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匠人,首先想到没文化但有手艺的人群,如木匠、铁匠、泥瓦匠等,但也不乏有文化的,如教书匠、外科手术匠。今天说说在美国大学校园中见到的匠人。
美国大学中设有瓷器专业“Ceramic Art and Pottery”,培养出来的秀才烧瓷,也能当教授混一辈子。中国有句俗话:“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我看在美国是:“秀才烧瓷,终生不成。”这些大学教授烧出的瓷器,也未能让美国的陶瓷器,占据世界的重要的地位。倒是中国过去的土窑、官窑让中国的瓷器大放异彩,China的英文名字就代表了中国瓷器的历史地位。
美国的大学校园无论在想像中还是在现实中,都是环境优美的高科技集聚的地方。但校园的这一角落却别有洞天,一个个烘培的炉子,成堆的木头,比较原始的治陶转盘,虽不是手轮、脚轮,可就算连上个电机,似乎也很难与高科技联系起来。尽管教授将彩陶上色前后的温度控制讲的神乎其技,但这两下子,中国土窑的师傅们早就掌握的如火纯清了。
这天有一铸陶的讲座,由当地教授和客座教授主讲。前来听讲、观摩的以老年人为主,看来年长的人们更关心和喜爱传统工艺。
年轻人关心的就有所不同,看那女子,正专注地看著演示,而身旁的小伙子,却暗暗地盯着她的芳容。
中午有一Potluck自助,很多人带来的餐具也别具风格,条编的篮子、自制的饼干桶、拧花的木制沙拉夹、放豆子的小陶罐等等,看起来这种场合,要来一套精致的英国细瓷茶具,便与环境不协调了。
做陶器的泥可以买到,买来的泥不会直接用,看这教授像厨房的面案师傅一样,先一切为二,然后飞也般地揉着,必先揉出点感觉(塑性)方好使用。据说中国陶瓷人喜欢摔泥,说摔出的泥比手揉的泥更为均匀。
泥揉好后,教授升坐开始现场演示,手中的泥巴撮起来,按下去,再撮起了,再按下去,反复多次,直到所有的泥都顺了茬,捏出塑性,再将其最后成形、切下,产品圆整,一丝不苟。
主人的示范完成后,客座的李先生开始示范,他头随着转盘的转动而转动,一下让我想起了济公活佛。
话说:“各村的地道都有许多高招(电影《地道战》台词)。”如果将老美教授做的产品描绘成一件一丝不苟的楷书,李先生的产品,大有点中国书法中行草的味道,一是个个不同,一是笔笔不同,不规则中见特色。
不知我的感觉对不对,想来他的产品出口到韩国应该销路不错,怎么看,他的这些碗都合适用来拌饭。这不,几天后,就在韩国航班中的拌饭吃法说明得到证明。
他们的产品中规中矩,相比之下,学生们的功课便五花八门了,虽显稚嫩,但处处彰显出他们的艺术性和创造力。
无论如何,美国的多元化教育还是很值得提倡的,据中国的陶瓷人讲,国内在唐山等地的大学中也有了陶瓷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