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上主之存在
“我要在你们中间行走,我要作你们的神,你们要作我的子民。”
利未记26:12
“And I will walk among you, and will be your God, and ye shall be my people.”
Leviticus 26:12
祈祷文
我们在天上的父啊,愿祢的国经由我内心中祢的障显而呈现在世人面前,使得祢的戒训之光照亮每天我接触到的人们。愿祢存在与我兄弟心中使我能为祢显扬。愿我能在自己生活中的言行使他人知晓祢与我同在,因而能荣耀祢。 (262-30)
Our Father who art in heaven, may Thy kingdom come in earth through Thy presence in me, that the light of Thy word may shine onto those that I meet day by day. May Thy presence in my brother be such that I may glorify Thee. May I so conduct my own life that others may know Thy presence abides with me, and thus glorify Thee. (262-30, A-12)
[依据凯西解读(readings) 262-31至262-34]
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
永久的门户,你们要举起!
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
诗篇24:7
引言
我们对所敬拜的上主的概念驱动着我们的行为、言辞、思想和我们对生命的整体认知。我们的内在生命以及对外在境遇的反应都是一种表达---一种意识和领会到上主与我们同在的表达。
如果我们将上主存在作为一个分离的事件,一个需要去经历、去唤醒的存在,那么,当麻烦降临时,我们会忽视了一直与祂同在的事实---一个所有臣服主的要求的追寻者经历的、理解的、领会的事实。祂永远与我们同在,因为在主之中我们活着、移动着并有了存在。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同时也须认识和理解我们皆是上帝之子。
上帝是圣灵,隐在所有造物的后面。上帝是太一,我们无法将祂和祂的造物分开。我们可以试着这么做,但我们会变得分裂和混淆。当我们将自己与缔造者分离,或者说以为与缔造者分开,我们就如无舵之舟。
合一永恒地存在着。但只有通过我们的认知和领会这样的存在,我们的生命才有所改变,有了一个全新的方面。我们是自由意志体。上帝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个人,但对那些寻求祂的存在的人来说,上帝是非常个人化的。祂是所有追寻者的天父,是所有人的神。
我们的贤师用肉身行走在人世间时强调的正是与天父的合一。他宣告自己单独什么也没做:是内心的天父在做工。如此,我们欲完成上帝的工作,就必须寻求内心中神的存在的意识。所有的指导、帮助、供给、欢乐、平和以及任何让生命有意义的,均来自内部。“寻找,你就会得着;敲门,门就为你打开。”( 路加福音11:9)
噢,人类的子女啊,要知道你们的主、你们的神就是太一。每一个灵魂、每一个造物,无论是在这个空间还是在其它层面,都朝向那太一的认知、领悟和知识。主、神、耶和华、雅威---皆为一体。
只有在我们留意聆听内心的静谧之音,并知道祂与我们同在时,我们才会认识到我们是与神合一的。
认识祂的存在
正是在人类灵魂---这个上帝最简单的组成单位之内,我们会发现祂的存在。当我们在内心、在外部都感觉到上帝的存在时,我们就没有了焦虑,变得平安静寂,并且会意识到全新的力量。上帝的灵通过灵魂的力量演示。如果去明白这一点?要不断学习、冥想,直到我们领悟到在上主面前所应持有的生命之态度。古人言:“这样的知识奇妙,是我不能测的;至高,是我不能及的。”( 诗篇139:6) 有时候,我们也感觉到无法企及那样的知识。难道我们不能听取上帝的话语、接受祂的礼物---恩典、大爱和仁慈吗?“你们中间若有缺乏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予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 “吾乃上主,亘古不变。”
如果考虑祂的存在是一个独立事件的话,我们在对祂的存在的认知上创造困难,而熄灭了内心的灵性之火。当我们的灵魂背负上主之灵的印记,我们不见更加了解自己,而且对我们的兄弟、朋友甚至仇敌有了更完全的理解。当我们完全无畏地面对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时,让我们信赖于祂的看顾,知晓祂的存在可以克服一切障碍。祂的光明会照亮前面的路。祂会让我们避免跌倒和受到伤害。让我们每时每刻都意识到祂的存在,并让我们的言行为此作证。
当小我越来越少被注意,越来越多的希望和信赖就会在祂的话语中发现,每一位将会变得越来越意识到祂的永恒存在。欲想了解祂,就必须相信祂的存在。那些不解地追寻的人,必得回报。我们经常读到:“主是我们的牧羊人” ,却怀疑祂与我们同在的真理。通过将我们的意愿合一于圣灵的引导,我们会一步步地认识对那些追寻者们、那些寻求完成祂的旨意的人们,祂是万善之源。
自我的准备
当我们为周围世界所分心和烦恼时,认识到祂的同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有不同的成长时期,我们就会有不同的意识经历。对一个人绝对重要的自我准备,对另外一个或许是次要的。但下列原则是需要的:
1、我们的言行与理想一致,生活清静简朴;
2、每天有特定的冥想和祈祷时间,使得我们坚强地面对诱惑和考验;
3、不论于悲哀或喜悦时,知道祂永远与我们同在。
我们应该成为我们宣称的那样。若无法与基督精神一致,我们的行为会反映出我们的距离。上主的美好特征因我们的表现而产生扭曲的印象。
“若你们爱我,就当遵守我的戒令。”( 约翰福音14:15) 什么戒令?“你既作在我最小岛兄弟身上,就作在我的身上。”( 马太福音25:40) “我将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意识层次),你们也在哪里。”( 约翰福音14:3)
最后,尽管考验会来临、眼泪会由於肉体的苦痛而流出,若我们一直能感受祂的同在,我们的灵会欣喜,正如耶稣在他艰苦的时刻仍然朝否认自己的人们微笑那样。
让我们记住,要不断地在身体上、心智里、灵性中反映出祂的同在。须努力学习以得到祂的赞许。如此,祂的光会在我们的感受中、言辞中、行为中绽放出来。
当我们观察其它人时,会发现不论在什么境况下,他的行为均是他认知的上帝的表达。他的生活映射了他所敬拜的,他的举止表明了他内心。
从物理身体来看,健康反映了我们遵从了物理法则。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身体保健的措施都很重要,因为它与能够带来更好的表达的物理法则,或相和谐,或相抵触。同样,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选择的朋友,我们的每一个行为均表达出与上帝、法则和爱的距离的远近。
如果身体的行为反映出身体的力量,那么思想的行为则反映出心智的力量。人为的法规和习俗仅部分地解决了规划我们行为的问题,而深具伤害性的、与智能无限失调的思想问题,则必须由个人自己来解决。作出的为、讲出的话、思维发出的震动,都给他人带来影响、给出印象:我们对上帝理解的程度。
我们过着什么样的灵性生活?是否经常于冥想和祈祷中与缔造者交流?我们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是否有灵性理想的核心?他人会得到这些讯号,并为这些讯号所影响。没错,我们相信上主之同在。但我们的言辞、行为、态度、思想是否表达出我们的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