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岁的大儿子已经比我高出大半个头了。有一次从学校回来跟我报告学校里教小朋友跳舞。我立即自高奋勇要给他当舞伴,把我的拿手绝活教给他。可这小东西完全没有学习的诚意。对我的言传身教根本不理会。他觉得跳舞是好笑的事,假模假样地拥着我,口中说,我 Lead, 我 Lead… 把我当板儿车推来推去。推得我东倒西歪的只好认输,反手挠他的痒筋,两个人笑成一团,最后这跳舞也就不了了之。
跳舞如果有好的舞伴其实是很享受的。当然,会跳舞的人一定要有乐感,心里有音乐,有节拍。如果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就剩下协调性问题了。不过有些东西是天生的,换句话说就是还得有那个什么什么的细胞,或者说得有感觉。好的舞伴,男伴一定要擅长引导,也就是大儿子说的 Lead ,女伴则一定要会跟进,如影相随,心意相通。说到底,是一种自我控制,两个人相互协调的艺术。强烈的个人表现欲,或者没有能力懒得协调对方,其结果都是跌跌撞撞,舞起来跟打架差不多,毫无美感可言。
其实,生活中的伴侣跟舞场上的舞伴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只是协调的内容和方式更加复杂多样而已。
相比较而言,西方人比较重视情感的协调,不拘泥于形式;而中国人更现实,对情感反倒比较淡漠一些。
丹尼尔来公司应征时,我面试他。他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口口声声都说,我的女朋友什么的。我也没有在意。直到他开始在公司上班的几个月后,一天早上他打电话给我,紧急请假,说他女朋友临产了,他要去医院陪她,把我吓了一跳。再来上班时,年轻的丹尼尔一下子升级做了父亲。满脸幸福地谈论他可爱的小女儿和孩子她妈,她的女朋友。几年过去了,孩子她妈还是他的女朋友,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准备把孩子她妈变成他的妻子。不过,这对男女朋友和他们的女儿住在一起,幸福而快乐。
丹尼尔这样的生活是中国人绝对接受不了的。中国人可以不心动,宁愿没有感情,也要先有一个婚姻的形式。我的好朋友郄就是一个典型。认识郄的时候还是二十年前。应该是大学校友,偶尔在火车上认识的。本来是不怎么熟的。郄频繁到学校来看我,再傻的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他是一个好人,对我好得没话说,可是没有什么感觉。我在他开口的前一秒种,告诉他什么都不要说,要不然大家连做朋友的机会都没有了。他很听话,郁闷了一小会儿就过去了。
不到半年,他就如他之前跟我提到的到美国去了。个把月后写了封信给我,说他在出国之前,经人介绍已经跟一个叫秀的女孩结婚了。我当然为他如愿以偿地娶了老婆感到欣慰,但同时对这种快餐婚姻的情感基础非常怀疑。
郄一直跟我通信,报告我他们的生活状况。他的妻子秀是一个学理工的女孩。人很懂事,安安静静的,不张扬不矫情,知书达理的,跟郄一样的温开水。两人一起读书,后来一起上班,养儿育女,生活得平稳安定。几年前去他们住的城市玩,顺便去看他们自己做 Builder 建的大房子,有模有样的。不知道郄和秀是不是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或者索性连“后恋爱”都省略了,直接进入具体的生活过程了。毕竟漂洋过海到美国来闯世界不容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俩还真是绝配。
但是,估计这样的幸福生活如果换给丹尼尔去过肯定也是行不通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古话还是非常经典的。以舞场上的舞伴来评价丹尼尔和郄。丹尼尔这一对应该是深情款款,舞姿翩韆的舞伴。郄这一对应该是虽然有些生硬死板但还是很顺畅,按部就班的舞伴。也许别人看着没有那么的赏心悦目,但郄还是很认真地舞着,执着而且按照他的方式幸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