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黄帝陵到底在哪里 (图)

(2008-03-05 03:01:09) 下一个



甘肃省正宁县黄帝陵遗址


黄帝陵到底在哪里

添加日期: 2007-11-02
来源:中国西部三农网整理
作者:张耀民

黄帝冢原址考
原庆阳师专历史系教授、考古专家张耀民

——黄帝冢“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曰:“黄帝崩,葬桥山。”

  《史记•孝武帝本纪第十二》曰:“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泽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 唯有剑舄在棺焉。”

  对于黄帝冢究竟在何地,历来似无异议。现笔者以史料为线索,简述如下看法,供史家指正。

《尔雅》云:“山锐而高曰桥也’。可见“桥山’,取山锐而高之义,绝非“沮水穿山而过,山乃如桥”。

  对《史记》“黄帝崩,葬桥山”

  刘宋裴马因的《史记集解》注云:“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

  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云:《地理志》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

  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云:《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

  针对上列记载,《元和志》云:“子午山一日桥山。”

  《明史》地理志亦云:“桥山,即子午岭。”

  《读史方舆纪要》57卷载:“桥山,亦曰子午山,亦曰子午岭,宁州东百里,即子午岭之别阜,岭北即真宁。”

  《汉书志》所云:“桥山在阳周南边。”又云:“真宁县、宁州东百里,西北至府城(庆阳府)二百里,汉上郡阳周地。隋改为罗川县,属宁州;唐天宝初,获玉真人像于此,因改为真宁。’《正宁县志》云:“清乾隆初,因避世宗胤祯讳,更名正宁县”。

  可见,黄帝冢所在的桥山,汉武帝“还祭黄帝冢桥山”的桥山,即今之“锐而高”并雄踞庆阳地区正宁、宁县、合水东部和华池县西部之南北长约300公里的子午岭;即今之子午岭南部(古云“阳周县桥山南”)的正宁境内。这是无可置疑的。此其一。


  据《史记》记载:子午岭上有“正南北相直”的秦直道。

  《读史方舆纪要》云:“雕翎,真宁县东五十里,绵延高耸,亦即子午山别阜矣,上有秦时直道。今有雕翎巡司,在县东百里。”

  《庆阳府志》亦云:“秦直道在罗川县东九十里。”《元和志》云:“在襄乐县(今宁县襄乐镇)东八十里子午山,始皇自九原抵云阳,即此道也。

  县志载在雕翎上,俗名圣人道,秦以天子为圣,故名。”经1989年考查证实,此道在子午岭分水岭上,由南向北行进,经庆阳地区境内长达290公里,至今遗址尚在。

  应该说,主峰上早就存在着一条小道,直道是在原有基础上修建的。(详见《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三期《甘肃庆阳地区秦直道考察报告》一文)

  秦直道遗址证实,黄帝“西至于空桐,登鸡头”,秦始皇“巡陇西、北地(今宁县),出鸡头,过回中”以及汉武帝“北巡朔方”等,皆经此道。

  汉武帝绝不会拐道二百里(《中部县志》云:“子午岭在县西二百里”)而去“还祭黄帝冢桥山”的。

  秦直道遗址更证实:

  《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地理志》云:“上郡阳周桥山南有黄帝冢”

  以及《庆阳府志》云:“秦直道在罗川县东九十里”等记载是完全属实的。

  秦直道遗址证实了黄帝冢确实在罗川县东80里与罗川县东90里秦直道西侧,也绝不会在子午岭主峰东侧,距秦直道约二百里之“桥山东麓”,这也是无可置疑的。此其二。

总而言之,阳周桥山南,秦直道西侧,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即黄帝冢之所在。笔者认为,今庆阳地区正宁县东部五顷原一带,具备黄帝冢所在的条件,理由如下:

①其地在“罗川县(今正宁县罗川乡东)东八十里子午山,与子午岭秦直道西侧约十里之间’。

②其地东北高而西南低,介于四郎河与支当河上游之间,虽经千年水土流失,仍不失为该地区“大而高”的原面之一;其地东为子午岭主峰,以雕翎关(或曰调令关)为子午岭最高峰,海拔1775米。

