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五年,清廷因甲午战败割让台湾。次年日军登陆,遭遇顽强抵抗,据估有一万四千名台人战死。这场「乙未战争」,正是电影「一八九五」的主题。
按照中国民族主义史观,乙未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帝的英勇行动;当时丘逢甲等人成立的台湾民主国,年号「永清」,即是某种祖国意识的展现。不过,台人浴血抗日之时,「中国民族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否则,为何「永清」而不「反清」?
为了对抗中国民族主义史观,台独派的主要策略有二。其一,尽量淡化乙未战争的重要性,转而把「二二八」当成是「台湾人的悲情」的滥觞。对部分皇民化的台独派而言,乙未战争是难堪史实,愈早忘记愈好。然而,在乙未战争中牺牲的台人,却几乎倍于二二八的死难数字。
其二,把乙未战争杜撰成是「台湾民族主义」的第一炮。照其说法,日帝和国民党一样,都是外来政权。所以,乙未战争的教训是:反对一切外来压迫,尤其是国民党的压迫,乃至「中国」的压迫。然则,国民党接收政权来台之初,实普受欢迎。无论国民党后来有多专制,这个反差很难从「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是异族」、「国民党也是殖民政权」此种台湾民族主义史观去理解。
前述等「史观」看似不同,但都想把「一八九五」塞进这种或那种「国族神话」的条条杠杠。一八九五,台人抗日是真。但当时既不存在台湾民族主义,大概也还不存在中国民族主义。拚命把「乙未战争」统独化、国族主义化,恐怕只能说是今日台湾政治病入膏肓的写照。
一八九四到一八九五,是东亚的历史转折点。在西风东渐的压力下,日本率先走上富国强兵之路,并以「文明开化者」自居,逐渐扩大对邻近区域的侵略与殖民。福泽谕吉笔下「半文明半野蛮」的「支那人」,被当成是理所当然的征服对象。台人既是支那人、清国奴、野蛮人,所遭受的凌虐可想而知。
从日本对外侵略与殖民以降,东亚各国族主义之间的仇恨与对立,至今方兴未艾。这种以邻为壑的、互为仇敌的现代化国族主义,本是欧洲传入的舶来品。如今,欧洲已逐渐迈向和解与集成,但东亚却仍汲汲于国族对抗;台湾内部甚至因为国族主义斗争而惶惶不可终日。就此而言,我们其实都还活在「一八九五」的历史阴影下。
「一八九五」是东亚在现代化的压力下,迈向战争与分断的历史序曲。台湾人所承载的「悲情」,绝不仅仅是「台湾人」的,也是「支那人」的。但若要超克这些悲情,单单诉诸「台湾民族主义」或「中国民族主义」却是不够的,甚至适得其反。我们真正需要的,或许是区域性的历史视野,以及促进东亚和解与集成的政治抱负。
把「台湾人的悲情」翻转为追求东亚进步和解的动力,将会是我们对台湾、对中国、对东亚、对世界的重要贡献。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或许才是「一八九五」最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