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易的思考

一个以思考为娱乐的人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艺术作品及其背景知识 ---兼谈“感性”和“理性”

(2011-07-28 06:58:01) 下一个

很多人在看不懂画读不懂诗的时候,总认为可以通过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而最终得以了解作品本身的意义。我个人这是白费心思。在此我并非是说,背景知识完全没有任何意义。背景知识肯定是有意义的,比如如果我们由于喜欢某画家的作品而导致对画家本人很感兴趣,于是对于该画家的生平的了解,能够是我们知道为何他/她画出这种风格的画。然而,关键的词汇是“为何画出”,而不是“画的什么”。对于那些已开始就不知道该画家“画的什么”的那些人,知道在多的“为何画出”也仍然不能到达知道“画的什么”的目的地。所以,对于画本身的内容-也是艺术欣赏的最重要的部分,这些背景知识都是无足轻重的。

 为了清楚地解释我的理由,我想先定义以下“感性”和“理性”这两个词汇。“感性”,是指人的受本能和情感控制的那一部分存在,是人很难说得清楚的,但却是人的存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存在(目前的科学研究出这一部分是受右脑控制);“理性”,是指人的思考能力,是人认识外界,并能够清楚地表达这个认识的能力(受左脑控制)。

在人和人的交流中,大多数时候我们是通过理性在交流,即:通过语言这个思考的媒介表达自己,并理解他人。但某些时候,我们也会有超出于理性的感性交流,比如在某一时刻,我们突然会和某人之间有一种默契。这个“默契”,就是一种超越理性语言的东西。所以“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有这两个人知道在寂静之下的是什么。也许爱情是这个“默契”的最佳例子。

感性和理性同时存在人身上,但每个人在这两者的秉赋程度上都绘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有些人感性强,有些人理性强一些,有些人两者都很发达,有些人可能两者都缺乏。

纯艺术作品(音乐,绘画和诗歌)大部分都是非常感性的,也就是说是几乎无法“言传”的。“理解”,“看懂”或者“听懂”等等都是非常误导的词汇,因为这些词汇都是指的“理性”范畴的沟通。艺术和观者的关系其实是“默契”- 类似恋人之间的“化学感应”。这个化学感应只产生在两个恋人之间。比如莫奈的画中的光感,让人感到清新明媚的舒适,这就是感性的沟通。当然,在这里我之所以用莫奈的“光感”为例,是因为能够感受莫奈作品的“光感”的人很多,所以这个例子也许能让很多人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更多的艺术作品和观者之间的关系,就更复杂了,比如我自己感受到的雷东(OdlineRedon)的神秘感,高更的原始,贝多芬的雄壮,巴赫的超脱,柴可夫斯基的忧郁美,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个人的感受,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把握住的,也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感受。所以说艺术创作和欣赏都是非常个人的事。

我认为,对于感性能力天生弱的人来说,要领会一幅画,一首诗,或者一件音乐作品,几乎是不能的(在此我没有任何“歧视”这类人的意思,因为这是与生俱来的本性,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现代人中,也许由于文明的进化,让人越来越失去这样的直观感性能力。这是很无奈的事)。这样的人,读再多的能够被理性理解的“背景知识”,他们仍然会在艺术作品面前一片茫然。而真正领会了一件作品的人,是几乎不可能用理性语言来表达这个感受的。

比较绘画和诗歌这种纯感性的艺术形式,文学,比如小说散文等,就好理解的多,因为其中有一半,甚至大半都是理性的内容。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涵盖了理性和感性的两方面。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文学作品比纯艺术作品更容易理解。

我认为而无论是纯艺术作品,还是综合艺术作品(文学,电影等等,但不包括“行为艺术”*),作家都应该(甚至必须)在作品中完整地表达自己索要表达的东西。这就是一部作品的“完整性”,不需要任何附加的注明,更不需要观者花多于的力气去研究“背景知识”。

在此我想提一下对我个人来说印象深刻的美国电影“肖相克的救赎”中的一段情节:安迪在接到一盘“费加罗的婚礼”的唱片后,立即把唱片放在留声机上播放,并通过监狱的广播装置而让歌声传遍整个肖相克监狱。此时,所有的犯人们都停下来正在做的事,全神灌注地聆听着在监狱里不可能听到的女高音二重唱。这部电影的旁白(瑞得Red,)最能说明这一段情节的意义:

"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ose twoItalian ladies were singing about.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are best left unsaid. I'd like to think they were singing about something sobeautiful, it can't be expressed in words, and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it. I tell you, those voices soared higher and farther than anybody in a grayplace dares to dream. It was like some beautiful bird flapped into our drablittle cage and made those walls dissolve away, and for the briefest ofmoments, every last man in Shawshank felt free.(至今我都根本不知道那两个意大利女士在唱着什么。事实上是,我根本不想知道。有些事最好让它们不要被说出来。我愿意相信,她们在唱着一些非常美丽的事,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美得令人心碎的东西。我告诉你,这美丽的声音飞扬到至高至远的地方,那是生活在灰色的尘世的人做梦都想像不到的地方。此时仿佛是一些美丽的飞鸟突然来到我们单调的牢笼,一瞬间融化了监狱的高墙。在那短短的一瞬间中,肖相克监狱的每一个囚犯都感受到自由。)

 

在我个人的印象中,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或者其他作品比这部电影的这一段情节更深刻而准确地诠释艺术对人的震撼力了。

一件文艺作品一旦完成,就成了作者通过自己的精神生命创造出来的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生命”。这个“生命”,是完全可以独立地和观者或者读者想沟通,或者形象地说,这些“生命”,一旦出落,就会自己成长,找到自己的知音。这些“知音”们,即观赏者们,并不需要知道他们的母亲是谁,就能和它们达到心灵的默契。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艺术是人的最能直接和生命本身相沟通的一种无法被任何其他语言取代的表现形式。艺术,就是生命存在之本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云易 回复 悄悄话 回复sunzi888的评论:
大概因为我比较理性吧?

很有意思的观点。我好像以前也见过这样的说法。不过我不敢完全苟同。艺术作品的产生的动机是内在的,是艺术家的需要,而不是观众的需要(当让从社会学的意义上,可能不能忽视人对“人造美”的需要)。艺术创造一幅作品,最享受的阶段是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完成,艺术家的“生育”过程就告终。观众喜不喜欢这个“孩子”,和艺术家和作品均无关,因为他的任务已经完成。我相信,这个世界上被埋没的艺术家和作品太多太多,这些作品难道都没有意义?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这些作品都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们带给作家以创造生命的快感,并且,如果没有成名,没有更多的观众,作者自己的孤芳自赏对作者和作品都已经足够了。
sunzi888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作者是一位男孩子呢。。。

我还认为一件艺术作品的最终完成是由欣赏者的感受和艺术审美共鸣来完成的,就像读雨果和托尔斯泰的小说,和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罗丹的雕塑,读莫奈的日出那样。。。每一个具体的审美经验都是具有自己特色的,唯一的。而作为被欣赏的对象的艺术作品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刻,才最终完成。

谢谢分享你的好文章!

-逸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