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的未来航天事业如何发展:
(一)、中国航天发展重点:建长期稳定卫星对地观测体系。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孙来燕博士表示,说未来二十年,中国将把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作为航天发展的重点,实现对中国及周边地区甚至全球的陆地、大气、海洋的立体观测和动态监测。二十一世纪将是世界航天活动蓬勃发展的新世纪。未来二十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将把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作为航天发展的重点。
中国政府一直把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并倡导互利互惠的国际合作原则。中国航天自1956年起步以来,在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航天、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等众多领域取得丰富成果。在卫星对地观测领域形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气象卫星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系列。
截至目前,中国共计发射了二十颗返回式卫星、七颗气象卫星。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两颗陆地资源卫星、一颗海洋水色卫星。这些卫星已在农业、林业、水利、减灾防灾、气象、海洋、资源勘测、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得到切实应用,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政府将在平等互利,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增进和加强与联合国,全球和地区性空间合作组织的合作。国家航天局希望在未来进一步加强与CEOS及各成员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利用卫星对地观测技术来认识地球。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为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二)未来计划发射8颗光学和雷达卫星
中国的民用航天始于20世纪60年代未,至今已经建立了两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是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救卫星上天遨游太空;二是1998年至2005年实施的载人航天计划。在过去30多年中,中国的航天事业不仅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功,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中国未来的航天计划包括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多种卫星和星座自然灾害与环境监测卫星系统,以及载人航天和登月工程。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罗格认为,在中国50年的航天史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建立了中国自已的航天科学研究、开发和生产体系。中国拥有20多万人组成的研制和生产队伍,100多家研发和制造单位。在航天人员的努力下,中国的火箭从1970年至今共发射了88次。其中81次获得成功,商业发射28次。值得提出的是,1996年到现在的46次发射均取得了成功;在同时期,中国发射了77颗5个系列的卫星,广泛应用于遥感、通信、导航、气象和电视转播、远程教育等多个领域。
展望未来,罗格介绍说,中国开发的新型运载火箭将于2010年首射,火箭的直径为5米,近地轨道的发射能力为25吨,同步轨道的发射能力为15吨。其特点是成本低、可靠性高、组装时间短。此外,它将是无毒无污染火箭。新研制的卫星包括对地观测卫星、高分辨率图像卫星、气象卫星等。中国还计划发射8颗光学和雷达卫星,组成星座自然灾害与环境监测系统,它将是全球首个用于自然灾害和环境的卫星系统,该计划受到了联合国的肯定,同时欢迎其他国家的参与。
在载人航天方面,中国计划舱外作业,但是下次载人航天的时间目前还没有确定,现在首先要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此外,中国登月计划的第一阶段为无人飞行,共有三个任务,它们分别是:2007年发射绕月卫星、2012年月球软着陆和2017年月球取样。登月计划将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三)空间实验室和太空站。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战略规划,中国下一步将研制并发射太空实验室和太空站。
中国在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之后,将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进而建造一个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解决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问题,为人类和平开发利用宇宙空间资源作出贡献。
1992年中国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时高瞻远瞩地明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蓝图,提出了载人航天分三步走的战略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在完成载人飞行后,将相继实施空间实验室工程和空间站工程。
空间实验室工程包括通过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和航天员太空行走技术,从而完全掌握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航天员在空间居住、研究、试验等相关技术,扩大空间应用的规模,同时探索和研究以太空为基地的服务新途径。
中国还将通过研制更经济可靠的运输工具,研制和发射空间站,建立以近地轨道为基地的服务基础设施,将各种轨道的应用卫星与空间站进行集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为向深空探索奠定技术基础并提供运行平台。
中国将全面开展以研制空间实验室及其新型运载火箭,突破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技术为重点的研究。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员会主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指挥龙乐豪说,中国已经开始研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可靠性、低成本、无污染的大推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以满足未来3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发射大型卫星、月球探测装置等空间探测设施的需要。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不久前宣布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已完成方案设计,紫外敏感器、卫星专用天线等一批关键技术项目获得突破性进展。探月工程相关研究工作也已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