③相传黄帝乘龙仙游,至今其地与龙有关的地名尚有龙嘴子、龙头、龙凸村,龙湫等等,在五顷原北,还有一地名乔家原,据《万姓统谱》称:“黄帝葬桥山,子孙守冢,因为氏”;《通志•氏族略》:“乔氏即桥氏也。后周文帝为相,命桥氏去木,义取高远。”现此地与“桥”有关的地名尚有柴桥,南桥等。

④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在此地湫头滩,历代帝王祈雨之处,立“显圣庙碑’一通,碑文不仅记述了此地之“灵气”与“天帝”之阴德,还说“自唐三百年间,或京师悯雨,或甸服告灾,则必命王人乘驿骑,持锦伞。洁净瓶,挹其灵液归于内殿,天子乃洁诚精祷,为民请福’。因屡经“灵验”,所以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始封应圣侯”,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900年)“进封普济王”,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又“改封显圣王”,并重修庙貌,立碑,从而“使苍生受福,蔓同轩昊之年;鸿祚无疆,远过商周代”(碑文见《甘肃通志稿》)。

  又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在今正宁县罗川乡城西门外,立“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一通(现存正宁县博物馆),碑文记述了“轩辕师广成于前,夏禹尊子高于后”等祈仙问道及唐玄宗幻梦与在此处获得石像27躯的故事,并建“宁州真宁县承天观”等胜迹后,指出“兹县踞罗川之上游,实彭原(即宁州)之属邑,气象葱蔚,原隰隐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等等。其“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是确有其事,而“轩丘在望,乃有熊 得道之乡”,想来不会“专事修饰”之辞吧!这正与《括地志》指出“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是相符合的。

⑤明代以来,正宁人景清、庆阳人李梦阳以及强晟等人,都有与“桥山”或“黄帝冢”有关的诗作传世,如景清《题正宁县境》诗中就有“桥山唯有灵湫在,万代穹碑焕典章’;强晟的《桥山》诗中更有“轩辕何事厌尘寰,自昔乘龙去未还”及“争知仙驾游何处,犹说衣冠葬此山”等诗句。说明北宋以前这一带是有过诸如冢、庙、祠或“穹碑”存在的。自北宋末年至南宋、金,元,正如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派员在陕西中部县(今黄陵县)“奠祀修陵”并“敢昭告于黄帝轩辕氏”的文中所说:“当有无失驭,天下纷纭,乃群雄大乱之秋”而已。故到明代,正宁县五顷原一带,只“唯有灵湫在”了。此其三。

据1982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胜古迹概览》称:

 “轩辕庙在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东麓,相传始建于汉代,原在桥山西麓宋代迁建于此。”

  此处的“桥山西麓”,是指何在?宋代为何迁建?

  其实细读一下《明史》与明太祖建祀黄帝陵碑文,便知端倪。

  《明史•本纪第二》早曰“洪武三年,庚午,遣使祭历代帝王陵寝,并加修葺。”

  《明史•志第二十六》载:“洪武三年遣使访先代陵寝,仍命各行省具图以进,几七十有九,礼官考其功德昭著者,曰伏羲、神农、黄帝、少昊……凡三十有六,各制衮冕,函香币,遣秘书监丞陶谊等往修祀礼,亲制祝文遣之。每陵以白金二十五两具祭物。陵寝发者掩之,坏者完之,庙敝者葺之,无庙者设坛以祭。仍令有司禁樵采。岁时祭祀,牲用太牢。四年,礼部定议。合祀帝王三十五。在河南者十:陈祀伏羲……在陕西者十五:中部祀黄帝,咸阳祀周文王……岁祭用仲春、仲秋朔。于是遣使诣各陵致祭。陵置一碑,刊祭期及牲帛之数,俾所在司守之。”

  “六年,帝以五帝、三王及汉唐、宋创业之君,俱宜于京师立庙致祭,遂建历代帝王庙于钦天山之阳”。所以,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遣中书管勾甘,敢昭告于黄帝轩辕氏”的碑文曰:

“朕兴百神之祀,考君陵墓于此,然相去年岁极远;观经典所载,虽切慕于心,奈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神圣,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见《陕西通志•艺文十一》现石碑存黄陵轩辕庙)这大概是今黄帝桥陵奠祀修陵之初,官家承认之始吧!此其四。

诚然,今之“古轩辕黄帝桥陵”碑,系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立,1944年改中部县为黄陵县(见新版《辞海》。

  黄帝祠、庙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都曾有过,有的至今尚存,都据“黄帝崩,葬桥山”,但均未见力证。

  惟黄帝冢“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有根有据,特为之论。

  笔者非常崇敬传说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也高度评价我中华民族尊祖的感情,无论在何时何地建祀轩辕黄帝祠庙,都是崇高的,无可非议的,“祭如在”嘛。

  但轩辕黄帝冢究竟在何处?弄清楚,还历史本来面目,也不是没有必要的。

  特撰此文,以正视听。

(本文原载《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五期)


————————————————————————

真正的黄帝陵在哪里——陕西?甘肃?

