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不很明了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如县政府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zt

(2010-03-26 16:28:20) 下一个

民国四川军阀:如县政府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

    1935年,四十岁的刘文辉被侄子刘湘逐出成都,落草雅安,出任西康建省委员会主任。1939年1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任命刘文辉为西康省主席。如果大家对他还不太熟悉,那么他兄弟刘文彩大家一定知道,据说此人特别残忍,在刘家大院设置水牢,拷打老百姓。可惜最近的调查发现,这全是斗地主时农民编的故事。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西康省主席时期的刘文辉

    刘文辉主政西康的执政理念是16字方针:勤俭为政、倾囊兴教,开化民智、建设桑梓。他深知振兴西康要开发民智,因而十分重视教育。1939年,在一次演讲中,他语重心长地对国立康定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们说:“你们这些学生,很有希望,很有前途, 我们国家很需要你们,你们是我们国家的后起之秀。特别是我们这个康定、康巴地区文化素质比较差,希望你们,好好地学习,把你们的文化程度提高,把你们的知识提高,将来为这个康巴做点贡献。”

    1930年代,摄影师孙明经在西康省考察时发现,当地的学校校舍大都宽敞明亮,学生衣着整齐,令人耳目一新。而一些县政府却破烂不堪。好奇的孙明经就问一位县长:“为什么县政府的房子总是不如学校?”县长回答:“刘主席说了,如果县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刘文辉的话是有些不中听,但话粗理不糙:教育不兴,焉何能把西康“变边地为腹地”?

    为了表示对刘文辉的响应,当时的巴安县县长赵国泰就曾放下繁忙的公务,亲自到当地小学代课教书,当起了国语老师。他的行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刘文辉治下的西康省,重视教育早已成为自上而下、实实在在的行动。

 

     孙明经留下许多珍贵的照片,至今尚可查到。其中有一张是义敦县县长立于县政府前的留影。一座用石头砌起来的低矮平房,破败不堪,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不得不用树桩支撑起来,这便是义敦县政府。然而,县长神态平和,丝毫看不出他抱怨,他穿着中式旧棉袄,简朴得像农民。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刘文辉规定,如果县政府建筑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枪毙。当时四川很多县的学校 非常坚固,战争时期可以作为固守的防御工事,县政府办公地则往往形如牲口棚。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30年代四川军阀刘文辉治下的义敦县县政府和县长

 

这是一座用石头砌起来的低矮平房,破败不堪。由于年久失修,随时都有倒塌的危 险,不得不用树桩支撑起来,这便是堂堂的西康省义敦县政府。


  孙明经还留下一张照片,是1930年代德格县的一群小学生的合影。学生们身着整齐的校服,气宇轩昂、精神抖擞,猛地一看还以为是日本人。背景的校舍高大坚固,就是今天看也很气派。然而今天,德格县依然贫困落后,自然环境恶劣,但是70多年前,当地竟有这样好的学校和学生,真是难以想象。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30年代四川军阀刘文辉治下的德格县小学生和 背后的学校

  刘文辉是个军阀,却大大好过当今的官僚,他16字的执政方针,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透射着面向未来的宽广视野,展示了那个时代地方实力派兼容并包、继往开来的特质,是民国“黄金十年”的一个缩影。此外,刘文辉还在成都建了建国中学,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甚有名声。有意思的是,刘文辉的儿子刘元彦是共产党,任该校校长,安排了一批地下党员,罗广斌、张露萍都是该校学生。

  刘文彩也是四川教育的功臣。40年代,刘文彩几乎倾尽家财,在安仁兴建了文彩中学,占地1000多亩,耗资2.5亿,相当于40年代的200多万美元。学校建成后,刘文彩出重金从各地聘请名师任教,他每年拿出2000 亩田的收入,供学校支出。他刻碑明示:“学校成立之日,刘家对之不再拥有所有权和使用权。”该校首期招生300余人,学费全免。以后每期学费也不过6斗米,远低于当时公学。

[注:图片来自互联网,文字根据网上材料整理改写,原作者不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