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痴史迷

挖红楼,侃文史,走天下
个人资料
史迷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是是非非寇老西儿----谈谈北宋名相寇准(四)

(2005-10-02 18:00:07) 下一个
我原想在这一贴只简单叙述一下澶渊之盟,而不对它发表很多的议论,原因一是它不是我要写寇准的主要原因,二是以往有太多的文章讨论过这个主题,再写也是重复,三是我自己的水平也写不出“正经”的评论来。惟安静和其它朋友希望更多讨论澶渊之盟,那就让我试试吧,但结果很可能只是“西望长安”。

(四) 澶渊之盟

上节谈到宋军取得了澶渊之战的胜利。但这个胜利并不像历史上的一些大决战一样,是一边倒压倒性的歼灭战。宋军的胜利在于射杀了辽军的主将挞览;并且将宋军的一部,运动到辽军背后,使辽军面临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辽军在无法取得决战胜利的条件下,向宋军提议和谈,以期保留自己的有生力量,为将来作长远打算。辽军求和,对真宗来说,真是求之不得的天大好事,他早就腻味这场战争了。宋朝的谈判代表曹利用请示真宗,若辽军提条件,要钱,我们给多少?真宗连想都没想一下,辽军是处于不利地位,要求和,有什么理由再提条件?只见大手一挥,“每年给他一百万”!

消息传到寇准那儿。寇准召曹利用到他的军帐,指着曹利用的脑袋说,“我听说皇上批了一百万,你给我听好了,你要是超过了三十万,小心回来我砍你的头!”寇准没能制止皇帝和谈和“赔款”,这是他为官一生中最大的不足;但至少力所能及地把国家的损失降到最低的限度。

最后,宋辽达成协议,宋每年向辽交纳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帛的“岁币”,宋辽皇帝为兄弟相称(宋真宗称辽萧太后为叔母),互不侵犯。宋朝的实际利益是保全了由当年周世宗柴荣夺回的瀛、莫两州(今河北河间、任丘)。这就是著名的澶渊之盟。

怎样看待澶渊之盟,一直是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争论的话题。记得年轻时所学的历史知识,认为澶渊之盟是宋在胜利条件下,接受的不平等条约,是屈辱性质的投降书,主要是表现在每年交纳三十万的“岁币”上。我现在还是保持这种观点。但近些年,由于强调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和大团结,对古代汉民族和北方地区少数民族间的战争有了新的解释。引用国内高中历史教学教师指导书的话来改括,就是“特别注意:民族间战争性质可以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但绝对不能使用侵略与反侵略的概念”。不仅是不能提“侵略与反侵略”,而且是“绝对不能”。这样,失去了侵略与被侵略,自然也就无法谈及平等或不平等条约了。对这种指导思想,我不知是用“数典忘祖”来形容好,还是用“挂*羊*头*卖*狗*肉”更为恰当?

如何定性一个历史事件,是应该用今天的标准、条件和政治模式,还是应该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首要考量?我倾向于后者。在一场胜利在握的战争中,而这场战争是保国为民的正义之战,为了苟安的私利,放弃国家的正当利益,反过来以人民的血汗去讨好侵略者,乞求和平。谁能说这不是投降?硬要用今天民族大团结的定义强作解释,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为澶渊之盟辩解的人们总在强调它所造成的正面后果,即一百多年宋辽之间的和平。如中国历史大百科全书所述,澶渊之盟后,“宋、辽形成长期并立的形势,两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条约带来了和平,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我所说的“正面意义。但这个和平是以宋无止境地单方面付出为代价的!是极具有屈辱性质的。宋辽不再有战事,并不是辽受限于这一纸和约,而是它无再打大仗的实力。一旦实力消长变化,战争的威胁就重复出现,宋只得再屈膝。宋仁宗年间将“岁币”增加到银二十万,绢帛三十万,就是例证。同样,就是强调要与辽“世代友好”的大宋,在辽被后起之秀金朝打得丢盔弃甲时,不也是不自量力地与金结为同盟,向自己的“兄弟”之国开战了吗?自古以来,交战的双方,所签到的一纸和约,不过是为下一次的战争替自己争取些时间罢了。只是苟安成性的北宋皇族,不知道怎样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去整军强兵,结果日趋孱弱,以致最后亡国。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历史。宋朝(南北宋)先后同北方的三个主要民族打过仗,从丢失半壁江山到彻底亡国。先是契丹人,国号辽,定了澶渊之盟,大宋年送“岁币”十万银,二十万帛,互称皇帝,那是1004年,;再是女真人,国号金,把宋赶到江南,定了绍兴和议,南宋“岁贡”(不再是岁币了,是进贡了)二十五万银,二十五万帛;对金皇帝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那是1141年;最后到蒙古人,国号元,也不要进贡了,也不须称臣了,直接把宋灭国了,那是1279年。二百多年的下坡路,把一个历史上经济最强盛的王朝,带入了坟墓。谁能说澶渊之盟不是“始做俑者”呢?即便是以颇有些“事后诸葛亮”的大历史眼光看澶渊之盟,是看“一百多年的和平共存”呢,还是看二百多年后的饮恨亡国呢?