中国西部三农网近日展开黄帝陵到底在哪里网上讨论,欢迎发表您的观点。点击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煌煌《史记》铭载 寂寂荒冢作证
真正的黄帝陵在甘肃正宁

兰州晚报记者 路 远/ 文

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轩辕黄帝,死后到底葬在了哪里?黄帝陵是在陕西黄陵县吗? 陕西黄帝陵令众多海内外华夏儿女心神向往,纷纷前去谒拜,寻根问祖。这似乎证明黄帝陵就应该在陕西黄陵。

然而,陇东学院老教师张耀民经过15年潜心研究,证据凿凿,不仅《史记》对黄帝陵位于何处有明确记载,而且正宁县五顷塬乡的“黄帝冢”今天依然存在。

于是,他著书论证:真正的黄帝陵不在陕西黄陵县,而是在甘肃正宁县五顷塬乡。


《史记》记载了黄帝葬处


《史记》云:“黄帝崩,葬桥山”。
《史记集解》引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
《史记索隐》引《汉书.地理志》云: “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张耀民在查阅历史史料中发现,这些记载其所指均为一地,即后世所谓的宁州桥山,也即今庆阳地区正宁县五顷塬乡。

那么,黄帝陵的所在地为什么会出现种种说法?又缘何移位至陕西黄陵县呢?

张耀民认为,原因之一是一些史学家对地理变迁不清。

查《二十五史》,在宋代之前,对黄帝冢所在地的记载,均是“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从《金史》开始,将桥山由原阳周县(即今庆阳地区正宁县)移入中部县(今陕西黄陵县)。

明洪武三年,明太祖将中部县的“桥陵”一地,误认为是轩辕黄帝“桥陵”之后,《明史》则将桥山、黄帝冢一并记入中部县城北。

如此看来,

宋代以前的记载说黄帝冢在宁州桥山,均无异议。

只是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明代,将桥山、阳周县、黄帝冢“搬来移去”,弄得真假难分,是非难辩,不能不说是个历史性的闹剧。


“黄帝冢”遗迹在正宁县


原《正宁县志》云:黄帝陵在县东南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曰:“黄帝葬衣冠处”。

此黄帝冢,正是汉武帝所祭的黄帝冢。

黄帝冢今天依然高高耸立在正宁县五顷塬乡的黄土塬上,虽经几千年的水土流失,但仍很壮观。除冢东面塌入谷地外,原冢基本保存完好。冢高10-60米,西半部现修水平梯田18阶,每阶高1-3米,阶面宽1-2米不等,上面栽植可结果的核桃树近千棵。冢顶部原来呈长方“覆斗”形,现在为椭圆形,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面积1500-1800平方米。

陇东学院政法系讲师陈亚峰自小在五顷塬长大,对黄帝冢很是熟悉。

他告诉记者,黄帝冢的土层不是天然的土层,土层是夯筑而成的,而且层数清楚。

他还说,这里的许多地名有“龙头子”、“龙嘴子”的叫法,它们的名称都跟轩辕黄帝有关,当地人把黄帝冢叫“疙瘩坟”、“仙人坟”等等。

现存于正宁县文化馆的“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的碑文中也提到了“轩丘”,即黄帝冢。

总归一句话,“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的记载,终由其原冢遗址给我们作出了无可争辩的结论。


还黄帝陵本来历史面目


“陕西的黄帝陵没有任何历史证据,只不过是由当地一座轩辕庙得来的。”张耀民在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我们如何对待黄帝陵的陵址呢?张耀民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不可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开玩笑,不可数典忘祖,去随意篡改史实;对历史的记载,要毫不含糊的承认,不能有半点虚谎之词。

