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我的博客复制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于数据量较大,请您耐心等待复制完成
复制
正文
从《300勇士》看古希腊军队步兵方阵2(转载)
(2008-01-19 18:53:52)
下一个
从《300勇士》看古希腊军队步兵方阵2(转载)
提交:汉唐枭雄
转自:网易博客-绝对机密的博客
但是在不久以后的萨拉米斯海战中,希腊联军海军却绝地反击,决定性地歼灭了波斯海军。薛西斯在希腊这样一个多山的穷国里,没有海军运送补给,就无法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力量,所以只好将入侵军撤回波斯。但是第二次希波战争并未就此结束。薛西斯仍然在希腊半岛北部留下了一支30万人的陆军(希罗多德的记载,剑桥古代史估计是10万人),由大将马多尼乌斯(Mardonius) 统率。
公元前479年,希腊联军陆军由斯巴达国王普萨尼亚斯(Pausanias)率领,进攻波斯驻军,于是爆发了这次战争中最后一次决定性的战役,普拉提亚之战。( 斯巴达的国王是选出的,同一时间总是有两名国王并列)。
这次战役非常集中地暴露了敌对双方的优缺点。战役初期双方有很长时间的对峙,曾经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遭遇战和前哨战。起初是波斯骑兵在不适于骑兵作战的崎岖地形中向希腊军步兵发动进攻,结果损失惨重。而后波斯军统帅吸取了教训,利用骑兵机动灵活的特点,不断地袭扰希腊军的军粮补给。另一方面,在与希腊军的遭遇战中,尽量不和希腊方阵作正面的步兵交锋,而是利用己方联合兵种的优势,用弓箭手和投石兵的远程火力优势不断杀伤希腊军。两军相持的结果,希腊方占不到任何便宜,补给又发生了问题,只好准备撤退
普萨尼亚斯的撤退计划,原本是全军列阵,然后趁夜暗掩护,一部份一部份地撤退。但是计划执行中发生了延误,阵线中央撤退、右翼撤退了一半、左翼未动的时候,天亮了,行动被波斯军发现,于是演变成一场生死大战。交战之初,希腊方的形势非常危急,不仅是在机动中被迫迎战,而且波斯统帅马多尼乌斯采取了正确的战术,以密集的远程火力给希腊军以重大杀伤。但是不久,马多尼乌斯犯了一个战术错误:他命令步兵主力集结在第一线弓箭手和骑兵身后,目的我猜测可能是准备跃出给希腊军决定性的一击,或者是准备追击。但是这样一来,大量波斯军猥集一团,第一线部队就丧失了后退保持弹性的进退余地。斯巴达王普萨尼亚斯抓住这个战机,集合起希腊的装甲步兵方阵,猛烈地向波斯军冲上去。因为只要冲近了,波斯军没有作机动保持距离的余地,投射兵和骑兵就发挥不了作用。在近战和混战之中,波斯士兵尽管也很勇敢,但是他们使用武器的技术(也就是武艺啦)没有希腊战士那么训练有素,个人防护也没有希腊战士好(没有手盾)。即使如此,凭借波斯军的数量优势,他们也还是可能淹没希腊军的,但是这时候,波斯统帅马多尼乌斯本人在混乱中被杀。因为波斯军是各个民族组成的乌合之众,并不齐心,指挥核心一死,全军随即溃散。这场战役以后,希腊人基本上肃清了希腊半岛境内的波斯侵略军
从普拉提亚战役可以看出来,波斯在轻步兵、投射兵、骑兵这些辅助兵种上其实强于希腊,步兵数量也居优势,但是在步兵素质和纪律上颇有不如。双方的统帅只要明了敌我的优劣,运用正确的战术,都是有获胜机会的。
第二次希波战争之后,第三次希波战争(亚历山大远征波斯)之前,还发生过一件很能说明希腊方阵作战特点的著名事件,就是"色诺芬万人大撤退"。第二次希波战争以后,希腊世界暂时没有了东顾之忧,于是斯巴达和雅典两强爆发了争夺希腊世界霸权的30年伯罗奔尼萨战争。战争的结果以雅典失败告终。在长期战争过后的和平时期,很多希腊的职业武士无所作为,于是出现了大量职业的雇佣军。波斯就雇佣了很多这些雇佣兵。公元前401年,波斯御弟、小亚细亚的总督居鲁士起兵反叛他的皇兄,他的军队中就有很多希腊雇佣兵。居鲁士兵败被杀,随从星散,但是他手下的希腊雇佣军步??假装谈判,诱杀了希腊雇佣军的所有将领,但是雅典人色诺芬 (Xenophone)却在军中挺身而出接替指挥,迅速恢复了秩序,然后率领这一万名希腊雇佣军,在波斯政府军环伺之下,由亚洲腹地,完整地撤退到了希腊边界。这件事在色诺芬的自传里有详细描述。直到现代,在困难条件下成功的撤退,在西方还常常被称为"色诺芬式的撤退",这有没有一点象中国的万里长征?
