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矿难引发的一点想法
(2010-03-29 23:36:19)
下一个
昨天山西某煤矿再一次发生矿难,截止目前,下井的261名工人里面,已有108人成功获救,还有153人生死未仆。尽管此事已经惊动了胡主席,下令尽全力救援,但据估计,153人里只有84人“有可能”获救,也就意味着剩下的那69条鲜活的人命已就此不再鲜活!
据新浪网新闻报导,在事故发生前3小时,已接到井下电话报告说透水现象,但未获管理层重视,因为“漏水说多了就像喊狼来了(中煤集团负责人语)”,有很多漏水报告最后发现没事,所以在地上接电话的值班员睡眼朦胧地挂断了电话。3小时后,69个家庭永远的失去了他们的儿子、丈夫和父亲,另外84个家庭可能也会随后承受同样的痛苦。
在澳洲的矿业界混过几年,主攻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对比中澳两国的安全理论和实践,不由得产生出太多想法,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西方国家,以澳洲这个矿业大国为例,重视生命与健康安全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程度,甚至立法要求矿业公司要达到zero harm(零伤害)的标准。有人开玩笑的形容,在澳洲是“马马虎虎搞生产,轰轰烈烈抓安全”。如果这次漏水事故是发生在澳洲,处理步骤是:
1,接到漏水报告,第一时间撤离所有井下人员;
2,待清点完人数确保无人员伤害后,再着手做进一步调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地质勘查,确定漏水原因;
4,确定是否会进一步漏水,也就是排除潜在危险;
5,如不能100%确认安全,关闭该矿;
6,如万一疏散撤离不及时,有工人未能立即逃生,即时按安全救援预案开展最高规模救援,不惜任何成本;
7,如有人员遇难,事后调查核实为“人为因素”,即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而造成,公司除面临巨额罚款外,公司高层(行政)和各级安全经理还将受到刑事指控;
8,形成多份报告,并做案例留档。
整个系统从法律到安全管理和日常安全执行,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链”,确保将人员伤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反观中国,不能说完全不重视安全,但程度上和实际操作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国内的法律和矿业界(主流企业,尤其是国企)也有N多的相关法律和公司内部安全规定,大会小会天天讲月月讲,领导层也整天战战兢兢,生怕出事,但为什么却总是恶性事故频发呢?原因不外乎这么几点:
1,首先,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在国内,不管怎样,生产总是第一位的,要在生产的基础上保证安全,而不是“绝对”安全的基础上生产;
2,对人的生命重视程度问题。各企业都有一个考核指标,叫什么万吨事故(死亡)率或者类似的名字,只要考核达标就OK,而从不想分子再小也是人命。当然,对生命的尊重从来就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这是文化造成的因素;
3,安全投入所产生的经济压力。讲安全,就要投入巨额金钱,在销售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安全投入过高会导致亏损。这点要在下面作更详细说明。
开矿是一种生意,生意人投资的目的就是赚钱,这点上中澳无差别。但怎样保证既绝对保证员工健康安全又赚钱?澳洲人是怎样在投入了巨额的安全管理资金后仍然赚钱的呢?
方法再简单不过了,就是把投入的部分加到产品售价里,由下家承担,生意的基本常识而已!
为什么中国人不这么干呢?
因为不能!同样多金额的安全投入会导致产品成本过高,售价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那还不如直接进口呢,自己还开什么矿?!
为什么中国的产品成本高?
因为我们没有技术。所有的现代开采技术,包括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来的,这些技术和设备的成本与国外完全一样(甚至因为黑箱采购而更高些)。即使是国产设备,也不会比国外同型号同功能同寿命的设备便宜很多,道理还是因为生产这些设备的技术不是我们自己的,生产设备所需的机器设备也不是我们自己发明的。。。循环下去。我们中国所有的,就只是便宜工人,但因为机械化程度不够高,所以工人的使用量大大高于国外,总的人工成本还是差不多。
所以,得出结论是:想要有竞争性的开矿,在其他成本都和国外相当的情况下,就只有削减安全成本,草菅人命!
道理推而广之,全国的工业界都是如此!
解决方案:
目前无!至少在工业研发能力赶上西方国家前,无解!
对于中国来说只有两个选择:
1,要么在生命权上看齐西方,代价是放弃所有工业和工业化的农业(甚至高端服务业),全部进口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2,保持目前的现状,将人命寄托于“LUCKY”而不是“CERTAINTY”,继续发生各种各样的矿难工伤。只是大家祈求上天,千万别发生在自己身上。
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