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54)
2007 (577)
2008 (735)
2009 (286)
2010 (83)
2012 (1)
中庸一词在《论语》中已经出现,意思十分模糊。子曰: “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 民鲜久矣。 ” (《雍也》)我们只能猜测:中庸是至高的品德,但是老百姓长久以来都缺少它了。一般接受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既无过与不及,又合乎平常的道理;既能折中调和,又能常存不改。但是,何以说它是至高品德,又是难得做到的呢 ?
我们不妨求助于后来的《中庸》一书。《中庸》一书所谈的是 “ 人之道 ” 。人之道必须合于天之道,具体表现是 “ 诚之者 ” ,亦即 “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 。
人之道必须由人之性延伸而来,问题在于这个 “ 延伸 ” 有两层意义:第一,人性是向善的,所以人道是 “ 率性 ” ,因而也是要求行善的。第二,这个延伸不会自然完成,却需个人力行实践。换言之,人之道正是 “ 择善固执 ” 。这是 “ 中庸 ” 的原义吗 ?
《中庸》在此仍是有迹可循。一方面 “ 中庸 ” 是极其困难的,譬如: “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 即使一个人无所不能,可以一统天下,号令万民,身先士卒,死而无悔,但是 “ 中庸不可能也 ” 。君子若是 “ 依乎中庸 ” ,那么一生默默无闻而不后悔的,可以算是圣人了。原因何在 ? 在于 “ 人之道 ” 的要求是持续一生的, “ 择善 ” 已经极为不易,更难的却是 “ 固执 ” 一生。
中庸原为 “ 用中 ” ,需要有判断及选择的智慧。 “ 中庸 ” 已经独立为一种道德理想,但是在面对它时,最常用到的动词仍然是 “ 择 ” ,这是否暗示其原义 ? 如: “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以及: “ 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 最后这句话简直就是 “ 择善固执 ” 的描写了。
那么,何以 “ 中庸 ” 是至德,又难以做到呢 ? 第一, “ 择善固执 ” 是向善人性之唯一选择,这种 “ 人之道 ” 需要三达德(智、仁、勇)的配合,一般百姓条件不足,始终难以企及。第二,难以做到的进一步原因在于 “ 永无止境的要求 ” ,至死方休。真要做到,即臻于圣人之境。
结论是: “ 中庸 ” 原为 “ 用中 ” ;为了用中,需要有判断及选择的智慧,又要有内心真挚的情感,同时面临困难时可以坚持下去。人之 “ 中 ” 即是向善的本性,人要 “ 用 ” 中,则需择善的知与行配合。具体说来,中庸就是 “ 择善固执 ” 。何止一般百姓长久以来不易做到,连许多知识分子也会发现这是极为艰巨的挑战。至于孔子以前是否即有 “ 中庸 ” 理想,则是另一问题。至少这比用 “ 不偏不倚 ” 去解释,要更为明确,也更为合乎儒家人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