黄帝陵的所在地,除“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的记载外, 《史记》之前,再无一处有实际葬地的记载,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地承认,才可能真正地避免中外人士对黄帝陵的生疑,以还黄帝陵本来面目。

几年前,一位陕西省旅游部门的负责人在看了子午岭的古黄帝冢后,感慨地说,陕西、甘肃都有黄帝陵庙,陕西是新建的,而甘肃则是山清水秀,还有高大而清幽的古黄帝冢。一古一今,各有特色,实乃旅游者的好去处,且两地相距不远,我们可两地合作,既可以引导游客看看有千年古柏的轩辕庙,走一走子午岭上的古代高速公路—秦直道,再看一下古黄帝冢的原貌,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西部三农网探寻甘肃正宁黄帝冢


甘肃黄帝陵


黄帝陵在甘肃省正宁县

中华儿女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连战、宋楚瑜访大陆无一例外地拜谒了黄帝陵,那么黄帝为何人,他的陵墓倒底在那里,为何会得到亿万华夏儿女的垂拜?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相传五千多年前,他联合炎帝,战胜蚩尤,统一中原部落后,融合黄河中下游直至长江流域的众多部落,建立了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族。

黄帝率领先民始制衣冠,造舟车,养蚕桑,创文字,建医学,定算数,发明指南车……,由此结束蛮荒浑浊,开创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

黄帝陵的祭拜历史历千年之久,但黄帝陵在不在陕西黄陵县桥山,却只是个谜!虽然解放后国家曾先后投资1.9亿元人民币对黄陵县的黄帝陵进行了修整,但可以说黄帝陵的具体位置至今仍是个谜!

西汉时就有祭拜黄帝陵的先例,但祭祀的地点一直没有统一,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起,关于黄帝陵的祭祖有一个划时代的转变,此以前对黄帝陵的所在地说法不一,祭扫也不专在一地,象位于灵宝市区西20公里阳平镇的荆山黄帝陵至今都很有名,

洪武四年(1371),遣中书省管勾致祭,此时基本确定黄帝陵在中部县桥山。二十九年秦王遣专官致祭。

此后,永乐、宣德、景泰、天顺、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年间,明王朝均派遣专官致祭者14次,陕西黄陵县桥山黄帝陵得到了历史的认可。

但黄帝陵倒底在不在黄陵县,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古认证,读者有兴趣也可以了解“子午山麓黄帝冢”一文,了解历史的变迁!

子午山麓黄帝冢(转摘自庆阳时空网站)

  子午岭西麓的正宁县五顷塬乡有一古冢,冢高60米,顶部南北长70米,东西宽30米,面积约1500平方米,两面临谷,中间一峰耸起,气势雄伟。

  据史书记载和史学家考证,此冢为轩辕黄帝古冢,也即史书上所记的黄帝陵。文献记载可作为佐证:

 《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崩,葬桥山”。

 《刘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

 《史记集解》注云:“黄帝冢在上郡桥山”。

 《史记索隐》注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

 《史记正义》云:“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

 《元和志》云:“子午山一曰桥山”。

  明史《地理志》云:“桥山,即子午岭”。“上郡阳周桥山南有黄帝冢”。

 《读史方舆纪要》五十七卷载:“桥山,亦曰子午山,亦曰子午岭,宁州东百里,即子午岭之别阜,岭北即真宁……汉上郡阳周地,隋改为罗川县,属宁州,唐天宝初,获玉真人象于此,因改为真宁”。

 《正宁县志》云:“清乾隆初,因避世宗胤祯讳,更名正宁县”。

宋代《宁州真宁县承天观碑文》记:“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

 《庆阳府志》、《正宁县志》均记:“黄帝陵在罗川县城东子午山旁”。

 清乾隆《正宁县志》云:“黄帝葬衣冠处:在县东湫头镇东西头村之桥山,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曰:“黄帝葬衣冠处”。


 《史记?孝武帝本纪第十二》曰:“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

又据《史记》记载,子午岭上有“正南北相直”的秦直道。

明《庆阳府志》云:“秦直道在罗川县东九十里”。说明,黄帝陵在秦直道之西10里处。汉武帝率10余万大军沿秦直道北巡,还祭黄帝冢于桥山,合乎情理的判断, 祭的应是距秦直道约10里的五顷塬黄帝冢,不可能率10余万人马翻山越岭绕到距秦直道数百里的黄陵县去祭祖。

