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电影《偷香》(Stealing Beauty)随感(1)
《活在爱与被爱中》(1)
作者:采菊东篱-天是鹤家乡
前言:
四月十八日,我和大家一起参加了“多伦多文化艺术沙龙”举行的《电影欣赏会》,观赏由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电影《偷香》。电影放映结束后,大家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龙友们从电影的时代背景、内容到艺术手法和配乐等等,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很多意见非常有意思。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新的视角,也启发了我们的想象。
有些网友认为,电影里的人物过着一种美丽而诗意的人生;有些人认为无法忍受这种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有人对他们错综复杂的内心感情感到疑惑;有些朋友觉得结构松散;有些网友认为这种结构符合电影的风格;有些朋友对其中的音乐大加赞赏;有些网友迷醉于电影富丽的画面中....... 。
讨论会进行得热烈而有序,从各位朋友的发言中,我感受到他们良好的鉴赏能力和文化教养。直到夜深人静时,我们依然觉得意犹未尽。
下面,我根据自己对电影观看后的感想,写了一篇粗略的影评——
《活在爱与被爱中》。希望能起抛砖引玉之效,欢迎龙友们参与讨论!
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的作品《偷香》
如果把电影分为故事电影和诗歌电影,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的作品《偷香》无疑就是后者。它是贝托鲁奇人到中年时信手拈来、炉火纯清的作品。电影如诗如歌、充满了浪漫的异国风情,对于我们习惯生活在北国严冬的影迷们而言,如送来了一股温润的地中海和风。
不少朋友说,电影画面很美,但是内容难懂,有头无尾地不知所云。若以传统观念而言,这样要求很正常。看电影,人们习惯离不开故事情节,没有了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必然费解。
但贝托鲁奇的某些电影另当别论。《偷香》是一部带有“法国新浪潮主义”和“意大利写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欣赏它,可能需要跳出传统的电影审美思维,换一种方式,以一种新思维和读诗歌的方式去观赏《偷香》,沿着露西的感情线索走进电影,也许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那么,贝托鲁奇为什么拍这部电影呢?电影描述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内容呢?探讨了什么问题?导演向我们展示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感情世界?这部电影的架构如何形成? 线索在哪里?他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自己和人物的生活形态和心灵的?
