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寨

日复一日,寨子里......
正文

《论语》其书(未完)

(2007-09-16 04:18:00) 下一个
孔子一生却主张"述而不著"《论语•述而》。说说就行了,写作就不必了。虽然传说中孔子编纂过《易经》,注释过《春秋》,还收集整理过《诗经》等等等等,但专家们说,《论语》可能是唯一一本出自孔子口述而靠得住的书,其它许多以孔子为名义的典籍,都不排除是后世儒家假孔子之名的著述。

但《论语》最终成为华夏从政的必修书。成为官方正统政治哲学。随着官场内的成功,《论语》中的一段段语录又或多或少似懂非懂走进了华夏的每一个家庭,成为左右华夏社会行为准则的一个个"律条"。从汉武帝时代开始,独尊儒术,到一九四九年为止,近两千两百年,《论语》和它的儒家衍生经典一起统治一个民族信仰的时间长度,在人类文明史上,比西方广为传播的圣经,至少长五,六个世纪。
但《论语》最终成为华夏从政的必修书。成为官方正统政治哲学。随着官场内的成功,《论语》中的一段段语录又或多或少似懂非懂走进了华夏的每一个家庭,成为左右华夏社会行为准则的一个个"律条"。从汉武帝时代开始,独尊儒术,到一九四九年为止,近两千两百年,《论语》和它的儒家衍生经典一起统治一个民族信仰的时间长度,在人类文明史上,比西方广为传播的圣经,至少长五,六个世纪。但《论语》最终成为华夏从政的必修书。成为官方正统政治哲学。随着官场内的成功,《论语》中的一段段语录又或多或少似懂非懂走进了华夏的每一个家庭,成为左右华夏社会行为准则的一个个"律条"。从汉武帝时代开始,独尊儒术,到一九四九年为止,近两千两百年,《论语》和它的儒家衍生经典一起统治一个民族信仰的时间长度,在人类文明史上,比西方广为传播的圣经,至少长五,六个世纪。

《论语》到底讲些什么?

"君臣父子",儒家的天堂

孔子(为他的政治理想)花了那么多年流连在求官路上,契而不舍。读他的书,自然关心的第一个问题,孔子理想中的政治社会到底是个何等模样呢?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孔子与齐景公的一次谈话。应该是孔子对儒家学说中一个理想社会最清晰的论断。孔子说,君要像君的样子,臣要像臣的样子…。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宾宾有礼,贵贱有序,因而其乐融融。通篇《论语》,这八个字奠定了孔子理想国全部的社会基础与框架。在《论语》更多其它的描绘中,孔子把它具像为由周公旦(周武王弟弟)建立过的某种社会。甚至憧憬到更古老的尧舜时代。孔子甚至希望通过“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论语•尧曰》,去构筑一个君臣父子贵贱有序的理想社会,一个尽尧舜的君子国(也有人说是复辟贵族与奴隶的社会)。孔子追随者说得更直接了当:"贵贱无序,何以为国"《左传》?"一个无尊卑贵贱的社会,根本无法成为一个国家"!尧舜也好,周公也好,《论语》理想国中的第一个要素是贵贱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说法几乎成了儒家的代名词而贯穿了两千年来几乎所有的儒家经典。
  • 贵贱必有差异,和谐就必不可少。"和为贵"《论语•学而》,"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和"或者再加一个"平",如果社会中所有的利害矛盾冲突都能够保持在一种良性的动态平衡之中,那绝对好过追求那种不可能的平等乌托帮。"和"谐应该是《论语》理想国的又一个最重要的主张。
构筑一个儒家的理想国,就是要构筑"君臣父子","贵贱有序"的"和谐社会"。不管孔子从那些已经远去的历史中,比如尧舜周公时代,看到的究竟是什么,从论语的文字中看,在政治社会里,孔子确实主张贵族与奴隶的"阶级"存在,但反对"斗争"?