司马迁与汉武帝是同一时代人,他做过汉武帝的太史令、中书令,且游历四方,所以,他对汉武帝“还祭黄帝冢桥山”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

 《史记》云,始皇二十六年蒙恬率30万大军北驱匈奴,收取河南地,构筑长城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一万余里。

始皇三十五年,率军30万修直道,从云阳直通九原,斩山湮谷,千八百余里。并命太子扶苏为监军,协助蒙恬处理军务。此直道共修两年多,到始皇三十七年始皇病死沙丘时还未修成。

这说明始皇死时,蒙恬和扶苏均在汉上郡阳周县(今正宁县)东子午岭修直道,而不在陕北榆林修长城。

 近年,据一些历史学家实地考察,史书记载的黄帝陵的位置应在被当地群众称为“先人坟”的地方。

相传昔日“先人坟”上古木参天,松柏罩顶,有许多石碑,上书“黄帝葬衣冠处”。这同《庆阳府志》、《正宁县志》的记载完全吻合。

 据历史文献、文物和遗迹考证,可以作出以下几点分析和判断:

 一、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在庆阳东部,即泾、洛二河分水岭,也即今天的子午岭,而非黄陵县北之“桥山”。

 二、阳周县即今正宁县,隋罗川县,黄帝陵在罗川县东八十里之子午山。

 三、秦直道在子午岭岭脊,距罗川县城90里。据此推算,黄帝陵应在秦直道之西10里。

 四、始皇三十五年到三十七年,蒙恬在正宁县修直道,死后葬于正宁县永正乡,今墓冢遗址尚在,也证明阳周县就在正宁,子午岭和秦直道均穿过正宁,黄帝陵应当也在正宁。


 五、正宁黄帝冢虽经几千年的水土流失,但仍很壮观。除冢东面陷入谷地外,原冢保存基本完好。据实地查勘,黄帝冢的土层不是天然土层,是堆筑而成的,而且夯层清析可辨。据当地人讲,明代黄帝冢有许多石碑,这也可以作为佐证。

 六、正宁承天观碑尚在,证明宋代以前黄帝陵、轩辕丘均在正宁县境。

 七、除《史记》、《括地志》、《地理志》、《读史方舆纪要》等古经典书籍有记载外,《庆阳府志》和《正宁县志》都对黄帝陵在正宁的史实有充分记录。


 八、根据专家现场考察,并著文论证,黄帝陵在正宁县五顷塬乡二顷塬村。

(选自郭文奎主编的《庆阳史话》,作者 路笛)


黄帝陵到底在哪里

深藏“秦直道”、“黄帝遗冢”等多处历史景观
“子午岭”森林公园觅知音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路远 

本报讯 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遗冢、秦始皇修建的“高速公路”秦直道、蒙恬将军蒙冤自缢地调令关……众多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的遗迹深藏于子午岭林海之中,不为世人所知。

在今年兰洽会上,庆阳市正宁县招商局专门拿出了子午岭天然森林公园项目,期待投资者能青睐子午岭中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独特奇异的自然森林风光。

“秦直道”

据了解,秦直道是招商中的“子午岭天然森林公园”项目的主要景点,它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完成的两项巨大国防建设工程之一。它不仅是当时支援国防的军事运输线,也是内地与边疆经济文化往来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它南起云阳林光宫,北抵九原郡,长约 900余公里,其中在正宁林区有40公里。

“黄帝遗冢”

被奉为华夏始祖的轩辕黄帝,一生与庆阳非常密切。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云:“黄帝居轩辕之丘。”还云:“黄帝崩,葬桥山。”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郭沫若先生在他的《中国史稿》中更明确认为:“今庆阳地区不仅乃轩辕黄帝的生地、故里、家乡,而且其死后仍叶落归根‘还葬生地桥山\'\'”。


此冢正为汉武帝所祭的 黄帝冢。今此冢虽经几千年风雨飘零,但仍保存完好,旁立一碑,镌字曰:“黄帝葬衣冠处”,冢高60米,冢顶原呈长方覆斗型,现为椭圆形,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面积 1500—1800平方米。


