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0)
2015 (94)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说不上倾盆,却也似瓢泼。看看时间,已是这里凌晨两点多,不知干什么好,只有一杯一杯地喝茶,越喝越精神,那就只好听雨。
记得小时候,楼前甬道与楼之间有些低洼。每到下雨,与几个玩伴站在楼道前的厅廊看雨,先是远远地传出闷闷的雷声,楼前的几棵大树会在突然袭来的大风中摇动,随之几个大大的雨点砸在地面上,摔成一个个散射状的湿印,一个雨点从不打在另一个雨点上,洒洒落落很快将地面染成一片湿漉。
这时突发奇想:人在雨中行,是走着淋雨多,还是跑着淋雨多?几个小伙伴一商量,每人选一个自己认为淋雨少的速度,到达对面的楼下,再折返回来,看看谁的衣服最湿。一声“开始”,几个小伙伴开始了淋雨实验,结果不用说,回来后都是一样的落汤鸡。
四处的雨水开始向那块洼地汇集,逐渐汇成一个不大的水面。地面凹凸不平,远处还有几个小小的水面,为了把那里的水引到这个洼地,几个伙伴一声欢呼,拿着自家的炒菜铲,在大雨中奋战开了。沟渠通常是逆水开挖的,及至最后时刻,一铲下去,看着流水沿着自己掘开的浅沟流向洼地,心里那叫一个美,会紧紧跟在水头后面跑,看着水流一头汇入洼地的水面,泛起混浊的土色,形成一个冲击扇面,慢慢地扩散开去。后来在讲课时,听到黄河入海,听到冲积平原,总会联想到这个画面。无意的玩耍,其实是做了一个水动力实验模型,对理解课本的知识有了感性的基础。
雷声越来越近,雨点也变成条条白线,砸在水面上溅起一个个透明的泡泡,在水面上颤颤地漂浮,行不多远就被后至的雨滴砸破,更多的泡泡冒了出来。一时间,满眼冲积平原、亮晶晶的抖动……
雨过天晴,积水消失后,看着满院子的沟沟壑壑,听着大人们的同声谴责,几个伙伴就剩偷着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