宋王朝是自秦以来,中国主要朝代,如秦、汉、三国、两晋、隋、唐、元、宋、明、清、民国中,唯一被外族入侵而亡国的朝代(1),而且是亡过两次。终全宋朝,时时可见,处处可见澶渊之盟的影子。就连远在西北边陲,刚刚立国不久的西夏,在和宋朝打了几仗后,也得到了白银五万,绢帛十三万的“岁币”(1044年)。既然如此,对一百年后的北宋亡国,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整个宋官家的懦弱,苟安和卑怯。一个不求进取,不敢自强的统治集团,在强敌的打压下,唯一的出路就是屈膝求和,以求苟延残喘。 这就我是对澶渊之盟的真实解读。

好了,回到寇老西儿的故事上吧。

澶渊之战结束后,寇准的声望大为提高,皇帝对他也是敬重有加。但也深深地引起了政敌的妒忌。战前劝真宗“游幸”江南的副宰相王钦若就是其中的一个。一日,朝会结束,寇准先行退下,真宗不动,目送寇准离开。王钦若愤愤不平地对真宗说,“陛下敬重寇准,是因为他对国家有功吗?”“正是。”皇帝答。“可陛下不以澶渊之役为耻辱,怎么会说他有功呢?”王钦若又问。真宗大吃一惊,忙问是怎么回事,王钦若答道,“《春秋》认为城下之盟是耻辱。在澶渊发生的事,是城下之盟。以皇帝的万乘之尊换得一个城下之盟,真是奇耻大辱啊”。真宗明白澶渊之盟是出于他自己的决定,所以很不高兴王钦若的说法。王钦若见真宗不高兴,把话题一转,继续说,当一个赌徒快要输光自己的钱时,会把剩余的一次投入,称为孤注。寇准就是把您作为他的孤注,实在是太危险了。

平心而论,王钦若关于澶渊之盟的论述,是很有见地的。不能因为他主张南逃,就否定他对澶渊之盟的正确认识。但他责备的对象,应该是真宗本人,而不应是寇准,更不应是胜利的澶渊之战。至于孤注一掷,正是从反面说明了澶渊之战的必要和寇准决心的重要,因为这“孤注”不是真宗,而是大宋的江山啊!


注(1): 明朝亡于农民起义在先,清军入侵于后,故不考虑在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chinomango 回复 悄悄话 宋的版图不大,主要问题是文臣当道就怕将领造反。
千山之水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你的这个系列。“如何定性一个历史事件,是应该用今天的标准、条件和政治模式,还是应该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首要考量?我倾向于后者。在一场胜利在握的战争中,而这场战争是保国为民的正义之战,为了苟安的私利,放弃国家的正当利益,反过来以人民的血汗去讨好侵略者,乞求和平。谁能说这不是投降?硬要用今天民族大团结的定义强作解释,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这段尤其好。
群思 回复 悄悄话 好文,有一气呵成之感, 在此学史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