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兰博客

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锡安大道的,这人便为有福! 他们经过流泪谷,叫这谷变为泉源 之地;并有秋雨之福盖满了全谷 。
个人资料
正文

【转载】《中国远征军》里程碑意义的战争史诗

(2011-02-27 19:23:05) 下一个

《中国远征军》里程碑意义的战争史诗

来源:东南快报

东南快报2月24日报道2月22日晚,《中国远征军》同时登陆江苏和云南两大卫视。但是,这部“战争史诗剧”,已经预先收到了来自海峡对岸台湾的回响声音。“没想到会花几千万来拍这段历史,还拍得这么好!”台湾时事评论员尹乃菁的惊叹,被《中国远征军》总制片人张丽影喜滋滋地挂在嘴边,在张丽影看来,能够获得这些认可,意味着这部号称基于史实的电视剧真正经受住了考验。

这是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日历史,第一次以史诗、正剧的形式,全景式地在全国荧屏上呈现。没有意识形态的面具,罗卓英、杜聿明、孙立人、戴安澜等在抗日战争中做过巨大贡献的国民党高级军官将领一一出现。“这部戏第一次完整地展现了中国远征军的历史,可以说最大亮点就在于真实二字。”导演董亚春这么说。

“别和《我的团长》一块比” 一亿元烧出来的大戏

据透露,这部充满爆破、战争惨烈场面的《中国远征军》,每集制作费超过100万元,还远赴韩国完成了后期制作,总投资近1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 “烧钱戏”,对此导演董亚春并不讳言:“拍这部戏其实就是天天烧钱,每盒带子都是用人民币垒起来的。”

对于此前收视和争议齐飞的同类题材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组主创则明显表达了“不屑”,董亚春称 “两部戏完全没有可比性”,女一号柯蓝则直言 “《团长》没法看”。

同是“远征军”题材,此前热播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曾引发巨大争议,导演董亚春受访时则极力撇开与 《团长》的关系,“这两个戏不具备可比性,千万别放一块比。”董亚春表示,“《团长》的着眼点是一群小人物,一群败将,重整信心,重新投入战场。《中国远征军》则是通过三个层面,全景地再现那段历史。”与《团长》相比,《中国远征军》最大亮点是保持了历史的“原汁原味”,剧中200师师长戴安澜、38师师长孙立人以及杜聿明、史迪威等人物都是真实的。

11年前采访过腾冲国殇墓园 制片人曾为央视记者

如果要追溯源头,总制片人张丽影制作这样一部电视剧的动念始于11年前。当时还是中央电视台记者的她,赴腾冲采访,无意中走进叠水河畔的国殇墓园。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

松柏参天,几千块墓碑上铭刻着士兵年龄:十六岁、十八岁、二十一岁。

从1942年到1945年,为支援英国军队在缅甸殖民地对抗日本帝国陆军,30万部队进入缅甸,共抗日寇。在经历了第一次远征的大溃败,前后付出了10余万人伤亡的代价后,中国远征军全歼滇西、缅甸日军精锐。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在漫长的时间里有关中国远征军的事迹变得湮没无闻。

2005年,张丽影担任制片人的《滇西往事》在央视八套播出,这是第一部登陆央视、正面反映滇西抗战的电视剧,而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历史被作为了该剧剧情展开的大背景。几乎同时,张丽影开始筹备她的“滇西三部曲”之二《滇西1944》,中国远征军抗日战斗中的决定性一役“滇西大反攻”被正面展开,国民党军队将士成为故事主角而非背景。《滇西1944》2010年初也在央视八套黄金时间播出。

谈及其滇西题材的前两部,张丽影毫不讳言她真正的野心所在,是这第三部的《中国远征军》。

全方位体现抗战大格局 《新华日报》作为红色线索

第一次与编剧洽谈,制片方就提出了“国际视野”、“全方位体现全国抗战大格局”的要求。

这是“滇西三部曲”的渐进式逻辑,也是张丽影拍出一部向“经典二战剧”看齐的大制作的野心。从另一个角度,这样的方向,也体现了制片方对播出尺度的敏感,宏大的格局、囊括全国抗战形势,更便于电视剧在表现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主体内容下,同时展开共产党方面对抗战的贡献以及不可忽略的民众抗日热情。

滇缅印战场前线的浴血战斗、战时陪都重庆的腐败与纸醉金迷、沦陷腾冲的民众艰难与坚守,形成《中国远征军》电视剧的“品”字形大框架。

编剧邱对耗时半年,在史料堆中淘选,找到了一条让自己心悦诚服的“红色”线索:从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到远征军这段历史结束,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一共刊发了有关滇缅印抗战的报道、通讯共680多篇。邱对觉得,要客观呈现远征军的历史,剧中的“红线”也必须经得住史实的考验,而《新华日报》当时所做的一切有迹可循,于是一个共产党战地女记者“韩绍英”的形象应运而生。

邱对也发现《新华日报》当时配合全国的抗战大局,刊发了很多将士在前线的通讯,人物特写;它的文艺副刊做得特别好,在重庆的所有报纸中读者最多。

全新形象首度亮相电视荧屏 不是惯常的“败军之将”

导演董亚春和编剧邱对都承认,在探讨失败原因、反思战争的层面,更容易放得开手脚。《中国远征军》有意在剧本内容和镜头剪辑上,都将前方士兵的牺牲无谓与后方官员的贪腐沉沦做着对照。

但同时,国民党的高级将领罗卓英、杜聿明等,几乎是第一次在大陆的电视荧屏上以另一种形象出现,而非以往影视剧中惯常的“败军之将”角色。

还有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实。邱对注意到云南大学教授徐康明的《滇缅印抗日战争史》中提及的一个细节: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之后,被英军瞧不起,“英军戏称我们是草鞋军”。邱对却对“草鞋”二字印象深刻。最早入缅作战的第五军200师是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也是当时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师,难道他们头戴钢盔却仍旧穿着草鞋作战?这是真的吗?一番求证之后,他惊讶地发现,不是。

草鞋,这个刺眼的符号,恰恰是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现实的深刻反映。即便是被美国人资助的先进武器武装的200师,竟然也无法供应士兵人脚一双皮鞋。

电视剧《中国远征军》围绕草鞋做了好多戏。在开篇第一集,男一号“韩绍功”的部下就因为脚蹬草鞋,踩中一枚铁蒺藜而不幸成为日军的靶子,无谓牺牲。

不断摇到士兵脚上的镜头,无言而悲壮。

人物简介

韩绍功(黄志忠饰)

是一位经历了大小各种战役的上尉军官,远征军战斗英雄的代表人物。出生书香门第,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弃文从武。

孙立人(张丰毅饰)

原来计划让姜文来饰演这个角色,但是他的档期排满了。孙立人是另类的将领,毕业于美国名校,战功赫赫,享誉海外。

何玉姝(柯蓝饰)

“先锋女性”何玉姝,是片中极大亮点,她隐忍、大义、具有成熟女人的魅力,也有战争中女性的坚毅。据新快报

原文链接:http://ent.ifeng.com/tv/news/mainland/detail_2011_02/24/4828865_0.s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