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垂千古的英雄名城:伏尔加格勒》
伏尔加格勒(Volgograd)曾名“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永垂千古的英雄名城。然而在俄罗斯的外国游客中,去伏尔加格勒的人却不算多,这不仅因为它的古迹与遗址已荡然无存,而且还因为它偏远的地理位置。
伏尔加格勒位处南方,离开东欧平原的俄罗斯中心地区莫斯科及圣彼得堡有两千多里之遥。也正因为这个位置,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一开始时,它并不是希特勒进攻的重点。
希特勒于1941年6月22日以巴巴罗萨计划(Operation Barbarossa)的闪电战突袭苏联,迅速占领大批苏联领土,直逼莫斯科城下。但半年后德军兵败莫斯科,苏德战线不再一面倒,德军内部也出现了战略分歧。希特勒不得不改弦更张,放弃莫斯科而改夺斯大林格勒,开启了1942年夏季南方作战计划,代号“蓝色行动”,重点就是攻占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的交通咽喉:斯大林格勒。
苏军最高统帅部一开始并不清楚德军的意图,所以准备不足而使得德军进展十分顺利:1942年5月开始,南方先后有克里米亚(Crimea)被占,近10万苏军投降。随后哈尔科夫(Kharkiv)被突破,德军成功攻击苏军侧翼并合围部分军团。到5月底,在南部迎敌的苏军大部分被歼,25万人被俘。苏军的形势十分严峻。
但是哈尔科夫一战也使苏军了解了德军的意图,最高统帅部决心坚守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的序幕正式拉开。
图1 现今的伏尔加格勒火车站。这里曾经是当年巷战肉搏最激烈的必争之地之一。
斯大林格勒战役从1942年8月23日正式打响,1943年2月2日结束,长达近5个多月,是人类战争史上唯一的最大和最血腥的战斗。战争打到后来,由于斯大林格勒带有苏联领导人的名字,其象征意义及精神价值已经远超战略价值,苏德双发都不惜一切代价,志在必得。
1942年9月中旬苏军退守城中,其后长达约两个月的巷战,是斯大林战役最惨烈的一段。德军的战术指导思想是“多兵种联合作战”,用步兵、工程卫队、炮兵、以及空军的对地轰炸,在街巷中协调推进。苏军的对抗战术则是“贴身紧逼”也称“拥抱”德国人,尽量将己方前线与德军贴近,使对方无法发挥远程攻击火力的优势。这种近距离厮杀,注定了它必然的惨烈与血腥,却有效地减缓了德国的推进。
一个阵地的争夺往往要反复拉锯多次甚至十多次,德军在城中的推进只能以“米”来衡量。每一座房、每一堵墙、每一个地下室,甚至每一堆瓦砾,都离不开激烈的争夺。在一栋楼里,往往是“占了厨房,还需在客厅继续争夺”,双方士兵甚至都能听到对方的呼吸声。这是一场被兵士们称为“鼠战”(Rattenkrieg)的隐匿式近身肉搏。
双方的指挥官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德军前线最高指挥官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Friedrich Paulus)得了眼部肌肉痉挛,苏军主力第62集团军崔可夫中将(Vasily Chuikov)也在不见日光的地下室司令部患了湿疹,不得不将自己双手完全包扎起来。
1942年7月27日斯大林曾下达第227命令:未经授权而下令撤退的指挥官,都将受到军事法庭审判。有(西方)媒体报导说,苏军的顽强,与其残酷的强制和极度的自我牺牲不无关系,成千上万的逃兵和被怀疑装病者遭到枪决以惩戒部队,仅在斯大林格勒一地,就有14000名士兵的红军被处死。当时的口号是:“决不后退一步!”
