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县太爷捡秘笈

(2007-10-22 14:25:45) 下一个

1852年,就象历史上任何一年,有许多事被纪录下来,有许多事被忘记。这一年,日本有个叫睦仁的小朋友出生了;这一年,北京有一个叶赫那拉氏的秀女被选入宫中;这一年河北永年府一个叫武澄清的举人考中进士。

武澄清金榜题名算是入了仕途,虽说朝里有人好作官,可他的嫡亲弟弟武汝清早他十二年中了进士,这时只在刑部当上了员外郎。他还是得下到基层锻炼锻炼,从知县老爷做起,虽说是做的县官大老爷的工作,两年后才正式戴上河南舞阳县的乌纱,享受县官大老爷级别待遇。武老爷虽是科举正途出身,可并不是文弱书生,曾带着二百手下大战捻军人民起义。   武澄清的一身功夫得感谢他的一个姓杨的同乡。那同乡自称所学的叫作神拳,又叫柔拳,讲究是以柔克刚,是从河南温县陈家沟学来。武家兄弟多多少少也就学了几招,当然练得最起劲的是小弟弟武河清。他听说永年县太和堂药店东家是陈家沟人,便拿着他的介绍信亲上陈沟学习进修。谁知武河清找到杨同乡的师傅号称“牌位先生”的陈先生。可陈先生年事已高,没法教拳,又把武河清介绍给同族的小陈先生。谁知小陈先生和老陈先生所学架式不同。武河清学了几个月,听说正好太平军李开芳部北进。武河清便中断学业去拜访舞阳县的大哥。

武河清见到大哥,县太爷大哥却掏出个手抄本,给他说起件奇事。原来,这舞阳县东临郾城,西接叶县,南连遂平,北倚襄城。境内有一条沙河,沿漯河,经周口,转安徽阜阳流人淮河,远达上海。沙河在县境内的一处水陆码头叫北舞渡镇,是南北盐业的中转站。据说,武县老爷无意之中从北舞渡镇一家盐店找来的这个手抄本,居然是本武功秘笈。作者署名王宗岳,秘笈讲的就是动静之机、阴阳之母的以柔克刚的拳法。这王宗岳史上鲜有记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这秘笈如何来到此处,县老爷如何得到手中。都是兄弟俩的秘谈,旁人不得而知,后面居然成了武术史上的一大悬案。堂堂县官就算体恤民情,没事去什么盐店。好端端一本武功秘笈一定是藏得严严实实,怎么都突现江湖。县老爷加盐店加武功秘笈组合在一起实在是小概率事件,除非是古龙再世,金庸出山,不然谁人编得出个好剧情来。当然,历年来,有好事者众。有人猜想其实盐店是暗语是指的阎罗殿,这秘笈要么是小陈师傅因生死大事所系传给武河清,武家兄弟。要么秘笈根本就是武河清的手笔,托名他人,故作玄虚。有趣的是,按区区几笔史料记载,这秘笈言之凿凿肯定是武县大老爷从盐店中捡来。可若干年后,反倒武县大老爷在读秘笈的笔记中又否定有过王宗岳一人。倘是从最大恶意猜度,依着武侠小说的路数,说不定这秘笈得来,还有过番不便与人言说的腥风血雨。直到去年王宗岳的故迹无意之中出现在河南博爱县,而王宗岳的大师兄竟然曾在乾隆年间在舞阳县开过盐店。似乎,武县老爷的秘笈还真是从盐店找来。当然这是另一则故事了。

再说这武家兄弟一思忖,秘笈之中的拳理正好与所学所练颇有相通,想起所学拳术,杨家朋友叫神拳,而陈家的老师又叫它炮捶。两人都是高雅之士,一看这秘笈的名字颇有仙风道骨,索性就以这拳谱之名来命名所学拳架。反正没人追究版权,索性先抢注下来。兄弟分手后,大哥继续着镇压捻军起义的县官本业,小弟却对仕途心灰意冷,索性终老其身,研拳自娱,把抢注落到实处,成了一代开宗立派的大师。而武家兄弟的子嗣却仍以科举入仕为正道,反倒将祖上传上的功夫视为末技。那本秘笈原件仅仅数十年后就消失于江湖。好在武河清的外甥李亦畲尽得其传,他在1881年前后,把那秘笈手抄加上舅舅们的心得笔记手抄三份。而这拳术之名自此也以武家兄弟所订之名传之于世。20世纪初,这批秘笈刊行于世,并被标注是由张三丰传给弟子王宗岳云云。若干年后这标注又被考证为伪造。又若干年后,李氏手抄本的照片又被刊行于世,又若干年后,又发现署名“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岁次二月讲于唐村讲武堂李鹤林”的这一秘笈……而这一切都源自武澄清1852年开始的奇遇。

最后说一句,那个叫睦仁的的孩子后来叫做明治天皇,那个叶赫那拉不用说都知道后来叫慈禧。而那本武县老爷发现的秘笈叫做《太极拳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