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拿什么拯救你的生命,爱人 连续报道之三

(2007-09-04 14:52:52) 下一个
苍狼之吻 编辑于2007-8-24 10:11:42
我要回家,回到温暖的家

2000年9月,通过一个好心人的撮合,王秀荣从徐州雎宁来到南京,来到李鸣镝的身边。从此,这个淳朴的农村女子与一个残疾病重的男人的命运就连在了一起。
   
她事先并没有想到李鸣镝的身体残疾是如此之重。李鸣镝坐在轮椅上,用一种期待的眼光看着她,她一下子心软了。“他太可怜了!”她说。这个善良的女人,突然觉得李鸣镝像一个孩子,像一个需要她来照顾和帮助的孩子。
   
那时候,李鸣镝整天坐在家里,除了看看书,偶尔写点什么,很少有机会出门,吃喝拉撒全要人照顾。李的父母身体不好,照顾这个病中的儿子,多年来已经耗尽心力,几乎很少有可能推着儿子到处走了。
   
出生在1968年的王秀荣比李鸣镝大一岁,但身体健康的她几乎没有生过病,这使得她对整天坐在轮椅上若有所思的李鸣镝充满了怜惜。他们在日常而琐碎的生活中彼此了解,彼此熟悉,也逐渐建立起生死与共的亲情。
   
李鸣镝已经连翻身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长时间不翻身,就会生褥疮、造成感染,王秀荣一晚上就得为李翻十几次身,七年来,她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
   
李鸣镝没有能力自己洗澡、上厕所,王秀荣抱他到浴室洗澡,抱他上马桶。李鸣镝感激得想哭,他说,如果没有王秀荣的照顾,他一天也过不下去。
   
我亲眼见过,他们一同外出的时候,春寒的时候,她会仔细地用厚厚的棉衣裹好李鸣镝的腿,怕他冻到,一路上不停地问他,要吃点什么,要不要上厕所,那种神情,与任何一对恩爱的夫妻没有什么两样。
    ……
   
与李鸣镝在一起,难道仅仅是一种没有回报的付出?不是的。王秀荣说,李鸣镝太好了。
   
尽管王秀荣没有文化,不识几个字,但她从心里佩服有文化的人。李鸣镝是大学毕业的,有文化,家里堆满了他要看的书,残疾以后,李鸣镝经常沉醉在书的海洋中,他有时整天坐在那里,久久地看书,心里有什么想法,就一笔一笔地写下来,写在稿纸上。他写字很困难,用残存的一点手指之力捏着笔,一点一点地写,很短的一篇稿件,要写好几天,把他累得不轻。王秀荣帮他把稿件投进邮箱,过了一段时间,李的稿件就会发表在报纸上。李告诉她,发表了,全市会有几十万人看到他的作品。李甚至说,将来他要好好写稿,要用稿费来养活她。
   
王秀荣觉得好神奇。她突然觉得,她身边的这个病弱不堪的男人,竟然身体内蕴藏着很大的能量。这让她惊奇,她说,从那时起,她就想,能陪着这样一个男人过一辈子,也很好。她做事,让他去思想,以后大家提到李鸣镝,会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过了一年,李鸣镝一个叫高岛的朋友办起了托残院,地点在城郊结合部的一排平房里。李鸣镝就和王秀荣一起住到托残院去了。在这里,李鸣镝认识了一批残疾人朋友,他们的命运也同样不幸,但他们都也同样的乐观,有喜欢写作的,有喜欢乐器的,他们还出去卖报纸,卖豆浆,来贴补托残院的开支。王秀荣说,那段时间,是李鸣镝最快乐的一段时间,他整天都与朋友们在一起,有朋友的日子是快乐的。王秀荣用轮椅推着他四处走。到省人民医院看病,到新街口去逛街。王秀荣说尽管路很远,但他们一路说说笑笑,并不觉得远。那段时间,李甚至长胖了好多,也是他这几年最胖的一段时间。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托残院没有坚持下来。李鸣镝的父母在麒麟门锦绣花园给他们买了一套房子(那时候房价比现在便宜很多,换到现在,可是买不起了),那里环境优美,安静整洁。他们在那里安静地生活了好几年,每天吃过饭,就在小区周围转悠,哥哥送了一台旧电脑给李鸣镝,李有时就在电脑上写点什么,但他不敢多上网,因为上网的费用是他承担不起的。有时,用一部别人送的数码相机拍些照片,做成电子相册,放在电脑里慢慢欣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