"天下大同"那是两千年后康有为的说法。孔子说:,"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攀比平等与相同,都是孔子眼中"难养"的小人,是"和"的大敌。当然是儒家理想国中最大的破坏因素。如果以后的儒家世界里也有过"大同世界"《礼记•礼运》的理想,那它指的不过是"和谐社会"而已。在宇宙里,"同"与等永远是相对的一瞬间,"不同"与不等才是宇宙的活力所在,读过近代物理的人都知道,熵没有了,世界就完旦了。

《论语》中的理想国其实也颇有针对性。春秋时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更,旧秩序的打乱,利益的重新分配,诸侯各国竞相争霸,东周天子的权威早被抛到脑后,孔子更是梗梗于怀。诸侯国内家臣们各霸一方。贵族封地里新兴的地主更蠢蠢欲动,不时向贵族们发起挑战。天下全然忘记了君臣的尊卑,游走列国,求官路上,孔子眼中"小人喻于利","苛政猛于虎",真是惶惶然不可终日!“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自然也就成为了贵族出身孔子的理想。

"正名","为国以礼","为政以德",儒家治国的"三板斧"

虽然孔子做过鲁国司法部长,甚至以法律的名义杀过少正卯。孔子却不以为刑政法律是治国的有效手段。"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恥。"《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刑""政"只会使百姓变得更加没有羞耻而已。执法只会进一步催残人的尊严,孔子认为"和谐"不是靠法律惩罚可以解决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在内心世界引出的问题要靠内心世界的修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似乎更强调正面教育,《论语》中的三大治国主张,正名,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似乎都从这里入手: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正名是孔子"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正名就是用一切手段要求全社会都能心安理得地认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结构。

  • 有了正名,再以程序化的礼仪方式来维系和固定社会中的等级和贵贱关系,是《论语》中开出的另一位主要处方。"齐之以礼"《论语•为政》,"为国以礼"《论语•先进篇》,礼被抬到了为国的高度。年轻时做过礼仪主持人的孔子,身体力行,对礼乐有他自己独到的体会。内容存在于形式之中。寄希望于不断重复那些突显等级的礼仪,使其纳入内心的修炼。"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孔子对礼乐仪式的一召一式寄托了太大的政治期望。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孔子说,没有礼,一切免谈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找八个人跳舞,超过了为官的级别,这种超越礼仪规定的行为,孔子忍无可忍 ……。 这是随机选出《论语》中关于"礼"的几句。《论语•八佾》通篇讲的都是关于"礼乐"的各种小故事。孔子确实没忘自己的老本行。

或庄严肃穆,或热烈亲和…,其实人类各个民族与文明都有自己各式各样场合中要尊循的礼仪,但将礼仪提高到治国的一个主要手段,确是《论语》内的一大特色。用虔诚的礼仪去纯洁自己的内心,兴许有用。可礼仪真能治国吗?

  • 大声疾呼:"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就是说,主张以正面教育,而不是一味使用反面的刑罚,作为治国的主要手段。孔子认为坚持以德治国的结果就是最终将社会导向称作为"仁"的最高境界。"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孔子基本上是以上述三大主张游走在诸侯各国之间。孔子自我推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论语•子路》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 然而孔子的推销并不成功。没人用他为官。

"天下归仁",儒家学说的终极目标


《论语》中说得最多的是"仁","仁"是《论语》全书论述的核心与终极目标。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仁者,其言也讱。"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閒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

提倡"正名",尊崇"礼义",施以"德"育,提倡"忠","孝","勇",…,成为"君子","三省吾身",时时"克己",不过都是为"仁"做铺垫,不过是实现"仁"的必须手段。在儒家系统中,"仁"是君子活动的出发点,更是天下的归宿!
"仁",千言万语都可化作两个简单的字,就是"爱人"," 攀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把治理国家的政治行为与目标都归结为施"仁"政,既以"爱人"为纲领去治理国家,是孔子对人类政治学的一大贡献。也是儒家在政治学领域里举得最高的一面旗帜。今天,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响过近百年之后,当有人重新提出"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时不得不慨叹儒学在华夏民族中漫长与顽强的生命力,影响力。 以仁做为克己修身的目标,又使儒学增加了一丝宗教色彩。儒学也几乎被称作儒教。在这个"宗教"中,除了没有神以外,他同样要求你用顶礼膜拜的仪式,扣问内心式的反省,孜孜不倦的虔诚,去追求一个遥远的天堂,无论你是将其称作"归仁",还是"奔向共产主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