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克莱的《屠场》 - [阅读]
(2009-12-25 08:49:19)
下一个
辛克莱的《屠场》 - [阅读]
部分内容选摘自《美国改革的故事》
19世纪末期美国食品加工业迅速发展。随着城市的崛起,城市生活的繁忙节奏使人们越来越多地依靠购买加工食品来丰富餐桌,而很少再像从前那样一切都由家庭主妇们自己来制作。随着冷冻车和保鲜技术的发明,人们可以享用到数百里外的食品加工厂所生产的各种肉类、水果和蔬菜。但是由于天然冰不足以维持所有的食品不变质,于是食品药剂师便将硼酸、硼砂、苯甲酸、香酸盐等化学药品应用于食物的防腐和保鲜。
事实上,防腐剂的生产和使用乃是一道技术上的难题。它们的应用虽然能够使消费者得以享受到更加丰富的食品而不再受当地的土壤、气候和时令条件限制,但是另一方面,当时人们对这些防腐剂在使用剂量上的安全标准却尚不能很好地把握。更有甚者,食品公司的药剂师还往往偷梁换柱,用所谓“创造性化学”的技巧把龌龊的配料制成体面的食品。例如:南达科塔州食品化验员曾经报道过当地市场上出售的蜂蜜主要由葡萄糖和臭虫造出;橄榄油一点不含橄榄而完全用棉籽油充数;罐装鸡肉和罐装火鸡肉中一点没有鸡肉或火鸡肉在里面;黄油中用胡萝卜汁调色,用硼砂和甲醛做防腐剂。总之,大量根本不适于出售的食物就这样被运到了市场。
药品业问题的严重较之食品业的黑幕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专利药品业差不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骗局,而那些药品垄断公司则差不多就是“毒药托拉斯”。所谓的“镇静糖浆”以及当时的许多补药,其基本成分则不是吗啡便是可卡因,服用后疗效自然会“立竿见影”,孩子们会哭着喊着地要喝,而一些被蒙在鼓里的使用者也稀里糊涂地变成了醉鬼或是嗜毒的瘾君子。
在《诉诸理性》周刊的赞助下,25岁的辛克莱来到芝加哥“屠场”,在其中一家工厂里做起了工人。他在工人中间生活了长达七周的时间,亲眼目睹了许多令人发指的黑幕,了解到了很多其他记者未能了解到的内情。在这七个星期里,辛克莱体会了肮脏和剥削,亲眼目睹了垄断企业那种将政府与民众全然不放在眼中的恣意妄为。屠宰场里的恶臭和一幕幕的悲剧久久萦绕在辛克莱的脑际。离开芝加哥后,辛克莱回到老家新泽西,写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的激情,这就是小说《屠场》诞生的背景。
《屠场》讲述了在芝加哥屠宰厂工作的一位立陶宛移民的经历。主人公真切地目睹了一幕幕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病死动物成为肉类加工原料;被毒死的老鼠被加工成火腿肠;掉进锯末堆里的火腿肠被包装出厂;更有甚者,劳累过度的工人一旦不慎跌入高温的大肉桶中,除去骨头便立时一无所剩,整个人都被送到了公众手里,成了“高级食用猪肉”。
“从腌肉车间里取出的猪肉常常发酸,就搓上苏打粉,去掉酸臭味,经过化学处理,需要什么颜色、什么香味、什么味道就能有什么颜色、什么香味、什么味道,然后卖到自助午餐柜台上去。有‘五香火腿’、‘红焖松鸡’、‘红焖火腿’。作火腿有巧妙的机器专门灌注盐水。凡是已经腐烂得再也不能派任何用场的臭肉,连同地面铲起的渣滓一道,用来制成罐头,或者剁碎制成香肠。
已经生霉发白没人买又运回来的食品,用硼砂和甘油处理之后,又作为原料重新制成正品。香肠是最可怕的:肉仓里肉就丢在地下,和垃圾、锯沫混在一起,一任工人在上面践踏,吐痰,留下成亿的肺结核细菌。仓库里污水横流,老鼠乱跑,毒死的老鼠连同作为毒饵的面包和肉一起铲进一个大漏斗绞肉机去作香肠……”
正如书中一位人物所说,在屠宰场里,“他们不浪费任何东西”,“除去猪的嚎叫声外,他们利用了猪身上的每一样东西”。成年人在吃进大量熏肠时,那些为掩饰腐肉的质地而使用的化学物质也使他们自己慢慢地中毒。然而,对于这一切,政府的食品监督员在重金贿赂之下,则是熟视无睹,听之任之。书中的描写具体而生动,读来令人触目惊心。
小说连载后,辛克莱联系了五家主流商业出版社,均遭拒绝。当时人们认为,食品安全、工作环境问题应该由记者去报道,不该是文学的内容。但实际上,由于报业集团和实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报道此类问题会留一手。一气之下,辛克莱决定自费出版。他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谴责出版商,建议出版一个“支持者版”,以每本1.20美元的价格请求读者通过预订预付来帮助该书的出版。两个月内他就收到几千份订单,征集到四千元,足够排版制版。