这个山头生活着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让我们跟随电影蒙太奇快速地扫描一下吧 :木雕艺术家伊恩·格雷森为了寻找即将失落的传统文化,十八年前带着英伦情人戴安娜来到意大利的一座山上开荒,随同的还有戴安娜与前夫所生的两个儿女—— 美兰达和克理斯多。这个山头是热衷于离群索居者的人间香格里拉,人们在此可以远离尘世的纷争、为所欲为。于是吸引了一些崇尚自然生活的朋友们在此寄居。他们有法国的艺术老商人吉乐米;后来身患晚期血癌的作家阿历克斯·帕斯;电台感情生活主持人乃密。一些依然活在繁喧的都市的人们,也选择它作为心灵的暂时休憩之地:已成为珠宝设计师的米兰达带着他英俊的美国律师男友回来探望妈妈;纽约的诗人兼模特儿沙拉哈蒙两度上山探访;战地记者卡罗带着他的儿子米歇也会驻足此地;意大利贵族后裔尼古拉和弟弟奥斯瓦尔多也是这个山头的常客...... 。 正如尼古拉的朋友来访的评价:每次来,好像到了另一个星球,创造了另一个空间,总有一天,来这里的人要用护照。
这是一群拒绝政治、讨厌政府的无政府主义者,邻居布鲁诺家安装电视天线看竞选,吉乐米带着大伙泼水喉宣泄不满;公务在身的“中尉”不期来访,大家就在餐桌上冷嘲热讽地“礼待”他。他们尽管年龄、性别、国籍、语言、种族不同,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生活的目标却很一致。正如电影中他们自我表白一样“这里的国民不听别人讲话, 只表达自己的主张,”,在自言自语中自得其乐。这群地道的享乐主义者,可以在一起无代沟地集体裸泳;在山头的常青藤架下享受落日晚餐;在通宵的派对上狂舞、醉酒、集体吸食大麻;甚至放肆地借酒耍赖...... 。
在性取向上,他们也是一样的五彩缤纷。有克理斯多和尼古拉以及英国青年的同性恋;尼古拉的双性恋和滥交;米兰达和理查的婚外情和纵欲;女大男小的乃密和米歇的野合;色情狂卡罗热衷的一夜情...... 。生活的放荡,似乎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他们的“偷香 ”是现在进行式的,只是形式有所不同。
露西·哈蒙和奥斯瓦尔多也是追爱的一族,但他们有自己另外的价值取向。他俩洁身自好、相信处女与处子之身的纯洁性和圣神性,维护自己道德观念、并坚守着爱情的一块圣地。
这部电影是一幅当时社会人感情和性欲的“清明河上图”。导演贝托鲁奇用它浓烈的激情赞美着无敌的青春、宣扬爱情的至上。他亦以电影独特的语言书写了理智和感性、纵欲和坚守;他探讨了人性和伦理道德、现实和愿望的冲突;也给我们展示了人的某些異質性。
导演向我们展示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感情世界?——
(1)爱人与被爱的露西
十八年前,还是青春女性的沙拉. 哈蒙来访伊恩刚刚成立的新家,她美丽迷人、个性放荡不羁。在戴安娜回英国办理离婚手续的空隙,沙拉和伊恩维持了一段性爱关系。沙拉回到美国不久,就产下了他俩的女儿露西。四年前,沙拉带着还是女孩的露西再次上山探访,露西邂逅了贵族后裔尼古拉,并品尝了生命的初吻。随后沙拉在美国自杀身亡。她没有给还处于童年的露西留下有关她身世的遗言,只是以含蓄的诗歌交代了露西受孕的背景和一个模糊的场景。
十八年后,已长得亭亭玉立的露西接受了继父的生日馈赠,以为伊恩作模特的名义来到这个意大利山头。这个美丽的故事,就始于露西这段意义非凡的寻父与寻爱之旅。
露西在出场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很单纯的女孩,不修边幅地斜躺在火车上听流行音乐,睡觉的时候嘴角还挂着一缕口水,但她青春的形体如娇艳的天堂鸟骄傲地盛开着,火车上就引来了色情狂卡罗对她的偷拍。自从母亲去世,露西一直没有走出失母的阴影,在她的内心,她依然很怀念这唯一的至亲。导演为此安排了一个很细腻的心理描写镜头:当露西从戴安娜手中接过母亲穿过的衣服时,她拿起衣服贴着脸温柔地闻嗅,仿佛想从中能嗅到一点母爱的温馨。稍有感情经历的人都会明白,当一个人失去爱时,会产生孤独和空虚感,孤独和空虚又会衍生渴望,希望寻找另一份爱情来填补。对于露西而言,寻找生父并把感情转到生父和异性爱情上是唯一医治心灵创伤的良方。它也使故事的发展从感情内在的逻辑中找到了合理性。
