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到中文学校的电话,要我下学期还教拼音班,说只有我镇得住他们! 我不禁哑然。镇? 三年来,我一直是。。。是“镇”住他们这帮孩子的吗? 不过,静下心,仔细想想,我也的确用了一些“法宝”来镇住他们的。
一.有问有答,增加互动性
上课不是老师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台下看戏。不要把孩子当听众,让他们也做演员,把你要讲的话变成问题,让孩子们来自己发现答案。孩子们善于联想,往往听到一个例子,会举出更多的例子,这样你一句我一句,课堂气氛变得更活跃,激发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有了想讲话的欲望,你教学的第一步也算成功了。
二.小组比赛,调动积极性
六,七岁的孩子好胜心强,他们最最喜欢比赛了。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课堂中设立比赛这个环节,对他们来说是最兴奋的时候。每个孩子的神情都是严肃的,认真的,读的声音也最整齐,老师再给每组点评优缺点,打上五角星或三角,下一次一定会读得更好。这样练习的目的就达到了,孩子的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但切忌个人比赛,因为你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个孩子都有练习的机会。)
三.教唱儿歌,融入趣味性
翻开拼音书,每一课就只有简单的几个字母,教学中必须给孩子增加一两首儿歌,便于他们记忆。可是,选择儿歌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并非随随便便拿一首就可以的。你今天教“g,k, h”, 就要学《小花鼓》这样的儿歌,因为里面出现了很多“gu, ku, hu”等音节, 它帮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到的,起到及时复习的作用。同时,一定要配上动作,肢体语言往往更能帮助他们理解儿歌的意思,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四.联系实际,增加实用性
任何一种学习活动必须紧密地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脱离了生活,学习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就如我们以前学英语,看得懂不一定说得来。我正努力地教学生一句一句地学说话。从拼音到音节到词语到句子,连词成句,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运用的本事,他们学起来劲头也会更足。如“ai”,就可教“挨”,“矮”,“爱”,又延伸到“我不要挨骂”,“他比我矮”,“我爱爸爸妈妈”等句子,学生在课堂上练得开心,就不会有抗拒的心理出现。
五.及时表扬,提高自信心
这一点我相信在美国做起来比中国更容易。以前,我们习惯了批评多于表扬,现在,我们正在改变。“你真聪明”,“老师最喜欢你们了”,“你最乖了”,等等,我们不再吝啬这些话语,它慢慢变成了讲话习惯。可是,也不能走极端,像美国老师一样,只是一味地表扬,而不批评,这反而会让孩子家长认识不到真正的缺点,错失教育良机。所以,关键还是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要是俺孩子可以跟你学就好了。他的中文基本上是老外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