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94)
2009 (179)
2010 (66)
2011 (124)
2012 (97)
2013 (59)
2015 (7)
2022 (1)
2023 (11)
15 羊 肉 泡 馍
随着日落日出,昼夜交替,考期就这样在我们的眼前像流水一样流了过去,带走了我们的希望,到第四天河水才退。我们到达西安,考期已过了三天。
西安是一座大城市,对于我有太多的陌生和新奇,然而我无心观赏。
下火车后,我们在中正街找了一家三等旅馆住下来。这个破破烂烂的旅馆却有一个堂皇的名字——“北京饭店”。下午我们到教育厅去,要和那些官僚们讨个说法。出乎意料的是来接待我们的竟是我们的校长杨尔琮。原来他在我们忙于会考的时候离开榆林到西安来了。他已辞去了榆中的校长职务来就任教育厅的督学。
杨校长为我们耽误了统考十分惋惜,不过他也诚恳地告诉我们:“现在找教育厅无补于事。”他说:“厅里已经知道这件事他们处理得很不恰当了,事已至此无法挽回。即使厅长出来认错,对你们也毫无好处。反正省厅无权左右大学的招生。厅里所能做到的就是给你们安排住处,住下来再说。省立的几个专科学校不参加大学统一招生,它们近期将自行招生。你们愿意上专科的可以去报考,不愿意的,过了暑假去上‘大学先修班’,把功课学得更扎实一些,等待来年再考,也不算吃亏。”
听杨校长讲得有理,我们也就打消了非要找谁理论不可的念头。经杨校长的一番安排,我们住进了东关的省立医专的学生宿舍。
第二天早晨,杨校长请我们吃西安的名吃羊肉泡馍。我们起了个大早。杨校长嘱咐,一定要在六点以前赶到鼓楼大街,晚了就吃不上了。因为这是西安当时最享有盛名的两家羊肉泡馍馆,顾客特多,早晨定时营业,过时不候。两家饭馆都紧靠着鼓楼,一家在楼南,一家在楼北,被人们称作“楼里楼外”。
我们六点到达鼓楼,杨校长已先到。鼓楼前后早已停满了自行车、包车和小汽车。杨校长领着我们到了楼外的那一家,登上二楼,宽阔的餐厅里摆着七八张特大的圆桌,每桌可容纳二十人就餐。除杨校长预定的一桌外,其余的已是座无虚席。厅内人声鼎沸,堂倌忙忙碌碌穿梭其间。我们入座后,堂倌先摆上来几样调味品,有辣酱、腌制韭菜花、芝麻酱和糖蒜。接着在每人面前摆上一个大碗,碗里放着两个硬面烧饼。杨校长向我们介绍吃泡馍的规矩,馍(烧饼)首先由顾客自己来加工,即掰碎,讲究越碎越好。掰好之后堂倌拿到厨下去一碗一碗地烩。名为泡馍,实则是烩馍。这道加工工序对于初来乍到的我们来说是很辛苦的,馍很硬,动作不熟练,很费了一番工夫,还未见得合乎要求。对于常客来说,可能有一种参与的快感,或许还能更好地调动食欲。当初那位发明这种别开生面吃法的人,无疑是十分聪明的,既减轻了店里的部分劳动负担,也满足了顾客的某种欲望,使买卖双方能和谐合作,岂不是一举两得。
掰好之后,堂倌用大木盘把十几个碗一块儿收了去,烩好后又一块儿送来,摆在你面前的正是你自己掰的那一碗,决不会弄错。杨校长说:“这就是堂倌的本事,一桌上的客人往往是互不相识的,各人的饭量不同,习惯不同,要求不同,掰馍的手法不同,如有差错,就会大大损伤饭店的声誉。”
泡馍是用羊肉原汤烩的,上边加了鲜嫩的羊肉,有肥有瘦,入口就化,味浓而不膻,确实别有风味。杨校长还特别叫了一海碗羊肉和一海碗羊杂,让我们大饱口福,也就把西安的这道名吃品尝全了。
©郭锦文 2009
(转载、出版需经作者书面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