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一粟的博客

投资是一门艺术,投资是一所永远的学校。股海一粟第一次接触到股票还是在1988年,那时候上海只有老八股,没有正规的交易所。。。那一年股海一粟只有10岁。
正文

我的股市人生 (Part Twelve) --- (原创)

(2008-08-04 13:13:31) 下一个
我的股市人生(Part Twelve)

时间真是过得快,不知不觉距离写完上一篇股市人生已经有10个月了。在这期间因为疲于应付总也忙不完的杂碎小事,也就给自己找了个理由能拖则拖。不想一拖就拖了快一年,正应了钱鹤滩的那首《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除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

当然华尔街可没有歇着,从去年8月到现在的一年里可谓是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从老牌投行Bear Stearns垮台到Fed在很短 的时间里降息325个基点 到将近 5000亿 美元的银行资本灰飞湮灭。有人说经历了这场暴风雨后的华尔街已经不是以前的那条街了。甚至于有人担心那条街上的大佬们以后的生计问题。这我想好像有点杞人忧天吧,因为100多年前的一位大佬早就一针见血的替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好像是这么说地:”Wall Street never changes. The pockets change, the stocks change, but Wall Street never changes because human nature never changes…”一句话,人性使然。

所以说这次Credit Crunch不是华尔街的第一次,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远的就不提了,就拿最近这二三十年来说华尔街就经历过几次比较大的危机:80年代中发生的拉美债券危机使得华尔街的那帮大佬们从理论上讲都已经Belly Up了 – 和今天一样,Write-Down的资产已经比银行的资本金还要多。但是谁都知道银行体系讲到底就是一个信用体系,如果全国都发生挤兑情况的话那么估计美国也就和现在的津巴布韦差不多了。可是怎么样解决这个资不抵债的问题呢?Congress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相比之下如今伯博士所用的那些招数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也就是时间疗伤法 --- 允许那些资不抵债的银行用分期付款的方式逐步逐步Write-Down。结果华尔街的那帮大佬用了五六年的时间缓过了气,算是躲过一劫。

不过伤疤还没好华尔街的那帮大佬又按耐不住了,这回轮到那些Savings and loan也就是我们以前说的城乡信用社登场了。其实如果把现在的次贷危机和当时的S&L危机比较一下,会发现历史是惊人的相似:同样都是监管不力造成放贷泛滥,进一步引发Real Estate Bubble,最后Bubble破裂,全民买单。那场危机的后果是超过700家的信用社破产,直接坏账官方数据是超过1600亿美元,而民间估计则为超过5000亿美元。当时的花旗银行一度跌到8美元一股,最后幸得沙特王子慧眼识宝,购入15%的股份才得以起死回生。很多银行的股票在那一轮下跌中都跌去了70%以上,一直到95,96年才慢慢恢复元气。

经历了这两次折腾,华尔街寻找和制造新的泡沫的步伐却没有半点放慢。终于在上一个千年快要结束的最后两年创造了近代金融史上最大的泡沫 --- 科技股泡沫。当纳斯达克从5000点一路狂泻,当超过8万亿美元的财富云消雾散,当很多投资者捶胸顿足发誓这辈子再也不碰股票,华尔街又在静悄悄的开发下一个Bubble,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经历的这个所谓证券化(Securitization)Bubble --- 数以百万亿美元计的衍生产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在华尔街的各个角落里快速的生根发芽。当然数以百亿计的利润每年也源源滚滚的流入了那些大佬的口袋。只不过华尔街这次也玩了稍微大了一点,结果把自己也给搭了进去。

谈到现在这个Securitization Bubble, 我在写前面几篇股市人生的时候也提到过。当然我才疏学浅,不像人家John Paulson抓准机会反而还狂捞一笔。几年前我在读Math Finance研究生的时候做的课题就是CDO的Pricing Methodology以及Modeling。CDO这玩意儿通俗点说就是你有10只烂柿子,如果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它还是10只烂柿子。可10只烂柿子在华尔街的眼里就成了金子了。华尔街的那帮大佬把10个柿子拆成3堆,每堆套上不同的包装然后贴上不同的标签 。有意思的是经过华尔街这么一倒腾,原来卖不出去的这10只烂柿子一下子变成了香饽饽,被一抢而空。基本上华尔街在04到06年这三年里大概包装了价值20000亿美元的烂柿子 --- 现在估计那帮大佬们还在回味那段美好的卖柿子的日子。

扯远了,本来是要写自己的东西,后来变成了写人家怎么卖柿子了。我这一年当中当然也没完全闲着,忙里偷闲看了些东西。什么东西呢?从97年到01年的Barron’s。前文提到过,本人是从02年正式接触美股,前面的历史只能通过多看点东西来弥补了。希望可能的话,花个七八年的时间把1924年以来每一期的Barron都给找来读一下。多读点东西比看盘要好,这可不是我说的,是老巴说的。5月份参加老巴年会时,他说他平均一天要看11个小时的文章,听得我顿时对他的敬仰指数上涨10000点。实在是自叹弗如啊(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