第三次希波战争是希腊联军向波斯帝国的远征,这次的战场在广阔的亚洲腹地,如果希腊的作战方式还是象以前那样老套和单调的话,那么我想波斯绝对有条件发挥他们兵力和"火力"上的优势,况且现在在波斯一方,也有了大批的希腊雇佣兵,从方阵战术这个角度来说,希腊已经谈不上有什么战术优势了。但是对波斯人来说很不幸,这一次他们要面对西方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亚历山大;而亚历山大大帝所率领的,是一支全新的联合兵种陆军。
3。菲利普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的军事改革
第二次希波战争以后,希腊世界群雄并起争夺霸权,雅典、斯巴达、底比斯都接近过成功,但是都在连年战争中打得筋疲力尽。此时北方山国马其顿的国王菲利普二世进行了军事改革。马其顿军制的改革最重要的,是比典型的希腊陆军多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马其顿骑兵有一定的装甲防护,有点象后世的重骑兵,但是没有那么重,主要武器是长矛和剑。长矛经过改革,长达4到5米,冲锋时平端在手,矛头向下斜,刺中第一个敌人以后,就留在敌人的尸体上,然后拔出剑来砍杀。最精锐的骑兵近卫军(希腊原文叫伴随骑兵,因为作战时常伴国王左右,但是我这里按习惯称为近卫骑兵)全部由贵族组成,古希腊尚右,作战时总是部署在方阵右翼,由国王亲自率领投入战斗。马其顿步兵方阵也比典型的希腊方阵更有战斗力。方阵步兵使用4-5米的长矛,可以在对手的长矛够不到自己的时候杀伤对手。方阵纵深 16人,比古希腊方阵深一倍,但是队形不那么密集,留下空隙,所以机动性比传统方阵要好。前4或5排士兵矛头对准前方,后面各排长矛有的向前倾斜,有的垂直。马其顿还很重视轻步兵,因为通常情况下,方阵重步兵是进攻发起的基地和防御中枢,骑兵近卫军是突击力量,骑兵的速度一定快于方阵运动速度,那么两者之间就一定出现空洞,这个弱点就要由轻步兵来掩护。轻步兵也有盔甲,只是稍轻,矛稍短,但是盾更大,作战时部署在右翼骑兵近卫军背后,当骑兵发起冲锋以后,就在骑兵和方阵之间展开形成一个机动枢纽
注意这时的骑兵还没有马蹬,马蹬直到好几百年以后的中世纪才在欧洲普遍使用。虽然没有马蹬的骑兵,威力打了一个大折扣,但是并不妨碍骑兵成为当时的重要兵种。
我的看法是,马其顿军事组织几乎弥补了古典希腊方阵战术的所有弱点,但是因为步兵还是是用矛作密集队形冲锋的,因此还是有密集队形不便于机动的弱点。这就需要统帅的明智,如果统帅明白选择合适的战场地形,那么这种作战方式的冲击力,其实远远高过后世的罗马军团。怪不得美国军事学家杜普伊说,设若这支军队是一直由菲利普或亚历山大指挥的话,它可以战胜以后1千8百年整个冷兵器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