煌煌《史记》铭载 寂寂荒冢作证
真正的黄帝陵在甘肃正宁
兰州晚报记者 路 远/ 文

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轩辕黄帝,死后到底葬在了哪里?黄帝陵是在陕西黄陵县吗? 陕西黄帝陵令众多海内外华夏儿女心神向往,纷纷前去谒拜,寻根问祖。这似乎证明黄帝陵就应该在陕西黄陵。

然而,陇东学院老教师张耀民经过15年潜心研究,证据凿凿,不仅《史记》对黄帝陵位于何处有明确记载,而且正宁县五顷塬乡的“黄帝冢”今天依然存在。于是,他著书论证:真正的黄帝陵不在陕西黄陵县,而是在甘肃正宁县五顷塬乡。


轩辕黄帝为何葬在桥山?

为什么说轩辕黄帝冢在今庆阳地区正宁县五顷塬?从地理实际看,隋罗川县(今正宁县罗川镇)在桥山上的秦直道西侧,而桥山(即轩丘)上的秦直道在罗川县东九十里,按《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来看,罗川县在桥山之秦直道之西九十里,而黄帝冢则在秦直道西十里。此西十里,正是今正宁县五顷塬地。

轩辕黄帝一生征战南北,何处不可葬,为什么偏葬在桥山?

《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

此处的“还葬”又是什么意思?原来母系氏族部落的轩辕黄帝,有叶落归根而“还葬生地桥山”的原因。如此看来,今庆阳地区乃轩辕黄帝的生地、故里、家乡,所以他死后“还葬”在本氏族部落,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轩辕黄帝死后,是否乘龙飞天?其中一方面是由于轩辕黄帝氏族图腾为天鼋,即翼龙,人们相信他们死后都会“乘龙”,飞向另一世界去。

“黄帝冢”湮没了2100年

黄帝年代久远,《史记》书其“葬桥山”是否可信?

其实司马迁的《史记》其所以从黄帝始,且书其葬处,就是因为黄帝以前,“荒远难稽、不欲传疑于后世”;“黄帝之死有冢可据也”,这是历代史家较为一致的看法。


何况,司马迁与汉武帝是同一时代的人,他做过汉武帝的太史令、中书令,且到处游历过。所以,他对汉武帝“还祭黄帝冢桥山”的记载是绝对无误的。

黄帝冢既在阳周桥山,即今正宁县东子午岭,那为何能错位到今黄陵县?这里有历史原因,也有人为因素。据张耀民研究史料对桥山的记载,发现将“桥山”移了位。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明代,将桥山、阳周县、黄帝冢“搬来移去”,弄得真假难分,是非难辩,不能不说是个历史性的闹剧。

霏霏细雨中,我们在陇东学院政法系讲师陈亚锋的带领下,来到了正宁县五顷塬乡南夷村。一位村民听说我们是来找黄帝冢的,他指着远处告诉我们,那个高大的土丘人们都知道不是山,而是坟,都叫“疙瘩坟”,村民不敢砍上面的树,不然就要烂手指头。陈亚锋对记者说,他从小就在这个村子里长大,经常到“疙瘩坟”上去,总觉得很神秘,因为这里有许多关于它的神奇说法。

“疙瘩坟”周围的山峁沟壑连绵不绝,山脊犹如龙身龙背,蜿蜒在莽莽黄土塬上,给“疙瘩坟”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在采访中,张耀民认为,黄帝冢之所以能湮没2100多年,其主要原因之一,不能不说是历史上出现了诸如《水经注》等的记载失误或人为的干扰而造成的。

在今天,陈亚锋则认为,是我们在对待历史文化上的观念有差异,这是造成黄帝陵“错位”的重要原因,陕西黄帝陵为何名扬四海?我们该值得去深思了。


且莫与华夏历史开玩笑

黄帝祠、庙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都曾有过,有的至今尚存,都是根据“黄帝崩,葬桥山,但均未见有力的证据,惟有黄帝冢“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有根有据。

本着非常崇敬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和中华民族尊祖的感情,张耀民认为,无论在何时何地建祀轩辕黄帝祠、庙都是崇高的,无可非议的,“祭如在”嘛!但轩辕黄帝冢究竟在何处?弄清楚,还历史本来面目,也不是没有必要的。

1993年11月,张耀民先生去了陕西黄陵县,拜谒了“黄帝陵”及“轩辕庙”,考证了其许多宣传资料和现存的文物,与有关人士进行了磋商,并提出了许多质疑之处。如提出“黄帝手植柏”有无证据?