对苏军中实行“恐怖管理”的程度与合理性,曾有一场历史大辩论。最早是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Anthony Beaver)于1942年10月8日从斯大林格勒前政治部发出一条消息,提到了军队中的“险恶”(Sinister)。他举例说明,有一个称为“SMERSH” 的特别组织,是当时苏军反情报机构的总称,在红军中强制按忠诚和坚定程度对士兵进行排队,他还揭露了一些具体的程序和做法,从人道和道德的角度提出了质疑。但当说到这种强制做法的效果时,他也承认:军队中叛逃事件越来越少,失败主义情绪几乎消失。
图2 今日伏尔加格勒街景:最繁华的列宁大道一瞥。
但也有人曾对数百名该战线的苏联老兵进行过采访,关于“军中恐怖管理”的说法,老兵们说,当听到这样的纪律宣示之后,他们的反应通常是“释怀”和“松口气”。他们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和必要的步骤。
这些争议不应扭曲对苏联战争整体的看法。无论如何,惨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展现了俄罗斯民族反抗侵略抵御外辱的彪悍传统和铁血铮骨。正如当代著名智利诗人聂鲁达(Pablo Neruda)所说:“勇气规则奖赏给了这片土地”。 正是这种勇气,造就了这个英雄之城的不朽英名。
图3 今日伏尔加格勒街景:市内马路上到处可见的保卫战纪念雕塑像。
肩负城市第一道防守重担的第1077高炮团,由一支年轻的女志愿者组成,她们并没有接受过针对地面目标的训练,在没有其他部队支持的情况下直接与德军坦克对阵,顽强坚持到了最后,直至37座防空炮全部被摧毁,极大地阻止了德国第16装甲师的推进。德国人万万没有想到,一直与它对阵顽强战斗的,竟是一批并无真正训练的女兵。
由扬科夫·巴甫洛夫(Yankov Pavlov)指挥的一个小分队6人,在城中心的一座公寓楼孤立无援顽强坚守,他们在大楼周围埋设地雷,在窗口架起机枪,将地下室隔墙打通以便通讯。整整坚持了58天!人们称之为“巴甫洛夫大楼”,仅剩的一堵墙还留到了21世纪,上面雕着士兵抵抗的画面,右上角刻着“58”。
由于战斗的激烈,刚刚从伏尔加河赶赴城中增援的红军战士,平均存活时间不超24个小时,军官也只有三天的平均存活时间。真是壮哉!伟哉!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的结果,50万德国及其盟友的士兵和100万苏联红军阵亡,平民伤亡更不计其数。整个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但德国终于没有能够彻底占领斯大林格勒,而且损失惨重。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一个转折点,是整个二次世界大战最具有战略性和决定性的战斗。
斯大林格勒人民的旷世勇气和英雄主义,催生了不少中国人的“斯大林格勒情结”。我专程从莫斯科南下来回四千里,就是想一窥心中的圣地,瞻仰不朽的名城。
我在早晨8点多抵达伏尔加格勒城西的火车站。这里本身就可称为“历史遗址”,因为它是当年巷战肉搏最激烈的必争地之一,曾反复拉锯13次,争夺战达一周之久。只是旧日的遗迹早已荡然无存,现今的新火车站完全今非昔比。在车站广场上我遇到几位成年长者,他们主动同我这张中国脸打招呼,热情友好。其中的一位,居然还用中文说了“中国”和“毛泽东”。
图4 火车站广场上,主动招呼我的三位当地成年人。年长一点的,还记得会说:“中国”和“毛泽东”。
现今的伏尔加格勒,人口上百万,是浴火重生的新兴重工业城市。它的主要大街是横贯(西)南(东)北的列宁大道。我的两个观瞻重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纪念馆,以及主战场马马耶夫山岗(Mamayev Kurgan),位置和交通都与列宁大道有关。所以离开火车站后,我便直奔列宁大道。
伏尔加格勒城市规模不大。街道整洁恬静,行人出人意外地少。列宁广场的列宁铜像依然屹立,斯大林的踪影却消失殆尽。街头树荫之间,常能看到纪念当年保卫战的各种雕塑。与其他俄罗斯城市一样,西方外资在这里的投入亦不时可见。
图5 今日伏尔加格勒街景:列宁广场上的列宁雕像。
途经市中心广场时,有几队戎装军人正在集结。有男有女,持枪带械。一眼望去,方队军人中多有高头大马,威风凛凛,似乎在提醒着人们,这里依然有着过去的彪悍和英武。
图6 中心广场上持枪带械的军人方队。
图7 中心广场上的苏军女兵队列。
我在街上遇到一对年轻的孪生姐妹,她们的英语出人意料地好,这在俄罗斯比较难得。在闲聊中,我能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友好,使我看到了这座英雄之城恬静详和的另一面。
图8 今日伏尔加格勒街景:列宁大道上邂逅的双胞胎姐妹,热情的伏尔加人。
在列宁大道的北端,我终于来到了期盼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纪念馆。它离列宁大道仅一街之隔,是一幢造型高大、式样新颖的白色建筑物。纪念馆外陈列着当年的火箭炮、飞机、坦克、甚至火车。旁边还有一幢特意保留下来的5层楼房的残垣断壁,它曾经是争夺激烈的面粉厂楼房,几乎是城里唯一幸存的旧时遗迹。现在由于建筑的安全考虑,已经不让走近参观了。
