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是一切的根源
了解生命过去的经验对我们的影响及制约对我们的捆绑与限制后,接着要继续看一看这个章 节——我是一切的根源。
在喧闹的街头,我们经常看到:两部车子擦撞时,或许从车内出来的驾驶人一下车就破口大 骂对方:‘你是怎么搞的,会不会开车!有没有长眼睛!怎么开车开成这样子!’他不会去想 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对他来说,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先发制人、破口大骂;当然也有某些驾驶 人一下车就先检查自己的车子有什么损伤,然后心里盘算着大概又要花多少修理费,这个月 的薪水大概又要去掉多少,或者该怎么样向保险公司报这笔帐;我们也可以看到某些人一下 车,二话不说先找附近有没有交通警察,或去报案请警察来处理;也有些人一下车,会先打 量一下对方,以对方身材的大小、长像来决定要用什么态度与对方应对;同样的,也会有一 些人下车后,会先问对方有没有受伤?同样的一个车祸、同样一个小小擦撞,会有无数个人 ,在那一刹那的外界刺激下,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反应。
曾经听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有一位老鞋匠,在进入城镇所必经的道路上修补鞋子已经四 十年。有一天一位年轻人经过,正要进入这城,看到老鞋匠低着头修补鞋子,他问老鞋匠: ‘老先生,请问你是不是住在这个城里?’老鞋匠缓缓抬起头,看年轻人一眼,回答说:‘ 是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快四十年了。’年轻人又问:‘那么你对这个村落一定很了解。因 为工作的关系,我要搬到这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城镇?’老鞋匠看着这个年轻人,反问他: ‘你从哪里来,你们那儿的民情风俗又怎么样?’年轻人回答:‘我从某地来,我们那里的 人哪!别提了!那些人都只会做表面工夫,表面上好像对你很好,私底下却无所不用其极、勾 心斗角,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的对你好,在我们那里,你必须很小心才能活得很好,所以我才 不想住在那里,想搬到你们这儿来。’老鞋匠默默地看着这个年轻人,然后回答他说:‘我 们这里的人比你们那里更坏!’这个年轻人哑然离开。
过了一阵子,又有另一个年轻人来到老鞋匠面前,也问他:‘老先生,请问你是不是住在这 个城镇?’老鞋匠缓缓抬起头,望了这个年轻人一眼,回答他:‘是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 快四十年了。’这个年轻人又问:‘请问这里的人都怎么样呢?’老鞋匠默默地望着他,反 问:‘你从哪里来,你们那儿的民情风俗又怎么样?’年轻人回答:‘我是从某地来,那里 的人真的都很好,每个人都彼此关心,每个人都急公好义,不管你有什么困难,只要邻居、 周遭的人晓得,他们都会很热心的来帮助你,我实在舍不得离开,可是因为工作的关系,不 得不搬到这里。’老鞋匠注视着这个年轻人,绽开温暖的笑容,告诉他:‘你放心,我们这 里每一个人都像你那个城镇的人一样,他们心里都充满了温暖与温馨,也都很热心的想要帮 助别人。’
同样的一个城镇、同样的一群人,这位老鞋匠却对两位年轻人做了不同的形容与描 述。聪明的读者一定已经知道:第一位年轻人无论到世界的那一个角落,都可能碰到虚伪、 冰冷的面孔;而第二位年轻人,无论到天涯海角,我想到处都会有温暖的手、温馨的笑容在 等待他。
真善美生命潜能里,第一个哲学就是:我是一切的根源。两千多年前,佛陀就说过:‘万法 唯心造’,整个世界是我们自己所创造出来的。 佛家很喜欢谈因果关系,现在我们也藉著因 果来看一看‘我是一切的根源’,看看我们生命里过去的经验、我们的潜能、我们许许多多 的制约为我们创造出什么样的世界,在潜能开发的领域上,我们又该如何协助自己创造生命里更大的可能性。
在因果定律里,有‘因’、有‘缘’,还有‘果’。在生命潜能里同样也有‘因’、‘缘’ 、‘果’。当一个外界的刺激进入我们时,我这个人、我这个生命接收到刺激之后所做的一 些反应,都记录在潜意识里;它并没有经过意识层面的思索,就直接做了一些反应,这些反 应有一些依循的模式,它们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为了适应外界而产生的。这些模式有许多种 类:有属于行为的模式,有属于头脑的思考模式,有情感的感觉模式、情绪模式,还有左右 着我们价值观的一些体系。换句话说这些记录在我们生命里的就是所谓‘因’。而‘缘’就 是在我们皮肤以外的世界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我们称之为‘外缘’。当这个‘因’与‘缘 ’结合之后,就产生了‘果’,就像那些撞车的主角们,就像那位老鞋匠的故事。
由于生命中的许多经验——那些‘因’——是在我们的皮肤之内,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 对事件的反应模式会造就成我们今天生命里总总的‘果’,所以有些人会觉得在自己生命里 到处都碰到一些和自己对立或者到处碰到利用他的人;也有一些人无论到那里,都能结交到 一些知心朋友;而有一些人总觉得自己可怜;有些人总觉得自己不被人所爱;有些人总觉得 自己的命苦。这一切的外在结果,包括人际关系、事业成败、亲子关系、夫妇情感、情侣恋 爱,所有我们肉眼所见、自己生命里所看到的结果,根本原因都在自己身上,这就是‘我是 一切的根源’。
佛家谈到‘万法唯心造’,每一个人的一颗心,都为自己创造出自己的世界,每一个人眼中 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在佛学里谈到第八意识——阿赖耶识——‘阿’在梵文里指的是 ‘心’,‘赖耶’(Laya)在梵文里是‘积’。喜玛拉雅山的‘拉雅’(Laya)与阿赖耶的‘赖 耶’在梵文里是相同的。‘喜玛’则是‘雪’之意,所以喜玛拉雅山是‘积雪之山’。阿赖 耶识就是心所积存的一种意识,也就是心理学所谓的‘潜意识’或‘无意识’。我们从母亲 的子宫里,一直到刚才那一刹那、那一秒钟为止,所有生命中所记录的经验全部都已进入我 们的潜意识层面,进入我们的第八意识——阿赖耶识,也就是所谓的‘因’。
‘凡人怕果,菩萨惧因’,大多数的人都担心在生活里会碰到一些不好的现象、碰到一些不 顺畅的人际关系,担心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好的;但是菩萨却害怕‘因’,他会看到自己的起心 动念,然后会去检查这些发生,这些属于自己生命的部分与外缘结合后,为自己的生命创造 出什么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