对方答道:“你看嘛,这么大的柏树,五千年了,不是黄帝手植再是谁来?”此等笑话昭然若揭。

“叹沧海桑田,千载一逢惟汉武;看孤峰荒冢,几时再见众儿孙”。张耀民先生领略了陕西“黄帝陵”“旧貌变新颜”的全过程,也多次踏访了正宁五顷塬的古黄帝冢,不由得思绪万千。

陈亚锋认为,我们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历史史实,要对沉寂了2100年的黄帝冢进行研究、保护和开发。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久。张耀民先生坚信,迷雾终将散去,还黄帝陵本来面目的一天,终会到来。


甘肃黄帝陵一座寂寞的荒丘
来源:兰州晨报 本报记者 才旺瑙乳


当历史在喧嚣中为一些似是而非的存在鼓掌的时候,当历史被一些经年累月的忽略而错置的时候,您是否意识到,追问常识,推敲那些似乎无可质疑的事实,有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这里,我想告诉您的就是这样一个寂寞学者的发现,它和目前充斥于各种图书和网络资料中的知识大相径庭———其实真正的黄帝陵和黄帝故里就在甘肃!也许您会吃惊。但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者,已经用自己广博的研究和缜密的推论,证明了这个事实。

  2006年清明节,我和司机驱车奔驰在著名的陇东董志塬上。

  电视、报纸、网络都在不断地报道:清明节期间,河南新郑举行了“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陕西黄陵也举行了大型的祭奠活动。表达着华夏民族对人文始祖黄帝无限的崇敬。

  而我此行,也正是怀着一个与轩辕始祖有关的秘密,专程拜访了蛰居于陇东学院(原庆阳师专)的当地学者张耀民先生。

  张耀民,甘肃宁县人,1958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西北师大、庆阳师专(现陇东学院)等单位工作,教过古汉语、汉文字学等课程。已发表和出版有关庆阳古代历史的文字约80万字。并参与了《庆阳地区志》的纂修和点、校,整理了明、清《庆阳府志》。1993年退休。

  我们见到老人时,他正卧病在床。但当我们说明来意后,他有些激动,坚持下了床,用他浓重的方言,向我们叙述并揭开了萦绕华夏历史近千年的一段迷雾。黄帝陵在今甘肃正宁

  张耀民先生向我们简洁地表述了他的研究和观点。在上世纪90年代,他已在《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甘肃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发表《黄帝冢原址考》系列文章多篇,详细地研究和论证了黄帝冢在今甘肃正宁县五顷塬和二顷塬的接合部,并经实地考察,按照史载确切地找到了黄帝冢。

  他说,《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当时的罗川县就是现在的正宁县。

现存正宁县博物馆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所立的《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载:“兹县(隋罗川县,今正宁县)据罗川之上游,实彭原之属邑,气象葱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

“轩辕师广成于前,夏禹尊子午于后。”这里所说的“轩丘”就是罗水上游的桥山,因为有(音桥)氏而得名。子午山也称子午岭,即《史记?五帝本纪》所说“黄帝崩,葬桥山”的桥山。

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庆阳知府赵本植修纂的《庆阳府志》载:“黄帝陵在罗川县城东子午山旁。”

民国14年(公元1925年),正宁县知事苏绍泉修纂的《正宁县志》记述得更清楚:“黄帝陵在县东南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黄帝葬衣冠处。”


此黄帝冢,正是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于桥山的地方。

  为什么叫“黄帝冢”,而不叫“黄帝陵”呢?《水经注》说:“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在秦代以前,人们称黄帝的墓地为冢。

  笔者仔细地研读过张先生的几篇文章,其论证的确缜密严谨,其中还清晰地理出了近千年来关于这一话题逐渐走向错置的脉络和失误之所在。黄帝故里也在甘肃.