如果说父亲还需要侦探一样地秘密找寻,而梦中的爱人尼古拉是明确的。爱如一条蚕丝,在一位豆蔻少女的心中轻轻吐露。尼古拉成了露西感情的唯一寄托。他外游未归,露西就和黛西到她们初吻的小河边流连、回味;站在窗前倚栏遥望。每一听到尼古拉的名字,她就竖起耳朵探听他的行踪。她默默地等待,直到看到尼古拉带着一脸爱琴海阳光旅行归来。即便露西在尼古拉的记忆中似乎变得模糊了,露西还是兴致冲冲,站在窗边深情地目送他的汽车在尘土滚滚中离开,然后在房间兴奋地狂舞。第二天,露西还采取主动,直闯尼古拉的庄园找他。大树下,她恍然大悟,尼古拉早已移情别恋、另有所爱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就如此从爱的火炉一下子掉进了一个冰窟窿。导演安排她骑了一架单车一路跌跌窜窜,摔在一个土坡上。心灵的伤比肉体更痛,连奥斯瓦尔多上前帮助,她都无意答理。
我们从电影的另一段无对话的心理戏中,可窥见露西内心的挫败和伤害: 尼古拉带卡贝耶拉来伊恩家晚餐,两人举止亲密。镜头是一个露西的大特写,双目注视尼古拉一对在交谈,几秒钟后,露西马上转头,一脸不屑的样子。接着镜头又转到尼古拉和卡贝耶拉谈笑甚欢。画面是一个露西的中景,表情落寞,愤怒。接着,出现一个很巧妙的镜头—— 尼古拉转头,突然停止笑容。接着镜头出现露西一张非常失望、痛苦的脸。导演是非常高明的,没有对话,没有铺垫,只是用镜头的切换,用几个眼神就完成了露西从震惊,失望,不屑,一直到痛苦、落寞的全部过程。
尼古拉是一个出生于传统贵族家庭的花花公子,双性恋者,是男性的米兰达。在他的人生信条中是没有爱情的,只有简单的没有麻烦的性。他像一个贪婪的猎人,追逐着年轻的猎物。那个黄毛丫头的露西珍而惜之的初吻,对他而言,只是一杯随意泼掉的隔日茶。直到一天他偶然看到正担任模特儿的露西露出半边粉嫩的胸脯, 于是淫心大发,即赶走玩厌了的卡贝耶拉 ,调转头来去猎取露西。毕竟,露西是单纯的,当他听到尼古拉向他表达的花言巧语,饥渴的心开始动摇了。“这就是橄榄园”是她们约会时唯一的一句台词,流露了她无法掩饰的内心激动和羞愧,露西冲动地拉着尼古拉往地上滑,接受他的亲吻。当尼古拉想进一步进攻她的时候,露西却开始犹豫了。又是一个大特写:她合上眼睛,表情木然,开始没有反应,然后反抗,大声叫,“不,不,我不,停止!”最后愤怒地 推开尼古拉,跑掉了。
露西爱着人,也渴望被爱。但想得到她的童真,必须是有条件的,那该是一份纯洁的爱。聪明而自爱的露西牢牢地守住了这条防线。经此一役,露西明白了,开始从憧憬中走出,从无知中走出。她觉得,应该保留自己的处女之身给值得爱的男人,因为性爱对她来说是圣神的。——这也是为什么伊恩说,露西不同于她的妈妈,露西的眼神“流露出喜乐”的原因。
期待了四年的初恋破碎了,这颗痛苦的心如何抚平?这里有一组景深控制得很好的镜头:阿历克斯的眼睛向窗外眺望,远景是形象模糊、垂头丧气的露西在归来,沉重的关门声冲击着阿历克斯的心头。她回到房间,镜头上是一张挂满泪珠的露西大特写,她一边哭,一边抚摸着自己几近被尼古拉强暴的双腿。阿历克斯无言,但从他无奈的神情中感受到了露西悲凉的恸哭,这个女孩在面对镜子顾影自怜。—— 爱虽然破灭了,一个少女却在痛苦的瓦砾中结出成熟的心灵之果。她坚信,失去爱情,她还有亲情。
接着,露西拿着妈妈的诗歌,带着满脸的泪痕到隔壁见阿历克斯。此刻,这两代人已彼此成了心灵上一对相依的精神恋人了,露西是很信任阿历克斯的。
活在爱与被爱中—— (2)
http://www.artssalon.com/phpBB3/viewtopic.php?f=8&t=1922&p=11443#p11443若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多伦多文化艺术沙龙” http://artssal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