国文坛最大的造假大剧,虽然不如重庆美剧那样震惊世界,但也算得上中国文坛的一出最大的造假闹剧!
越来越多的证据印证了方舟子判断和基于事实推测的准确性。虽然完整的具体细节可能永远无法知晓,但结果是肯定的:作家韩寒是一直在作假!这已经成为一个事实了,再不承认基本上属于傻13 加 二13 了。请方舟子宜将剩勇追穷寇,唤醒那些不喜欢读书梦想成名的傻+二们!
不知道曾经挺韩的狂人们诸如李承鹏们会有何感想。至于傻13范冰冰就别提了!
其实韩寒和薄熙来是两个最大的骗子。韩寒是文化界的骗子,薄熙来是政治骗子,一个骗的是八零九零后,一个骗的是大连重庆的老百姓!
其实这哥俩都该收场了!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8 楼 老兵老枪老套 2012/3/16 13:43:22 的原帖
韩寒在一次和朋友聊天时谈到粉丝话题,韩寒说“我与粉丝的关系就像龟头与包皮,我坚挺的时候,粉丝们会坚定地在身后簇拥着我,我一旦疲软了,他们会马上跑到我前面罩着我”。
尽管我一直认为韩寒没什么文化,但冲他这句话必须地承认这小子还有点儿见识,看看现在疲软的韩寒,跟躲在包皮后面的龟头有什么区别?
今天我不评价韩寒的疲软,只想提醒一下韩寒的“包皮”们。从医学角度来说包皮对龟头的保护作用是明显的,肯定是有用的、有益的,唯一的缺点是容易藏污纳垢,导致龟头发炎,所以就有庸医发明了“割包皮”手术,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了被割者“勃起难”、性快感丢失,若手术失败还会造成“太监”、“终生不育”等。其实只要勤搞卫生、通风透气,龟头炎这种小病是不会出现的。但我担心的是目前韩寒躲在包皮后面的时间太长了,也没见他搞搞卫生,生病自然就不可避免。更让人担心的是他把发炎的责任赖到包皮身上,要到医院去“割包皮”,那你们就悲催了!
所以我建议韩粉们应该立刻呼吁你们的“韩教主”赶快出来透透气、搞搞个人卫生吧。再说了,韩教主“坚挺”了,你们粉丝脸上也有光啊!
我先帮你们喊一声:韩寒——雄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寒抄写的习惯之一:两个字两个字地抄,完全没理解所抄的内容 作者:scientificlaw
抄写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该抄的整句看一遍理解了再抄,这样做的好处是准确度高,坏处是速度慢。第二种是对着抄,压根不看要抄的整句,只看接下来要抄的头几个字,几个字几个字地抄,这样做的好处是速度快,坏处当然是没理解内容,容易抄错,而且以韩寒的不学无术,一犯就是低级错误。韩寒常用的是后者,而且往往只看头两个字就开始抄。不胜枚举,仅举6例说明:
(1)“曹聚但是谁?”
韩寒“手稿”
分析:韩寒不识曹聚仁(如果知道还写成“曹聚但”,韩粉能告诉我几率是多大?),所以看到“曹聚”两字后照抄下来,再看“仁是”时,看成了“但是”(因为这两个词实在太像了!韩寒认识“但是”!),所以抄成“曹聚但是谁?”。抄完之后回过头检查才发现不对劲。注意,韩寒在改错时也有很明显的规律,即有三种方案,一是当场发现,涂掉,再在下个格子里写正确的字;如。二是当场发现,不涂掉,就着错字改成正确的字,如;三是当场没发现,回头检查时发现了,涂掉,再在错字上方写正确的字。第三种错误比比皆是,此例即属第三种。对于一个作家甚至普通学生而言,写了错字当场发现是很容易的,特别是在特定情况下,不可能待到回头检查才发现。比如此例。韩寒写完“曹聚但是谁?”时才发现自己太他妈不学无术了,于是才把“但”字涂掉,在上方写下正确的“仁”字。要是韩寒亲自创作,或读完整句再抄,即便真的撞到鬼写下“曹聚但”也会立马发现了,就会当场涂掉,然后在后面的格子改正,绝不会等到写完整句后回头再去改。
(2)“苦人说”
韩寒“手稿”
《三重门》第一版
“暧!不对!古人说了,一寸光阴一寸金,
分析:如果韩寒在抄此句时是先读了完整的“古人说了”,则绝对不至于写成“苦人说了”(这得需要多么罕见的手眼协调性啊?!),即使笔误写下“苦”字,也会立马发现,涂掉,在下一个格子写下“古”字。因此可以断定,韩寒抄完“不对!”后,只瞄了一眼“古人”二字,老眼昏花看成“苦人”了(可以理解,因为“苦人”这两个字本身是说得通的),接着再抄“说了”,抄完才发现不对劲——连起来是“苦人说了”!所以把“苦”字涂掉,在上面写上“古”字(还写错一回,笑死)。
(3)“破着头发催”
只好再硬着头皮催,领导拍脑门而起,
分析:天下谁人能把“硬着头皮”写成“破着头发”?!恐怕韩粉里头也找不出吧?那韩寒是怎么抄出来的?抄写习惯使然!韩寒抄完“只好”后,把“再硬”看成“再破”了(好理解,两个字太像了),接着抄“着头”,还没发现,继续抄“皮催”,习惯性地把“皮”写成“发”,因为韩寒抄的时候没看全句,所以抄成人间罕见的“破着头发”就可以理解了。等回头检查时,才发现好丢人啊,立马涂掉“硬”,在上方写下“破”。以为改完了,漏了后头“发”字,赫然在焉!
(4)“耶路撒冷大朝拜访”
《三重门》第一版
正塞得像麦加大朝拜时发生拥踏悲剧的清真寺门口,
分析:出版稿把耶路撒冷改成了麦加,不影响分析。韩寒在抄完“耶路撒冷”后抄“大朝”,接着抄“拜时”看成“拜访”(好理解,“拜访”好歹是个词组,跟“拜时”长得还挺像),继续抄“发生”,继续抄 ⋯⋯抄完回头检查才发现,完了,我的妈呀,我韩寒竟然犯了“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错误!赶紧涂掉,在上方写下“时”字。
(5)“拍手称慢”
韩寒“手稿”
《三重门》出版稿就不列了,地球人都知道。
分析:给你一万个机会,写一万遍“拍手称快”,若能有一次写成“拍手称慢”,以后“拍手称慢”就当成语吧!唯一的解释是,韩寒先抄下“拍手”,再看“称快”时,因为他不知道“称快”和“拍手”连在一起才有特定含义,所以在快慢不分之际,写成“称慢”了。而且还就势再打了句号,完了才把“慢”字涂掉,在上方写下“快”字。也就是说韩寒在写完“拍手称慢”时竟然都还没发现自己写错了,写完句号(甚至有可能接着抄完下一句)再回头检查才发现。
(6)“四两拔千片”
韩寒“手稿”
《三重门》出版稿就不列了,地球人都知道。
分析:同样的,韩寒不是当场发现“斤”字写错涂掉然后在后面格子里改正,而是打了逗号后,回头才发现不对,涂掉然后在上方改正。这恐怕是这几天微博上最大的笑话了。还有,“拔”“拨”不分的作家也算人间罕见了。
我想 说的是:天底 下没 有一 个作 家是 两个 字两 个字 创作 的。除了 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