  既然找到了黄帝陵,那么黄帝究竟出生于何地?这个话题同样在学术界也有纷争。

  张耀民先生向笔者赠送了2003年出版的他的庆阳古代史论集《岐黄故里在庆阳》。其中对这个问题也有独到的见解。

  据他考证,现在对黄帝故里的说法,源于皇甫谧“黄帝生于寿丘”之说。

《史记正义》注释为“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山东曲阜县东北六里。”张先生认为,如果照此说法,势必导出两大错误。一为华夏文化倒流,即炎黄文化是由黄河下游倒流到中游。二为代系倒置,不是父生子,而是子生父。

  首先,张先生通过对一位早皇甫谧百多年、与皇甫谧同一故里的东汉安定郡临泾哲学家王符(公元85-162年)的研究,确认王符所著的《五德志》、《志氏姓》等文章,已指出世号神农的炎帝氏,代世号太昊的伏羲氏,“大电枢昭野,感符宝,生黄帝,代炎帝氏”。

而“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生白帝挚青阳。世号少昊,代黄帝氏,都于曲阜。”这说明伏羲、神农、黄帝、少昊是代系相传的。而且是黄帝子孙少昊“都于曲阜”,不是轩辕黄帝生于曲阜。

在王符的著作中还指出“隗姓赤狄,姬姓白狄,此皆太古之姓。”“姬即犬戎氏,其先本出黄帝。”

说明华夏文化的源流是由西北而东南,而且黄帝生于西北戎地,而不是属夷的山东曲阜。

  他还对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县西北”的说法据理进行了辨正。认为这种说法跟“生于山东曲阜”一样,是与历史和地理实际不相符合的。

  在桥山山脉西侧,即今庆阳市,至今有大量与轩辕氏族及其龙图腾有关的地名和传说,根据《庆阳地区志?姓氏》记载的与轩辕相关的姓氏和今庆阳市还有姓轩辕的,据此丰富的佐证,张先生认为黄帝就出生于今庆阳市。

  另外,他还用被学者忽略的一个细节,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这儿的“还葬”又是什么意思?

其实,他说这个问题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早已作过解释。“按照母系社会外婚制……同嫁的男子死后,都分别归葬于各自的出生氏族。”这就使我们了解了为什么系母系氏族部落的黄帝,叶落归根而“还葬”生地桥山的原因。

  拜访结束后,受张先生指点,我们又驱车回返绕道正宁县,直奔位于正宁县的五顷塬。

  在五顷塬和二顷塬接合的斜坡弯道岘子处,我们见到了这座鲜为人知的高大墓冢。

正如张先生的描述,古冢高60米,三面临谷,冢西半部现修水平梯田18阶,上面植有近千棵核桃树。冢顶部原呈长方覆斗形,现为椭圆形。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面积1500平方米~1800平方米。从土层成形看,动土层至少在40米以上。从墓顶,可以看到茫茫苍苍的子午岭山脉绵延不尽,不远处是被称作龙头和龙嘴的塬山。
 

在五顷塬,我们拜访了几家当地的农户。这儿的农民仍然民风纯朴,为人敦厚,生活比较苦焦。他们靠天吃饭,蓄窖水,主要种植小麦、土豆、玉米,有人至今住窑洞。问起黄帝陵,他们一派茫然。

一位姓乔的老人说,知道一点情况的老人们都没了。只听爷爷辈的人说,我们这儿以前叫“五姓塬”,那个坟叫“仙人坟”,其他的什么我们一点儿也说不上。问起有没有人在黄帝陵祭奠,老人说,往年也有庆阳等地的人来烧纸,但很少。

  据张耀民先生的考证,黄帝冢所在的五顷塬和二顷塬,系“五姓塬”和“二姓塬”的转音。五姓或二姓,是陵户人数,可能是黄帝陵的守陵人。《万姓统谱》称:“黄帝葬桥山,子孙守冢,因为氏。”这里的居民可能就是世代默默无闻的黄帝冢的守护人。

  忽然想起最近研读过的诗歌:“轩辕何事厌尘寰,自昔乘龙去未还”,“争知仙驾游何处,犹说衣冠葬此山”。

  当我们即将离开黄帝陵时,我又一次回首瞩望,这座被历史教科书错置了的圣地,隐霸王之气于绵厚的山脉,静静坐卧子午岭西麓,或许它并不期待什么,只是寂寞地守望着大地的沧桑与变迁。

  虽然没有香火和纸钱在风中飘摇,但我的心中仍然生起了高古时代的苍凉和意境。

  这座被历史教科书错置了的圣地,隐霸王之气于绵厚的山脉,静静坐卧子午岭西麓,或许它并不期待什么,只是寂寞地守望着大地的沧桑与变迁。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