1906年2月,这部作品甫一问世,书中暴露的美国肉品加工行业的种种内幕,在美国公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罐头厂的工人们也站出来作证。人们对肉类加工过程中的不良卫生状况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对肉食品检疫人员严重的玩忽职守行为感到震惊。屠宰场中肮脏的食品加工方法令许多人感到恶心。美国国内肉类食品的销售量急剧下降,欧洲削减一半从美国进口的肉制品,美国整个畜牧业陷入一片恐慌。
传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读《屠场》时,正在用早餐。当读到香肠中混进死老鼠等令人作呕的肉食品加工情节时,他砰地把书扣在桌上,双手紧紧地压在书上。突然间,他又从桌旁站起来,大喊着:“我中毒了!”紧跟着,就把吃了一半的香肠统统扔出了窗外。从此,罗斯福总统就变成了一位素食主义者,并决心整顿美国食品加工业和药品市场。他专门约见了作者辛克莱,并责令美国农业部调查肉联厂的情况,调查的结论是“食品加工的状况令人作呕”。
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当年6月美国国会即通过了两部联邦法律:纯净食品和药品管理法案以及肉类检查法案,并建立了以化学家威利博士(Dr. Wiley)为首,共11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班子,形成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ederal Drug and Food Administration,FDA)的雏形。从那时起,在美国制造、出售掺假食品和药物,就将被定为联邦刑事罪行,违法者将被处以500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庞大的数目)罚款以及一年监禁。
在美国历史中,每当危机发生,自下而上的民间抗议一次又一次地推动了社会改革和进步。参与进步运动的人物中,一马当先的是那些黑幕揭发者(Muckrakers,耙粪人),他们深入社会作调查,揭露腐败违法现象。罗斯福这样称呼是将他们比喻为班扬小说《天路历程》中那个手拿粪耙的人,只见地上脏物,不见天堂光环。罗斯福并非不承认他们的作用,但也不愿意过激的言辞引发社会骚动。辛克莱凭借《屠场》一举成名后,接受采访不断,激扬文字,针砭时弊。个性强悍的罗斯福对此感到不悦,他让出版商传话:“告诉辛克莱回家去,也让我来领导一会儿这个国家。”
然而众所周知,只有将腐败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消除腐败才有可能。除了辛克莱,重要的黑幕揭发者还很多,如《城市的羞耻》的作者林肯·斯蒂芬斯,《美孚石油公司史》的作者艾达·塔贝尔等。辛克莱值得一提的作品还有《铜筹码》,它的矛头直指新闻机构和报业集团,指责它们压制和歪曲新闻。铜筹码是当时妓院中嫖客交给妓女表明已经付费的标志,这显然是对媒体的极大嘲讽。该书引起巨大反响,不少报纸因羞愧而自行提高了伦理标准。辛克莱这样的作家使人们懂得,参与是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通过参与,他们是有可能改变社会的。
林天宏说:“在厄普顿·辛克莱的那个年代,美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急剧转型的后期,腐败、贫富分化、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这与当代的中国颇为形似。这本书背后的故事对于当今中国的借鉴意义——只有将技术手段、舆论监督和政治建构广泛地结合,这个民族才能成功地走出这个剧烈转型的时代。”《屠场》这部一百年前的美国小说所披露的残酷现实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存在,可惜至今还没有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购买英文版一睹为快