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需要 - - - 航母?
(2007-12-04 05:12:57)
下一个
航母单舰出海,就是个活靶子;需要一个特混舰队+舰载机,不但造价不菲,每年的维修、保养、更新、折旧,10亿也未必够。
按中国现在国情3艘出海 ,1艘维修 ;第一批航母最少4艘,四年造一艘 ,试航,舰载机上舰,特混舰队的磨合 ,形成战斗力最少5年甚至10年(这是从无到有的必经之路)。
中国核反应堆还不成熟,这意味着中国第一批航母只能是中型的(蒸汽轮机),加上西方的武器技术上的禁运封锁,中国的蒸汽弹射技术有瓶颈,J-10 战机是单发的轻型战机,腹部进气对加固前起落架不利,这将使我国第一代的舰载机可能还是要进口(SU-35X+),如果采用滑翔起飞,航母采用前飘首会影响甲板布局减少舰载机数量。
试想一下,中国的特混舰队在远离中国的大洋上遭遇到美国尼米兹级为核心的特混舰队:1。我国的中型航母(4~6万吨)舰载战斗机群只有对方的1/3 ,没有固定翼预警机 (可用直升机,但C4IRS无法与对手比拟); 2。美方有“提康德罗加”巡洋舰(简介介http: //news.xinhuanet.com/mil/200302/14/content_728907.htm)、“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简介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302/17/content_732115.htm)都有成熟的区域导弹防御 “宙斯盾”反舰、反潜、防空,防饱和攻击力都很强,反观我军“中华神盾”还不完善、“现代”级反舰尚可,防御力太弱、自保还不足,别指望靠他护卫我们的航母,其他的“旅大”“旅海”级相对就更落后啦,看看最近访日的“167舰”:20世纪60年代末,为进一步适应海军的作战需求,中国的舰艇设计部门以苏联的“科特林”级驱逐舰为蓝本,独立开发设计了自己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旅大”级。在此后的20年间,“旅大”级成为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中坚;167是第二代“旅海”级,其舰首的“海响尾蛇”还是1989前 “中西蜜月”期军事技术合作的产物(法国生产、美国早期技术);实力相差太大 。 3。中国的强项:潜艇(有可能会有新一代的攻击核潜艇加入我国的特混舰队);美方通常是2~4艘“洛杉矶”级(现在该是“海狼级”啦,但海狼单价10几亿美元,至今只造3艘,而“洛杉矶”级现有62艘。)虽然还是有差距但我国的潜艇还是拿得出手的。总体实力相差悬殊(这还是用10几年~数十年后中国可能拥有的特混舰队与现役美国中年级特混舰队的对比) 战斗开始,美方可凭借其预警机的优势掌握信息主动权,再利用优势的空战力压制我方,我军勇敢反击,制空权的争夺异常激烈,丧失制空权 = 丧失海权,就像德国的“卑斯麦”号、日本的“大和”号成为海上“棺材”;我特混舰队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得胜无望、生存的机会也很渺茫。
当今世界拥有航母的国家很多,在亚洲泰国、印度(不止1艘)都有航母,发展中国家的巴西也有航母,但我可以保证,当他们遇到日本的“8。8”舰队,顷刻间就会葬身海底。。。。
还记得当年“英阿马岛战争”吗?两国都有航母,英国长途奔袭,而战场就在家门口的阿根廷畏惧英国海军的整体实力,他的航母直到战争结束都未出现过;航母的最大作用是远距离的战略威摄及大洋上的海空权争夺,一旦主力航母被击毁或重创不但会导致战役上的失败甚至战略上的转折;“中途岛”海战就是经典
用,怕被摧毁;不用,又变成了“摆设”;真可谓“弃之有肉;食之无味”,对!就是“鸡肋”;我国的国情对南海,岛屿争夺,多为浅海、不利于大型舰队;台海,在导弹和内陆战机的作战半径内,用航母是“画蛇添足”,东海、印度洋倒是需要但“时机未到”;由于包括台湾在内的“第一岛链”使我国各舰队“首尾难顾”,难成“大洋舰队”,只有收回了台湾,台湾海峡成为内陆海的那天我国才可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蓝水海军”,到那时各海军舰队会同台海舰队组成新的“中华帝国舰队”控制太平洋、印度洋、中国海、日本海的所有主要经济航道。日本就要作出决择:再次击溃“中华帝国舰队”冲出重围,还是再次成为中国的“属国”,来换取他海上经济与能源命脉的通畅;那时的中国就必须拥有航母,不需要100 艘,但维持一只10+艘6~10吨航母为核心的特混舰队来维护在亚洲及全球利益确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