图9 保卫战纪念馆旁边一幢特意保留下来的5层楼房断壁。它曾经是争夺激烈的面粉厂楼房。
纪念馆收藏了丰富的保卫战资料,包括城市模型、战役进程、各种武器、军需用品、将校们的肖像等。在昏暗的室内灯光下,它们仿佛在默默诉说当年的惨痛与荣光。看着眼前这些几可触摸的战争遗物,想到那场惨剧就发生在并不遥远的几十年前,历史的一幕幕恍若就在身边。
图10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纪念馆外景。它是一幢造型高大、式样新颖的白色建筑物。纪念馆外陈列着火箭炮、飞机、坦克。
使纪念馆闻名遐迩的“镇馆之宝”,是一幅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全景画。沿纪念馆大厅中央的螺旋型楼梯拾级而上,登上顶层,当年的激战场面就会跃然再现。全景画高3米,沿圆形厅墙呈360度全景展开,气势宏大,由8位大师画匠花费两年时间,共同创作完成,是俄罗斯最大的全景画。画面以当年的主战场、城市制高点马马耶夫山岗为中心向四方铺陈。巧妙地同模型、实物、地形融为一体,真实感和立体感十分强烈。它是观瞻伏尔加格勒的一个亮点。
图11 场面恢宏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360度全景图片断。画的是当年的主战场、城市制高点马马耶夫山岗为中心的激战场面。
我走出纪念馆时已是下午。下一个目标,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主战场:马马耶夫山岗。它在城市北边约3公里的伏尔加河畔,列宁大道上有公交车直达。
马马耶夫的名字来源于蒙古军队的拔都大汗(Batu Khan),他向欧洲西进时曾在此扎营,鞑靼人(蒙古人的一支)在这里的坟地逐渐形成了小山岗。马马耶夫山岗的位置十分重要,可俯视整个斯大林格勒市和伏尔加河,控制伏尔加河运输线。崔可夫中将的集团军司令部就设在那里。兵家必争之地,争夺的残酷程度可想而知。
图12 马马耶夫山岗入口处台阶两侧各有一座巨大浮雕,名为“世代永记”。这是其中之一。
马马耶夫山岗有100多米高,现已改建成供瞻仰的纪念式园地。从入口到山顶,沿途根据各段主题的变化,分别有不同的题名。入口处台阶两侧的巨大浮雕,名为“世代永记”。高地中部,有个“誓死保卫”广场,中间的喷泉池里有一个一手持枪一手握雷的赤身英雄雕像。再往上走,左右各有浮雕,名为“残垣断壁”,上面刻着当年的英雄、战时口号、和焚烧中的楼房等。
图13 马马耶夫山岗上方,名为“残垣断壁”的雕塑。
图14 马马耶夫山岗高地中部,有个“誓死保卫”广场,中间的喷泉池里有一个一手持枪一手握雷的赤身英雄雕像。
在最后到达山顶之前,还会先后经过雕像林立的“英雄广场”,以及纪念阵亡将士的“哀悼广场”。广场边有阵亡将士纪念大厅,大厅正中有一只巨手高举着一支长明火炬,旁边有4名卫兵肃立守卫,周围数十面红旗上,写有700O多名阵亡官兵的名字。
图15 遥望马马耶夫高地,及其山顶的“祖国母亲”大雕像。
最后来到山顶,那里有一座“祖国母亲”大雕像。高85米,连底座重达800吨。面向伏尔加河,右手持剑,左手指向柏林。被视为伏尔加格勒市以致整个俄罗斯的象征。
图16 马马耶夫山顶的“祖国母亲”大雕像。高85米,连底座重达800吨。面向伏尔加河,右手持剑,左手指向柏林。
我在走上马马耶夫高地途径“残垣断壁”时,两旁巨大浮雕的石墙背后传来当年的苏联老歌,一首接一首在播放,我不禁停下脚步,坐在了路旁。那一刻,我似乎回到了当年苏军将士和人民豪气干云的“似曾识”和“王者归来”的强大气场。
记得我第一次看苏联电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高中毕业考试的前一夜。上下两集一口气播放到凌晨一二点。天昏地暗,荡气回肠,革命英雄主义演绎到了极致,年轻的我为理想和英雄癫狂。
毕业前还看过另一部苏联电影,童年的卓娅有一天听到广播里报道为国牺牲的英雄,她问妈妈:人死了,就是没了,为什么说他还活着?妈妈说:大家,也包括你,不都在想他吗?他不会死。一句再普通不过的问话,却让我记了一辈子。
卫国战争爆发后,卓娅告别亲爱的人上前线。分离的前夜,两人在莫斯科河畔的克里姆林宫城墙下,并肩迈步,默默而行。电影屏幕是长达好几分钟的分镜头重叠切换。乐声回荡,坚定激昂。一个美得令人心醉心碎的画面,一个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时代交响。那就是我的“俄罗斯情结”和“斯大林格勒情结”,那就是我心中英雄名城的永恒形象!
伏尔加格勒之行,使我终于有缘踏上了这片心中“久违”的土地,来到了伟大英雄城市的身旁。
人们的念想和情结,可以在想象与憧憬中滋生成长,但只有亲历与亲为的真实,才能使之扎根和永存。对于伏尔加格勒,对于心中的斯大林格勒情结,在2014年的初秋时节我终于可以说:我来了,我看了,我感受到了。
你的英勇与伟大,已在我心中定格!
非常感谢你提供的信息。已经找到了西蒙诺夫和他的一些资料,包括《等着我》和《日日夜夜》等,会抽空阅读学习充实自己。再次感谢!
谢谢你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